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加拿大前央行行長馬克·卡尼在聯邦自由黨領袖競選中,以壓倒性優勢勝出。他將在特魯多正式辭職后,接任加拿大總理。
在選舉的第一次計票中,卡尼便獲得超過85%的選票,輕松勝出。前加拿大財政部長、現任國會議員方慧蘭排名第二,得票率僅為8%;前國會領袖卡琳娜·古爾德得票率為3.2%,排第三;蒙特利爾商界領袖、前國會議員弗蘭克·貝利斯位居第四。
加拿大現任總理特魯多于今年1月初宣布辭職,并宣布國會休會至3月24日。他表示,在自由黨選出新領袖后,他將正式辭去黨領袖及總理職務。卡尼在勝選后發表演講,感謝特魯多“為加拿大而戰”,并稱他帶領加拿大度過了一些最艱難的挑戰。特魯多已表示,他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或一周內”完成權力交接。卡尼將在總督面前宣誓就職,正式成為加拿大總理。
卡尼上任后,將面臨加美貿易戰的嚴峻局勢。美國自3月5日起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征收10%關稅,對所有其他產品征收25%關稅。作為回應,加拿大宣布反制措施,對價值300億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并計劃在21天后將范圍擴大至1550億元的商品。
此外,中國政府于3月8日宣布,對加拿大菜子油、油渣餅、豌豆加征100%關稅,并對水產品和豬肉加征25%關稅。這是對加拿大去年10月對中國電動車征收100%關稅、對鋼鐵和鋁產品征25%關稅的報復。加拿大政府表示,將加快與美國及墨西哥的貿易談判。然而,加美之間的貿易戰仍然膠著,未來走向尚不明朗。
在政治方面,自由黨目前僅為少數政府,主要反對黨已表示將在國會復會后盡早提出不信任動議,推動提前大選。自由黨政府能否維持執政,取決于卡尼能否贏得選民支持,并與反對黨達成妥協。
由于卡尼并非國會議員,他需要盡快通過選舉獲得正式民意授權。這使得提前大選成為不可避免的選項。
特魯多辭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自由黨議員對他失去信心,希望通過更換領袖提高選舉競爭力。在特魯多的領導下,自由黨的民意支持率長期落后于保守黨近20個百分點。然而,在黨領袖競選期間,自由黨的支持率有所回升,目前與保守黨的差距縮小至約10個百分點。
卡尼的競選活動獲得大多數自由黨國會議員支持,并籌集了最多的競選資金。自由黨內部普遍認為,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盡早發起選舉可能對黨派更有利。因此,卡尼可能會在上任后不久宣布提前大選,以鞏固領導地位。
卡尼在競選期間承諾,在財政上保持責任感,同時重視社會公正,并提升加拿大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他曾是特魯多政府的重要政策顧問,尤其支持碳稅政策。然而,在黨領袖競選期間,他宣布廢除針對消費者的碳稅,理由是該政策爭議過大。但他表示,將繼續對工業企業征收碳稅,以推動大企業減少碳排放。
在加美關系方面,卡尼主張對美國的關稅采取對等反制,同時推動加拿大省際貿易自由化,并尋求多元化的國際貿易伙伴,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未來幾周內,他的決策將直接影響加拿大的經濟前景和政局走向。
目前,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領導下,美國與加拿大爆發了貿易戰。川普指責加拿大在乳制品、木材與鋼鋁產品上,對美國實施高額關稅,采取了“不公平貿易行為”。他還表示,希望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作為政治新手的卡尼主張,他是最適合帶領自由黨重振旗鼓并在貿易談判中應對川普的人選。卡尼的上任讓自由黨燃起新的希望,而川普的強硬言論,也推動自由黨的支持率回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