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切實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巴彥淖爾市婦聯聯合市紀委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涵養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家書家信傳家風征文活動。現甄選出12件優秀作品,今日開始展播。
01
一封父親寫給母親生日的信
李麗霞
親愛的老婆:
(這是我這五十年第一次用這三個字來稱呼你)今天是你的七十周歲生日。首先祝你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其次祝你每天有個好心情,給大孫子做好三餐,看好二孫子。
今天是陰歷的十一月初四,上個月的今天,是你我結婚五十周年紀念日,也稱金婚紀念日。一九七一年陰歷十月初四咱倆在趙貴圪坦結婚。我們經歷了五十年的風雨,坎坷走過了半個世紀。五十年來,我們從青蔥年華已到古稀之年。從上有老下有小到現在已上無老下有兩代人。從我們剛結婚二人世界到現在已是十六口人的大家庭。這五十年,你服侍我的兩位老人壽終正寢,特別是母親去世后,父親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你每天早晨給父親煮一個雞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一直到老人家去世。
我們撫育了四個孩子,你操碎了心,所以說,你是我們家最大的功臣,我謝謝你。現在,四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相對來說他們發展得都還可以,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特別是三個閨女,在她們出嫁后,你教育她們要孝敬公婆、愛護弟妹,她們都做到了,并在各自的家族中享有很高的聲望,這與你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我再次謝謝你!
回顧這五十年,我們經歷了風雨,坎坷也不少。在我的記憶中,1979年,那一年不太順利。你幾乎病了一年,那年正好是閏月,在后六月二十五母親去世,我們喂的兩頭豬死了,后來我從民益大隊又買了一頭豬也死了。還有1999年做買賣,賠了三萬多元錢。現在回憶起來,這就是人生。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有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
我們已進入古稀之年,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最近看到這么一段話: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才是中年期,九十出頭可稱老,活足百歲才稀奇。我們不求活多大歲數,只要健康快樂就好。想一想我們的同齡人、發小、同事,有些已經不在了,所以我們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要給孩子們找麻煩、添負擔。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他們應有的貢獻。你我五十年夫妻一場,我們有吵鬧,沒打鬧。我這人一輩子脾氣不好,但心是好的。可能有傷著你的地方,也請你原諒,一輩子了,我盡可能改吧!我認為吵吵鬧鬧才是真。
到明年九月份,二孫子和小外孫女都能上幼兒園了,大孫子上高中就住校了。我們就可以到處走走了。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有機會還可以去外國轉轉,香港、澳門、臺灣也可以去看看,到那時可以走走親戚家,看看朋友,總之怎么快樂怎么過。還好,你我現在身體還沒有太多毛病,能四處走走轉轉。最近我看新聞聯播,好像國家對考駕照的年齡放寬到七十歲以上了,如果真要那樣,我還準備試試,真要能考上駕照就買輛便宜點的車,比如回了臨河,我們自己開上車去圖克、新華、份子地、建設串個門子,因為孩子們都有工作。這只是設想,不一定能實現。
在你生日之際,給你寫了我的一點感受,如果看不懂讓大孫子中午回來給你念一下。我也沒有很好準備,早上四點起來突發感慨寫了這么多,如有不妥之處,請孩子們指正。
老公
12月18日
02
暖心長明處 吾家是歸巢
史麗霞
親愛的家人們:
大家好!在2025年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窗外陽光正好,微風輕拂,我坐在桌前,滿心溫暖,想把藏在心底許久的話,用書信的方式講給你們聽。
在時光長河里,我從初入婚姻的懵懂,到如今在家庭角色中逐漸成熟,愈發深刻地體會到,尊重,是我們家最珍貴的家風,是串聯起三代人情感的金線,將家庭織就成溫暖的避風港。
剛結婚時,身份的轉變讓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擔心與丈夫、公婆相處會有摩擦。可公婆的理解與尊重,讓我很快融入這個新家。記得第一次過年準備年夜飯,我滿心緊張,想要大展身手,卻又怕不合長輩口味。婆婆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提前輕聲問我有沒有特別想吃的家鄉菜,還說年夜飯就是要一家人一起參與,沒有什么固定規矩。那天,廚房成了我們交流的小天地,婆婆耐心教我做當地特色菜,我分享著家鄉獨特的烹飪小竅門,歡聲笑語回蕩在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里。從那以后,每逢家庭聚會,大家都尊重彼此的飲食喜好,一起籌備美食,餐桌上滿是家的溫馨。
對待父母,我和丈夫也同樣秉持尊重之心。婚后,父母來家里小住,丈夫會提前細心了解爸爸愛喝的茶、媽媽喜歡的水果,把客房布置得溫馨舒適。有一回,爸爸看到家里書架上的一本歷史書,忍不住和丈夫聊起歷史故事,丈夫雖然工作繁忙,但還是放下手中事務,專注地聽著,不時提出問題,和爸爸熱烈討論。父母離開后,還一直念叨女婿的貼心,說在這個家里,他們感受到的是尊重和被需要,心里特別踏實。
有了孩子后,尊重的家風在下一代身上延續。我們努力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孩子上幼兒園時,繪畫課上老師布置了畫一幅心中的家的作業。他畫了一個大大的房子,里面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我們養的小狗,可房子的顏色卻五顏六色,樣子歪歪扭扭。我沒有按照成人的審美去評判,而是認真聽他講述每個顏色代表的含義:紅色是媽媽的愛心,藍色是爸爸的勇敢,黃色是爺爺奶奶的溫暖……那一刻,我明白尊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是守護他童真的最好方式。
生活中難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但尊重讓我們找到化解矛盾的良方。有一次,關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我和丈夫產生分歧。我擔心孩子學習壓力大,想讓他多些自由玩耍時間;丈夫則覺得競爭激烈,應該從小培養學習習慣。我們沒有爭吵,而是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互相傾聽對方的顧慮和想法。最終,我們找到了平衡,制定出合理的學習和玩耍時間表,既保證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又不耽誤學業進步。
尊重,不是簡單的客氣,而是發自內心地理解、包容與珍視。在這個家里,它讓婆媳相處如沐春風,讓親子關系親密無間,讓夫妻攜手同行。未來的日子,無論風雨如何,我相信,這份尊重的家風會一直傳承,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與溫暖,成為三代人最堅實的依靠。我會將我們家的家風家教傳承下去,讓這份溫暖和美好在歲月的長河中延續,陪伴我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愿我們一家人永遠相親相愛,幸福安康!
史麗霞
2025年2月18日
來源/市婦聯家兒部
編輯/常晨
審核/趙納源
監審/王慧娟
終審/王慧榮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視頻均來源于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