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歐盟各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緊急會議為歐洲重新擴充軍備鋪平了道路。峰會結束后,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表示:“我們正在朝著歐洲實現國防自主的方向邁進?!?/p>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所提總計約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獲得歐洲理事會同意。
馮德萊恩建議,歐盟應放寬債務限制,以鼓勵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歐洲投資銀行也應為此修改借貸條例,以促進對軍工項目的投資。
馮德萊恩還將啟動一個價值1500億歐元的歐盟金融工具,以便向那些無法承受金融市場高利息貸款的成員國提供國防費用。
6日,英國《衛報》指出,歐洲領導人懷著遺憾和懷疑的心情齊聚布魯塞爾集結力量,與美國而非俄羅斯進行權力斗爭。
戰后已經80年了,歐洲國家還在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很多國家的軍備已經荒蕪,就連德國這些大國的國防都只是濫竽充數。美國支付了北約70%的費用,歐洲國家既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沒有信心,還可以減少軍費,所以一直依賴美國。
可現在特朗普上任了,歐洲的好日子到頭了。
特朗普已經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軍事情報,烏克蘭的六成武器彈藥都依靠美國提供,軍事情報基本依賴美國。
特朗普要烏克蘭停戰,歐洲國家擔心烏克蘭停戰會助長俄羅斯的野心,因此一直在給澤連斯基鼓氣??蓺W洲國家和烏克蘭都清楚,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根本打不下去。
8日,美國已通知其盟友,計劃在2025年后停止參與歐洲未來軍事演習規劃,因為美國計劃將軍事資源重新部署到印太地區。
美國都不愿意參與歐洲的軍演了,這就為特朗普一直宣傳的要退出北約埋下了伏筆。
9日,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李在X平臺發文說,美國應該“現在就退出北約”。馬斯克轉發了這條推文,并補充道:“我們真的應該這樣做。美國沒有理由為歐洲的防御買單。”
戰略自主是主權國家和聯盟組織的首要目標,可歐洲國家卻將這一最關鍵的權力拱手讓給美國80年,靠著美國歐洲享受了80年的和平,所以認為這可以永遠持續下去的。
顯然這已經嚴重透支了歐洲未來幾十年的安全和穩定,這將是歐洲必須付出的代價。
其實,俄羅斯的軍力也不行了,最初的俄烏沖突,烏克蘭很快就大反擊,收復了數千平方公里的領土。俄羅斯痛定思痛,立刻施行軍事化的經濟模式,三年,軍工已經恢復過來,現在已經是十足的軍工強國,整個西方的軍工生產量都趕不上俄羅斯的一半。
西方剛剛將俄羅斯逼成了軍工大國,特朗普開始要放棄對歐洲的保護,歐洲馬上要面對的是已經又成為鋼鐵洪流的俄羅斯軍隊。這不是在狠狠地抽自己的臉嗎,歐洲就經常干這種事。
現在特朗普是普京的小迷弟,甚至在與澤連斯基在白宮談話時還指責澤連斯基不該對普京出言不遜。
7日,特朗普稱,在努力結束俄烏沖突方面,他覺得與俄羅斯打交道比與烏克蘭打交道“更容易”,而且他相信普京。
歐洲就是在這種已經陷入危急的時刻才開始要戰略自主,是在美國和俄羅斯雙方的壓力下,才想到未來還是自己保護自己吧,可為時已晚。
軍工生產、軍事能力、軍事情報都需要重建,這是需要幾十年才能逐步完成的。而且,高端武器更是需要提前幾十年培養技術人員,幾十年儲備技術才能追趕上來的。
這一切歐洲都已經徹底落后,更重要的是防務體系的建立需要政治和財政的全力配合,而歐盟在財政和內政上不是完全統一的,如何建立這套體系,估計歐盟都難,幾十個國家各有各的想法和利益。歐盟要成為政治、財政完全融合的歐洲聯盟國家,才方便建立歐盟的軍隊。
現在歐盟的做法是退而求其次,給各國提供資金來擴大軍工業,如果軍隊不能統一,戰斗力就大打折扣了。各國為了爭取資金也會爭吵不斷。
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委員會提議向歐盟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以促進其軍事生產。德國總理朔爾茨等歐盟國家領導人稱,這一貸款計劃應該向一些“志同道合的”非歐盟國家“開放”。
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資金不應該用于購買非歐盟國家生產的新的現成武器裝備。對于歐洲在防空、遠程打擊、情報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資金要支持歐盟內部的國家。
德國的軍工業已經擺爛了,因此不希望法國一家得到大量的資金,馬克龍當然不會同意,內部的矛盾就已經公開化了。
要建立完善的軍工體系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現在的歐洲已經面臨俄羅斯報復的視線下。
過去十年,北約大肆東擴,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嚴重收縮,波羅的海已經成為北約的內湖,俄羅斯的海軍被迫龜縮在圣彼得堡的海港,進出都被北約嚴密監視,可以說要殲滅就是一句話的事。
美國國力已經不能支撐全球的軍事霸權,希望將更多的軍力調到印太地區。特朗普對歐洲非常討厭,認為是歐洲在吸美國的血,何況大選期間,歐洲國家都支持拜登。
特朗普有借力普京壓服歐洲的考慮,普京一定不會放過美國退出歐洲防務的機會,普京在烏克蘭贏得了預期的效果,如果能和特朗普達成默契,很可能進一步占領波羅的海三國,這樣在波羅的海沿岸的三分之一海岸就歸于俄羅斯,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波蘭很緊張,聲稱要發展核武器。
德國有自己的考慮,5日,有望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的默茨表示,基民盟和社民黨同意投入5000億歐元作為專項基金以提高聯邦國防投入。
德國將擴軍到50萬人,第三帝國時期希特勒第一步也是把軍隊擴充到60萬,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歐洲國家沒有對德國的擴軍備戰感到恐懼,反而紛紛表示支持德國的決定,荷蘭甚至決定把自己的軍隊并入德國國防軍。
法國希望借此機會擴大在歐洲的權威,一直在討論為歐洲國家提供核保護。
俄烏沖突后,俄羅斯也多次威脅要動用核武器,可西方照樣制裁、大力援助烏克蘭。核武器就是恐嚇的工具,一旦對手不在乎了,也就沒用了。因為一旦動用,結果可能就是雙方的滅亡,不會是哪一方的得益。
歐盟要戰略自主,可眼前美俄已經咄咄逼人,美國對格陵蘭島有興趣,俄羅斯可能野心更大。歐盟的自建防務還不知何年何月有成果,自己的安全被他國控制,遲早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