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是一盤棋,誰動了這盤棋,后續的棋局就會隨之變化。一如美國加征關稅后,全球糧食市場再次掀起風波。
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風波相比前兩次(一次是全球疫情,一次是俄烏沖突)要更難經捉摸,因為疫情和沖突基本是可以預見的,但是美國的貿易戰卻是不可預測的,也就是說,它會出什么樣的招兒,誰也不知道,但什么樣的可能都有。
這不,這剛過招一回合,糧食價格就已經亂套了。
具體表現為,在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后,中國立刻給予了反制,其中既有大家最關心的玉米,也有大家最關心的大豆。
而這也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中國對于美玉米以及美豆,可以完全不要。
中國這個大買家率先棄盤,緊接著美國農產品開始全線下跌。
大概是看到反應這么劇烈,也是擔心了,于是最近美國又宣布推遲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征稅,顯然這是怕這兩位鄰居再一反制,那美國農產品還不知道要跌成什么樣了。
尤其是玉米,墨西哥可是美玉米的頭號出口目的地。
所幸,倒也沒負美國之望,隨著征稅推遲,美玉米暴跌之后終于開始企穩了。
但這不是今天的主角,今天的主角是大豆。
自從美國被中國反制以后,巴西大豆開始備受市場關注,原因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而對美豆加征關稅以后,自然大豆來源上就更傾向于巴西。
中國反制消息宣布以后,對近月美豆的影響倒不太大,因為當前并不是美豆出口的旺季,本身出口量就有限,所以影響也就有限。
但對遠月美豆的影響較大,也就是四季度以后,當然具體這要等四季度以后再看了,但是當前正值巴西大豆出口旺季,所以受此影響,巴西大豆開始漲價了。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巴西大豆開始持續升溫。
從價格來看,截至3月第一周,4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對華成本加運費的貼水報價已經漲到了147美分/蒲式耳,而5到8月成本加運費的貼水報價也逐月提高,8月船期的報價更是漲到了200美分/蒲式耳,相比春節前,漲幅達到45~74元/噸。
這意味著,巴西大豆到港成本進一步攀升,目前4月至8月船期的巴西大豆進口完稅成本已達到了3515至2670元/噸。
巴西大豆這么一漲,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即是實質上漲,還是情緒上漲?
如果是對美國加征關稅后的情緒反應,那么當事件被消化后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如果真的供應偏緊,那么就是實質性上漲。
而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就是,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巴西大豆的到港節奏。而對于國內來說,一季度進口大豆到港偏少已是事實,而市場關注的就是接下來巴西大豆的到港節奏,一旦出現延遲緩慢,又會增加國內豆粕、豆油等價格波動的風險。
所以,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而巴西大豆的上漲僅僅是個開始,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