之前我們曾對TCL今年的新機進行了一次曝光,介紹了新機在規格和設計方面的一些亮點,同時也透露了這次新機的部分新功能。而在TCL即將召開發布會之前,新機相關的具體參數已經在網上透露出來,甚至電商平臺也展開了預約,所以很多東西已經不是秘密。對于這次的新機,很多用戶感到興奮,但也有用戶對新的設計和功能有一些疑惑,甚至我們還看到了少數不負責任的流言在傳播。作為最早接觸到TCL今年新機的我們,杰夫視點認為有必要在TCL正式官宣之際,再花一些時間和筆墨,為大家相對全面的解析TCL今年的新機——Q10L系列。
規格不內卷?不代表不進步
今年TCL兩款即將發布的新機,當然就是大家已經知道的Q10L和Q10L Pro,大家可以當做是去年Q10K和Q10K Pro的迭代款。兩款機型實際上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的差異,只是根據定位在規格和功能上有變化。其實在背光規格上大家應該已經看到了,兩款機型都有65英寸、75英寸、85英寸以及98英寸這四個尺寸,Q10L的背光分區數量分別為1680、2176、2880以及3840個,而Q10L Pro的背光分區則分別為3024、4032、5184以及6042個。而且Q10L全系都是萬象分區技術,相比過去更為高效。
至于峰值亮度,Q10L除了65英寸為4500nits之外,其他都為5000nits;而Q10L Pro部分,65英寸和75英寸峰值亮度為6500nits,而85英寸和98英寸則為7000nits。所以雖然大家都說今年不卷規格了,但和去年相比背光規格和峰值亮度依然是在提升。剩下的區別除了價格之外,可能就是音響配置,雖然都是2.2.2聲學設計,但Q10L是過去的安橋調音,而Q10L Pro則是B&O。
這里要說一下之前沒有介紹的絢彩XDR這個功能,盡管TCL去年就已經公布了這個技術,但很多用戶并不理解。實際上,這個功能最大的意義就是讓電視的峰值亮度更為持久,而不是在達到頂峰之后一閃而逝。現在很多電視的峰值亮度雖然很高,但通常只能維持非常短的時間,甚至三秒真男人都做不到,而絢彩XDR可以讓TCL的電視在峰值亮度上維持超過十秒以上。好吧,我們得說這個功能實際上對用戶以及我們測試人員是很友好的。
當然這部分現在大家可以通過公開渠道獲得,那么下面我們更多將通過我們實際拍攝的圖片來為大家做一些介紹和解析。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拍攝的環境和我們使用的拍攝器材都有很大的限制,所以現場拍攝的部分照片清晰度和質量不算好,這一點希望大家諒解。
屏幕讓人迷惑?來看看什么是蝶翼華曜屏
屏幕這部分,一些看過我們之前介紹WHVA面板的讀者和用戶可能都有點懵,因為現在Q10L系列的屏幕有一個新的名詞——蝶翼華曜屏,這當然不是說Q10L系列用的就不是WHVA面板了,而是在WHVA面板之外,采用了更多新的設計,形成了現在獨屬于TCL新機的屏幕。
簡單來說,我們之前介紹的WHVA面板,特點是廣視角、廣色域,再搭配原生7000:1的對比度;而TCL在WHVA面板的基礎上,采用了全新的設計,使得正面觀看屏幕沒有黑邊,這種WHVA屏幕就叫做WHVA Pro;而在WHVA Pro屏幕上貼上業內最好的0.5%反射率的LR低反膜,最終就形成了蝶翼華曜屏。聽著似乎有點費解,但其實就是屏幕在設計和功能上的一些變化。當然如果是其他廠商找TCL華星采購WHVA面板的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定制。至于我們之前介紹過的HVA Pro屏幕,暫時應該不會有什么產品搭配。
那么實際的產品到底能做到什么水準呢?大家可以看看我們拍攝的圖片。首先是Q10L系列采用了全包邊框的設計,邊框極窄富有質感,邊框只有不到4mm左右的寬度。而正面的屏幕完全看不到黑邊,且邊框和屏幕之間完全沒有縫隙,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震撼。是的,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屏幕和邊框之間沒有縫隙,且屏幕沒有黑邊的液晶電視,這也是我們之前說看到TCL新機,才感覺到工藝和設計是永無止盡的原因。
當然全包邊的設計不算罕見,但之前的很多產品不但邊框較寬,同時屏幕黑邊依然存在,而Q10L系列這次在屏幕上的設計,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一體成型的超窄邊框不但保證了產品的質感和檔次感,無黑邊的屏幕更是在視覺體驗上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不同的感受。當然我們依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比如未來在工藝材質進步之后,邊框四角能否消除現有的切割縫隙?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我們期待的地方。
除了正面屏幕設計進化之外,Q10L整個背部設計都進行了更新。從之前的弧形變為往下切割更有線條感的設計,整體厚度和上一代機型相比變化不大,但是感官上會更有質感和檔次感,更有旗艦機的感覺。實際上Q10L系列還有其他一些我們覺得有意義的亮點,比如靈控系統3.0,不過這部分之前我們在做T6L測試的時候,說得比較詳細,這里就不再贅言了。此外,這次TCL在遙控器上做了升級,從過去的塑料材質升級到了金屬材質,在我們印象中,之前似乎只有X系列才有這樣的待遇,而這次Q10L全系都采用了新的遙控器。這個遙控器除了材質之外,本身還支持自動背光功能,同時自定義快捷鍵,側邊的按鍵除了亮度調整之外,還可以快速調整圖像模式,再加上有B站和奇異果兩個直達鍵,這可以說是TCL電視有史以來最強的遙控器。
第四代液晶電視?從屏幕設計而言并非夸張
這次在TCL在Q10L系列上用了“第四代液晶電視”這一稱謂,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這個說法。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并非無的放矢,當然這是從屏幕外形的設計理念去考量,更多是從消費者對液晶電視正面的觀感去劃分,而不是僅僅從性能和功能上去做界定。實際上從液晶電視誕生起,我們就能看到在屏幕部分的邊緣地帶,除了顯示畫面的部分,還會由邊框、縫隙和黑邊組成,誰能進一步縮小非顯示畫面的比例,誰就能在視覺感受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從我們自己使用液晶電視的歷程來看,在液晶電視普及之后,早期的液晶電視在邊框部分的確較寬,往往達到了數厘米,同時屏幕本身還有很明顯的黑邊,兩者加起來接近甚至超過40mm,比如我們現在還保留著的索尼當年高端電視Z5588就是如此,這也是在2010年前比較流行的設計,實際那個時候所有液晶電視基本都是寬邊框的設計,加上黑邊,總給人感覺屏幕顯示區域不夠大的印象。
而在2010年之后,在屏幕邊框和屏幕黑邊部分,隨著工藝的進步,在設計上迎來了飛躍了,主要是體現在邊框的寬度收窄,同時屏幕的黑邊部分也在減少。不過這個時候廠商往往要面臨多個選擇:要么保持較寬的邊框,但是降低屏幕的黑邊;要么將邊框做得極窄,甚至可以號稱無邊框,但是屏幕的黑邊區域較寬;或者兩部分相互妥協,創造一個平衡的局面。
比如大名鼎鼎的索尼Z9D,邊框就比較寬超過10mm,屏幕上部黑邊區域相對多一些,但是屏幕左右黑邊則收得較窄。而杰夫視點當年也曾經購買過LG的UB8800這樣號稱無邊框的產品,這款電視采用懸浮屏的設計,邊框極窄正面全是屏,但是屏幕的黑邊區域直接寬到超過11mm。而這兩款電視在當時那個時代在設計工藝上已經屬于頂級,邊框和屏幕黑邊能限制在15mm之內,而更多的電視還處于邊框寬10mm左右,屏幕黑邊寬10mm左右的狀態。
而到了我們所謂的電視全面屏的時代,電視屏幕的屏占比進一步提升,特別是邊框的寬度和電視的黑邊區域繼續縮減,給用戶的視覺感受帶來了不錯的體驗。這個時候邊框寬度往往會降到5mm以下,屏幕的黑邊也會縮減到10mm以下,即使算上邊框和屏幕之間的縫隙,電視正面非顯示部分(Borders)的整個寬度也能做到10mm左右,看起來的確就像手機所倡導的全面屏。
比如備受業內和消費者好評的三星QN90D,非顯示部分的Borders寬度只有8mm;去年TCL的高端機型Q10K系列邊框加黑邊也只有8mm的寬度,索尼的XR90則進一步降到了7mm。而像三星S95D這樣的OLED電視,這部分也是7mm;更進一步的是LG的G4,正面非顯示區域的寬度僅有6mm,當然我們列舉的例子都已經在這部分做得相當好了,這實際也意味著要將電視正面非顯示區域的寬度壓縮到5mm以下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從電視屏幕正面的設計角度而言,如果說電視Borders寬度,也就是邊框+縫隙+電視黑邊的寬度在30mm以上,可以算是液晶電視普及后的第一代產品,那么寬度限制在15-20mm則可以算第二代產品,部分產品能做到15mm以下,這一時期的液晶電視主要是寬邊框往窄邊框發展。至于2015年后的液晶電視,則邁入了全面屏時代,非顯示區域的寬度已經壓縮到10mm以下。這幾個時代可以簡單以寬邊框、窄邊框以及全面屏來概括。
所以當Q10L系列在將電視的Border壓榨到一個新的高度的時候,這的確可以說屏幕的設計部分進入了一個不同的階段。這不僅僅是邊框只有4mm左右的寬度,更重要是在Q10L系列上,我們不會再看到邊框和屏幕之間的縫隙,也不會再感受到屏幕黑邊給我們帶來的困擾。除了極窄的邊框之外,畫面可以充滿整個屏幕,這的確是液晶電視誕生以來的第一次,這就是TCL將其稱為第四代液晶電視的緣由。
至于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認為之前我們介紹過TCL華星的HVA Pro或許就是答案,在幾乎正面感受不到邊框之際,屏幕沒有黑邊沒有縫隙,這可能才是液晶電視未來的最終形態。至于什么時候會有最終成品,我們不知道,不過我們認為并不遙遠。
國內最全HDMI 2.1功能,可視角度大升級
功能部分之前我們介紹得相對詳細,不過這次我們可以多說一些。首先Q10L系列都是采用了MT9655芯片,這意味著Q10L和Q10L Pro都會有四個HDMI 2.1滿血接口,以及支持4K UI功能。在HDMI 2.1接口功能部分也會支持QMS功能,目前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除了QFT快速幀傳輸之外,TCL今年新機將擁有HDMI 2.1其他全部功能,這不但在國內首屈一指,放眼全球也只有LG能稍強一些。
MT9655支持4K UI,所以Q10L和Q10L Pro自然也會支持,不過我們之前也說過,4K UI主要是體現在主界面上,其他APP無法掌控,同時二級頁面還是會保持1080P,不過會做Scale,我們自己體驗基本看不出來有很大的區別。另外像DeepSeek等AI功能以及畫質部分的變化,我們之前已經說過,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不過在看流媒體的時候,特別是一些碼率偏低的片源,我們推薦大家嘗試一下TSR畫質計算這個模式,肯定會有驚喜。
OD功能之前我們曾暗示過,這個在顯示器上的功能正式出現在TCL的電視上,普通、快速和極速三個檔次可供玩家選擇,當然選得太高也會有過沖錯誤。但這個功能在我們看來的確有不同的意義,這說明TCL的新機對于玩家而言更為友善,加上一直存在的HGiG以及擁有三大主機皮膚的游戲工具欄,說Q10L系列是目前游戲功能最齊全的Mini LED電視沒有問題。
在控光部分,Q10L系列保持了TCL一貫的優勢,我們之前也介紹過新機擁有的暗場低APL亮度自動調節功能,但對我們最直觀的沖擊還是Q10L系列在可視角度上的進步。在傾斜角度上觀看,Q10L的色彩和亮度衰減很輕微,WHVA面板的特性一覽無遺。另外讓我們覺得驚喜的是,原本TCL的Mini LED電視在光暈部分就解決得很不錯,而在這一代我們正面完全感受不到光暈,即使是側面觀看,光暈也非常輕微,說這是目前業內解決光暈最好的Mini LED電視之一,應該沒有問題。
獨立畫質芯片?Q10L全系標配
實際上看目前電商平臺的頁面介紹,大家就知道這次Q10L全系都標配了TSR AI獨立畫質芯片,這部分沒有任何疑問。上一代只有Q10K Pro和X11H配置了TSR芯片,但是這一代Q10L和Q10L Pro都有獨立畫質芯片。
關于獨立畫質芯片,我們看到一些不負責任的流言。實際上如何定義獨立畫質芯片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很多廠商都宣稱自己有畫質芯片,但往往是單SoC芯片方案。而所謂的獨立畫質芯片,一定是獨立于SoC以及TCON之外,專門用于處理畫質的芯片。很多電視品牌都將主SoC芯片單獨命名,然后稱其為畫質芯片,這很容易讓人誤會這些電視會有單獨的畫質芯片,但實際并非如此。而TCL的TSR芯片,是在MT9655主SoC和TCON之外的畫質芯片,這是真正的獨立畫質芯片,且擁有TCL眾多自研畫質調校算法。
如果有人認為Q10L系列沒有真正的獨立畫質芯片,那我們只能認為多少有點無腦黑了,實際上我們看到Q10L擁有TSR畫質芯片的時候多少都有點意外,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Q10L的畫質實際上在我們看來比去年Q10K有明顯的提升,包括畫面的立體感、細節的處理都要強于去年的同檔次機型。
我們過去一直說,電視畫質的優劣,并不能直接和是否有獨立畫質芯片畫上等號,但對于獨立畫質芯片的定義,的確需要用戶進一步去了解,否則就很容易混淆以及被帶節奏。在我們的印象中,通常廠商要做獨立畫質芯片,都是主SoC的功能和算力不足以滿足廠商在畫質引擎上的需求,所以廠商需要將自己的算法和畫質引擎放在額外的獨立芯片中,擺脫對SoC的依賴和限制,達到自己想要的畫質效果,特別是在中高端機型上。從這點而言,做獨立畫質芯片的廠商,都是對電視畫質有更高的追求。
Q10L系列我們就說到這里,我們更多是希望用戶通過TCL的發布會以及我們的解析,去進一步深入了解這兩款新機,特別是解讀TCL說的第四代液晶電視以及獨立畫質芯片這部分。毫無疑問,Q10L和Q10L Pro一定是今年行業和用戶備受關注的機型,即使是很早就體驗過新機的我們,也還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比如說B&O的音效、畫質的細節等方面。而且我們可以肯定地說,Q10L系列除了我們說的部分之外,還會有很多尚不為人所知的功能升級,比如媒體中心播放器進一步升級,可能會支持藍光導航和更多HDR格式,我們可是知道TCL的目的是讓電視內置播放器在功能上完全取代芝杜這一類產品。
另外作為今年的新機,又采用的聯發科MT9655芯片,杜比無線全景聲功能會做得如何,這也是不少用戶關注的重心,這里我們也可以說之后的功能升級一定會有驚喜,不但會支持更多的無線音箱,TCL自己的產品也會有很強的競爭力,無論是價格還是性能上。我們在近期會對這兩款機型進行詳細的評測,敬請大家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