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天地春輝耀,山河草木新。一縷春風,一絲春雨,一泓春水,一線春光,把熱情洋溢的春姑娘,拽到了塔子山上。
花木識季節,鳥鳴報時令,塔子山從冬眠中醒來,漫山遍野的梅花向大地露出了笑顏。
塔子山,位于南陽城北十五公里臥龍區謝莊鎮境內,《魏書·地形志》稱精山。宋代元符三年,山頂始建木蓮佛塔,亦稱塔直山,后叫塔子山。
塔子山海拔二百七十七米,占地一平方公里左右。三億年前,地殼變遷,倏然雄起,峰巒如黛,巍峨崢嶸。
黃土為肌膚,青巖是骨骼,溪流猶龍脈。塔子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彰顯著原始的古老風彩。
二OO五年,塔子山下龔河村范莊組的有志青年徐永進,懷著對梅花的真情摯愛,登上塔子山,夏戰酷暑,冬斗嚴寒。以愚公移山的豪邁氣概,用?頭,用鐵鍬,在西部山坡上植下了一棵棵梅樹。
二十年過去了,千古荒山,滄桑巨變,蓊郁蔥蘢。二千多畝基地,四百多個品種,三十萬棵梅樹,成就今朝花海爛漫。
近年,塔子山的梅花,走出國門,沖向海外,香飄萬里,榮登中央電視臺。令人神往的風彩,鐘靈毓秀的畫面,醉美了國內游客,驚艷了五洲賓朋。
山水,滋潤了山下的眾生;山花,扮靚了鄉村美麗的家園。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梅花含苞欲放之時,謝莊鎮黨委政府,熱情誠摯地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賞梅邀請。
雪后初霽風駘蕩,寒色不遮塔山翠。賞梅的浩蕩大軍,或步行,或騎行,或駕車,從不同的出發地,穿靳崗,過謝莊,翻過幾道嶺,越過幾道坡,轉過幾道彎,跨過幾條河,云集塔子山前。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推開車門,站立山下,一林林梅花疏影,一陣陣梅花香甜,飄過山巔,漾過山腰,繞過山腳,滑過發稍,撲入懷中,鉆入衣襟。
梅花灼灼映日月,疑似彩霞落九天。車停山前,步入梅園,融入林間,俯首是層疊的花艷,舉目是春日的繾綣。
塔子山——梅花山,昂首山巔,鳥瞰周邊的劉莊、武家崗、唐河、何崗、王崗、范莊、龔河、史崗、打溝岸、黃溝、聶莊等一個個歷史久遠的自然村落,一幢幢式樣新穎的兩層小樓別墅,一排排紅磚灰瓦的傳統民居,它們在漫山遍野梅花的映襯下,盡情展現著新農村的詩情畫意。
雞鴨在無憂無慮的覓食,兔貓在自由自在的嬉戲,不時傳來雄雞的高唱,又有零星的犬吠。大道邊,小路旁,阡陌隴,溝壑中,山坡上,白梅素裹,紅梅盛妝,姹紫嫣紅,交相輝映,好一派花的世界,好一派花的海洋。初春的塔子山,仿佛是一幅神奇的仙境圖畫,猶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園。
惠風和暢煙氤氳,暗香繚繞正日暄。含苞欲放的花蕾綴滿枝椏,一點點鵝黃,一點點粉黛,一點點姻脂,如情竇初開的少女,嬌艷欲語,娉婷裊娜,脈脈羞赧;初綻的花朵千嬌百媚,仙姿佚貌,如成熟少婦,風情萬種,溫婉嫻淑;怒放的鮮花,嫩蕊扶搖,金絲閃閃,如仙境琪花玉樹,瀟瀟灑灑,赫然江湖,向天笑傲。一溝溝,一崗崗,一坡坡,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艷麗嬌柔,芳香四溢,迷了雙眼,醉了心房。塔子山——梅花山,就是上天賜予的一塊翠玉,景夢如幻,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
穿行在梅林花海之中,靜坐在梅林青巖之上,看蝴蝶起舞,聽燕鶯呢喃。暖暖的春風,吹散了冬日蕭瑟,帶來了人間煙火氣,大地清新,花開富貴,福滿人間。
一剪寒梅,一山繁花,醉游梅林,與萬花相擁,看花瓣落英繽紛,聽苞蕾綻發的昵音。淡淡的香,淡淡的甜,不知閃亮了多少曼妙明眸,不知迷戀了多少懵懂心弦。
摘一朵梅花春意,寄一份梅韻春情,繪一幅梅山圖畫,展一派梅海浪漫。數以萬計的游客從北京、從上海、從廣州、從烏魯木齊遠道而來。還有那異國他鄉的金發女郎,大鼻子老外,日本人,韓國人,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也現身車水馬龍、人山人海,不遠萬里尋此勝景。
花枝招展的姑娘們裊裊娜娜,與梅花同框,天姿國色別樣艷。朝氣蓬勃的小伙們豐神俊朗,與梅林競彩,玉樹臨風爭倜儻。
崗坡上,紅梅、白梅、綠萼梅,梅蕾點點;壑谷中,江梅、蠟梅、朱砂梅,梅花朵朵。青春女孩,帥呆小伙,聞著花香,憧著美景,輕踏曲徑,漫步小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神往于姹紫嫣紅,陶醉于五彩斑斕。這樣的畫面,也許就是人們心中的唯美。攝影愛好者架起了“長槍短炮”,畫家們支起了大小畫板,追逐著每一朵梅開的精彩瞬間,竟相給塔子山最美的景色定格,把最美好的新春芳容留在人間。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最愛賞梅,詩梅,詞梅,賦梅,聯梅,畫梅。每當梅花爛漫之時,不去觀光,不去吟詩誦詞一番,真的有愧愛梅人的尊嚴。
唐詩宋詞元曲的梅花煙雨,朦朧了歲月滄桑的塔子山。三十萬株漫山遍野的梅花艷麗,點染了浪漫的初春大地。草木一卷,可以影響人的喜怒哀樂;煙波一渺,可以繚醒沉睡年華的容顏。一山梅花,綻出深深淺淺的韻腳;一地花落,漾溢出蒼穹明月盈缺的光燦。
古典文學中梅的影子隨處可見,巜詩經》里“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兮,迨其吉兮”,是愛情和美麗的象征。明代戲劇《牡丹亭》是以梅為媒成全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產生于清代的文學經典《紅樓夢》,側面也是梅文化的一部縮影。人民領袖毛澤東對梅更是情有獨鐘,一首《卜算子·詠梅》托物言志,把梅花的自然美與人的德善美融為一體,臻于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塔子山梅花,凝滄海桑田之正氣,聚天地日月之精華。融入塔子山梅林香雪之海,邂逅一場早春梅花盛宴,如沐春風,如浴甘霖,揚眉吐氣,心曠神怡,仿佛喝了一席千年梅花老酒,醺醺然,飄飄然。
這難道這不正是傳說中的梅花醉嗎?
作者簡介
龔廣濤,南陽市臥龍區謝莊鎮人,宛城區退休干部,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南陽漢文化研究會會員,南陽市臥龍區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臥龍區詩詞楹聯學會會員。作品見于《語言文字報》《河南日報》《晚霞報》《教育時報》《南陽日報》《南陽晚報》《南陽晨報》等報紙,還有大量作品在南陽網、南陽市圖書館、大河文學、臥龍文藝、遼寧文學、大連文學、中州作家文刋、寧古塔作家等網絡媒體刊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