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問界M8是問界M9(參數(shù)丨圖片)的平價版,畢竟看似差距不大,但拉開了十多萬的價格鴻溝。雖說這個價格能讓M8瞬間極具性價比,6小時訂單破21000臺,但也不能說讓同一時間預(yù)約2025款M9的那11000位客戶覺得自己是冤大頭啊。
華為是誰,那可是深諳價值營銷和錯位競爭的,問界M8和M9的車身尺寸的差異就堪稱精妙,M8車長5200mm軸距3100mm,M9車長5240mm軸距3105mm,但M8預(yù)售價是36.80-45.80萬,老款M9售價是46.98萬,新款M9預(yù)售價47.8萬起,這算上是毫米級價格杠桿。
當然僅靠這點差別不至于真的讓消費者為十萬元的差距買單,配置上的差異更能彰顯華為刀法之精準。
首先就是前臉給人的狀態(tài),M9的大燈看上去就像是開眼角的大眼睛,很是精神,還具備眉眼傳情的能力(智能交互大燈)。M8的大燈不僅看上去有點“臊眉耷眼”的,用流行的話說這是“狗狗眼”,雖說透著無辜的感覺,但交互功能卻是沒有了。
M8的側(cè)面倒是保持M9一樣的簡約風格,只是M9有著更加厚實的D柱,以及更顯高檔的雙拼色,但M8的半隱藏式門把手應(yīng)該更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吧,畢竟隱藏式門把手在某些時刻還是不夠好用,這點賽力斯應(yīng)該也明白。
核心技術(shù)還是都要有的,像M9拿手的那幾項,包括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玄武硬核車身、華為途靈平臺等等,M8也都有,甚至全新118kW增程器和310km純電續(xù)航比老款M8都強的多,還增加了二排的外側(cè)扶手,難怪在M8開啟預(yù)售的同時新款M9也開啟預(yù)售,這貴了十多萬,可不能還不如自家小弟。
按照余承東的說法,新款M9是十大黑科技,M8是八項全能,多少差了那么一點,具體差的是什么呢?
根據(jù)已經(jīng)曝光的資料來看,首當其沖的就是智駕能力了,雖說都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但新款M9頭頂192線主激光,加上左右后三顆Tof小激光雷達,未來或可支持L3自動駕駛,而M8只能寄希望于選裝了,這使得他們的高階智駕能力上限存在代差。
此外,尊界S800上的智能隱私車窗,新款M9可以選裝,M8就沒戲;新款M9是專利的三層夾膠玻璃,M8只是常見的雙層;車載衛(wèi)星通信應(yīng)該也是新款M9可選,M8沒戲;再就是新M9搭載的是具備空間音頻的25揚聲器的HUAWEI SOUND卓越系列,M8則降為19揚聲器的活力系列,聲場層次感與低頻表現(xiàn)差距顯著。
其他一些像是M9的后排大尺寸投影、舒適頭枕等等這些主要是彰顯檔次的配置在M8上大概率都是選裝。更多具體差異化,比如內(nèi)飾用料會不會降一檔等等,這些尚不能確定,只能等發(fā)布會了。
從消費心理學角度看,M8的存在更像是為M9設(shè)置的“價格錨點”。當消費者看到M8與M9尺寸相近、主要功能都差不多,卻便宜10萬時,往往會產(chǎn)生“賺到”的心理,而M9的高定價則為品牌樹立了價值標桿,畢竟很多細節(jié)配置,沒有M8的映襯,價值感知可能不明顯。而且新款M9的上市比M8早,這樣的安排確實更保險些,能降低一下M8對于M9的影響。
不得不說,華為在科技產(chǎn)品上的造詣遠遠高于傳統(tǒng)車企,通過毫米級的尺寸差異、局部技術(shù)迭代、配置分層策略,有望將價格敏感度不同的消費群體納入同一品牌生態(tài)。
雖然問界M8一出,BBA又會“遭殃”,奧迪Q7已經(jīng)降到40多萬了。但其實,受影響最大的應(yīng)該還是理想L8和L9吧,問界M8這“家庭智慧旗艦SUV”的口號,針對性不要太明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