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曾經告誡我們說:“人活到極致,是樸素和內斂。”
年輕時,我們活力四射,懷揣眾多美好的夢想。
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很多事情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看過了太多的風景,經歷了太多的坎坷,我們早已看淡了一切,認為世上萬物,都不如身體健康、家庭和睦來得幸福。
只是,在安享晚年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有些事情還是要學會守口如瓶,尤其是這件事。
也就是:不要輕易給年輕人指點和意見。
雖然,很多老人以過來人的身份,好心地提出自己的看番,但是有些時候,這樣的做法并不妥當,還會深深地傷害到彼此,實在是不值得。
01 時代在變化,觀念需更新
回頭看看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各種變化以小時為單位不斷涌現。新新技術、新觀念、新思想層出不窮。
站在當下,回頭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路,不難發現,很多事情,甚至我們自己都在不斷變化,包括看世界的眼光,和我們對事情的評判。
很多人在步入晚年之后,總是喜歡和年輕人交流心得,將他們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年輕人,然后以過來人的身份提出一些建議和想法。
當然,無可厚非,他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中,的確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參考的地方,對晚輩來說是一種豐厚的財富。
只是,時代已經變了,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場景和時代,對問題的看法自然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就如同很多人和父母因為很多事情起了沖突,他們覺得父母的觀念太老舊,太自以為是,而父母呢,則悲嘆于孩子們的固執和不聽勸。
矛盾就此產生。
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彼此深愛的,矛盾也不過是因為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上。
這樣的矛盾,實在是沒有必要。
因此,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之后。
父母應該主動退出他們的世界,站在他們身后,看著他們,支持他們,告訴他們:別怕,我一直都在。
02 做人有分寸,不要多干涉
同事小雯最近很是煩惱。
新婚不久的她,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每天的生活就像是抹了蜜一樣,下班后,兩個人不是出去逛街,酒吧跳舞,要不就是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好不快活。
只是,媽媽卻看不慣她們這樣的生活方式,每天發微信,打電話,喋喋不休地嘮叨,說什么這么不好,應該用這些時間多學習一下。
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媽媽還經常跑到她的家,二話不說,幫她一通收拾。
雖然媽媽是好心,但是落在小雯的眼中,還是不能忍受,為此和媽媽多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生活,你憑什么管?
為人父母,應該把握好適當的分寸感,對孩子的生活,不要多干涉,也不要指手畫腳。否則,當他們過多地深入到孩子的日常之中,好心就會辦壞事。
老了之后,不要總是擔心孩子,覺得他們什么都做不好,從而過度干預。
仔細想想看,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好”?
世俗眼中的成功是好,平平淡淡是好,開心快樂也是好。
好的標準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足夠了。
與其干涉孩子的生活,不如多關注自己,好好鍛煉,保重身體,注重健康,少給孩子添麻煩,也能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份幸福。
人老了,真正的聰明是懂得適時沉默,給晚輩留出空間去犯錯和成長。
對于孩子來說,給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畢竟,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我們好。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好好陪伴他們度過晚年,然后,快樂生活,讓父母放心。
作者簡介:李木可,一手努力生活,一手認真寫作,希望能在打拼的路上守好自己的內心。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關于文章講到的觀點,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