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朋友發帖對早高峰合肥地鐵出行提出建議。市民說:“經常在海棠站換乘,8點05分左右,正是人最多的時候。3號線開往相城路的那班車到了,可開往貴陽路的5號線也恰好在這個點發車。大家像跑百米一樣沖向5號線,但還是很多人趕不上。眼睜睜看著車門關上,只能無奈地等下一班,再等個五分鐘。”
有網友在帖子下方評論:“是留有五分鐘的時間,讓你徒步過去正好!防止客流量大的時候對沖,發生踩踏碰跌事故!”“我覺得是應該全量考慮的吧,換乘站不止這一個,沒法把每個換乘站都顧慮到。”
還有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情緒,覺得這位網友的建議太苛刻了:“遇到事兒都是別人的錯唄!自己提前幾分鐘不行?公共交通工具,不是您家小火車!”“應該給你設個專列號,否則遲到了又告地鐵營運公司!”
我們先了解下一個背景,地鐵換乘能否無縫銜接?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地鐵換乘時,剛到站臺卻眼睜睜看著要乘坐的地鐵關門開走了,你肯定會想——“換乘要是能夠實現無縫銜接該多好啊”“為什么換乘時間總是差幾秒?”那我們來探究一下地鐵線網各線路間能否實現無縫換乘吧!
地鐵線網是一個復雜的網絡,每條線路既獨立運營,又緊密相連,而換乘站就起到了相連各條線路的作用。
那么,在這個復雜的網絡里有哪些因素影響換乘時間呢?
首先, 每條線路的走向、客流特征不盡相同,如早晚高峰期的行車間隔和持續時間各線路之間也會不同,不同線路的行車計劃無法完全匹配。
其次,各換乘站的建筑形式和換乘方式又存在不同。比如有的地鐵站需要走距離較遠的換乘通道才能實現換乘,有的地鐵站換乘通道的距離相對較近,而合肥南站地鐵站還可以在同一站臺換乘1號線和5號線列車。
還有換乘時客流的擁擠程度、乘客步行速度的快慢、列車運行過程中的偏差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實際的換乘時間。
所以,在龐大且復雜的地鐵線網內,很難做到換乘無縫銜接。
合肥地鐵是否真的就不能更優解決?當然不是!
關注到這位網友的意見后,合肥軌道交通立即展開相關調查研究工作。3月10日,也就是今天,合肥軌道交通通過908新媒體向市民告知,在進一步分析評估線網12個換乘站換乘接續效果后,已對線網運營高峰期628列次在換乘站的到發安排進行全面調整,通過智能化分析與人工調整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縮短乘客換乘等待時間,確保市民乘客實現快速換乘。
列車到站更精準
線網調度人員加強列車運行監控,根據列車實時位置,適時調整各線路列車運行速度,同時司機嚴格按照標準操作,減少停車誤差,確保列車準點到站,保障換乘接續不“掉鏈子”。
綠波服務更優質
在工作日高峰期為主要換乘方向乘客強化“綠波換乘”。“綠波換乘”與路面交通“綠波速度”異曲同工。合肥地鐵將換乘線路間的列車到發時間做了控制,讓特定時段換乘客流量較為突出的方向的乘客無需多等一班車,實現無縫換乘。
優化路線更便捷
線網12座換乘車站加強客流換乘流線分析,重新規劃換乘通道,加貼醒目指引標識及安排人員引導,減少換乘客流對沖,縮短乘客換乘走行時長,提升換乘效率。
提示廣大市民,為確保安全、便捷出行,建議廣大市民乘客在規劃行程時,預留一定的列車等候及走行時間哦!
信息來源 丨 安徽交通廣播
點個“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