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
通常是指
人們在出行時(shí)
所攜帶的東西。
行,是出行或旅行,
那李,是啥意思呢?
行李一詞,
其實(shí)古代很早就有。
比如《左傳·僖公三十年》里,
有一名篇《燭之武退秦師》,
當(dāng)中就提到過“行李之往來”。
此處的行李,
指的是往來的外交使節(jié)。
當(dāng)年,晉國和秦國圍攻鄭國,
鄭國派燭之武去勸秦君撤退。
他讓秦君明白了,鄭國滅亡,
對秦國沒有什么好處。
如果饒過鄭國,
讓鄭國做東邊大道上的主人,
還可以招待來往的秦使。
于是秦國與鄭國訂立了盟約,
派人守衛(wèi)那里,
晉國也就作罷退兵了。
這就是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
李,通“理”,
與理有關(guān),
在古代本指法官,
后來又泛指官吏。
“行李”一詞,
則指出行出使的官員使節(jié),
再后來,則引申為行旅,
也引申為行旅之人,
又引申為出行帶的東西。
這,就是行李一詞的由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