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共同社披露,日本海上自衛隊導彈驅逐艦“秋月”號曾在2月上旬通過臺灣海峽。這是自去年9月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再次通過臺灣海峽。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表示,外國艦機正常過航臺灣海峽從未受到阻礙,在事發過后將近一個月,日本媒體炒作此事,表現出日本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分歧,展示了日本政府的投機心理。一名日本政府官員表示,這是為了應對中國軍艦在先島諸島等地頻繁航行而采取的對抗措施,并宣稱“這是向中國發出的政治信息”。
“秋月”號穿越后還參與美日澳菲聯合演習,專家分析,日本此舉是向美國表忠心,借南海問題限制中國。日本軍艦平時很少走臺灣海峽,除非特殊天氣。中國不反對外國艦機正常過航臺灣海峽,但堅決反對打著“航行自由”旗號侵害中國安全、干涉內政的行為。當下中日關系處在改善關鍵期,希望日本遵守政治文件原則,理性對華,別再跟著他國對付中國。
“秋月”號(資料圖)
日本此次行動本質是以“航行自由”為幌子,配合美國制衡中國崛起,同時試探中方底線。其背后既有突破“和平憲法”束縛、謀求軍事正常化的意圖,也反映了對華戰略焦慮。然而,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將遭到堅決反制。中方需持續強化軍事防御能力,并通過外交與國際輿論揭露日本的雙重標準,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中國外交部此前已多次表態,對任何危害主權和安全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并強調我軍“依法依規處置”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英國天空新聞網近日報道,澳大利亞反對黨指責工黨政府對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日前演訓活動回應態度“軟弱”之際,澳防長馬爾斯呼吁澳大利亞人對此保持“深呼吸”(意指“保持冷靜”),同時直言,“實際上,澳大利亞海軍艦艇靠近中國的頻率,比中國艦艇靠近澳大利亞的頻率更高。”ABC稱,澳大利亞現任工黨政府多次表示,中方有關行動未違反國際法,但反對黨對此展開攻擊,指責政府忽視有關事件的“戰略意義”。
海軍艦隊(資料圖)
中國駐澳大使肖千明確指出,中方艦艇編隊的演訓活動始終保持安全、規范和專業操作,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更值得注意的是,澳方內部對于中方艦艇演訓的態度存在明顯分歧。澳工黨多次強調中方演訓符合國際法,試圖給事態降溫,而反對黨卻借此機會發起攻訐,大做文章。澳反對黨國防發言人安德魯·哈斯蒂叫嚷中方行動堪稱“炮艦外交”,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抨擊工黨政府對中國海軍行動表現“軟弱”,這些言論顯然是別有用心,將中澳關系推向緊張的邊緣。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外交主題記者會上談中日關系。王毅說,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臺灣回歸中國已經80年了,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與“臺獨”勢力仍有往來。我們要正告這些人,與其鼓吹“臺灣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謹記,借臺灣生事,就是給日本找事。王毅表示,中日交往源遠流長,日本應當最了解,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力量,講信修睦的鄰邦。上千年來,中國給日本帶來的,從來都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055實彈開火(資料圖)
王毅外長的警告直指日本對華政策的核心矛盾。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80周年的特殊節點,中方明確將臺灣問題與歷史問題掛鉤,強調"臺灣回歸中國已80年"的事實。這種表述不僅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敲打,更是對"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種論調的直接回應。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自衛隊與美軍聯合軍演次數同比增加37%,其西南諸島軍事部署密度達到冷戰結束以來最高水平。這種軍事冒險主義,正在觸碰中國的戰略紅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