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磅宣布,治理和規范私域健康直播已然刻不容緩。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指出,當下部分不良商家利用 “僅需一分”“一元購”“免費體驗” 等低價引流手段,大肆組織 “健康講座” 與 “私域健康直播間”,構建封閉私域流量池,并通過虛構身份、虛假原料、虛構療效等偽造信息,開展虛假宣傳與情感操控,將普通商品包裝成能醫治百病的 “神藥”“神器”,此類亂象亟待整治。
一、國家出重拳,私域直播保健品整頓風暴來襲
國家市監總局針對 2024 - 2026 年私域直播領域展開專項整治行動,打擊目標明確且嚴厲。
虛假人設泛濫:虛構 “醫學專家”“養生大師” 人設,這些虛假身份在直播間里信口開河,誤導消費者。他們憑借看似專業的話術,獲取中老年人信任,實則毫無專業背景與資質。
絕對化用詞誤導:頻繁使用抗癌、降三高、根治糖尿病等絕對化用詞,夸大產品功效,給消費者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實際上,保健品并非藥品,根本無法實現如此夸張的治療效果。
偽造資質與數據:偽造資質證書、虛假實驗對比,以此來增加產品可信度。這些偽造信息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產品真實質量,誤以為是經過權威認證的優質產品。
誘導私下交易:誘導消費者私下交易,逃避平臺監管。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或消費糾紛,消費者往往投訴無門,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背后,是私域直播已然淪為保健品詐騙的重災區,中老年人成為主要目標群體的嚴峻現實。直播間里,“托兒” 們瘋狂刷屏制造搶購假象,利用中老年人愛跟風、怕錯過優惠的心理,誘導其沖動消費。商家還常以 “保密配方”“內部特供” 等噱頭逃避監管,消費者服用產品后若發現無效,面臨無法退貨、無處投訴的困境。
二、保健品直播間話術大揭秘
在保健品私域直播中,有四大常見 “洗腦話術”,從業者務必警惕,因為隨著嚴打行動推進,這些套路即將無所遁形。
話術一:國家保密配方,醫院都開不到!
商家宣稱自家產品擁有國家保密配方,營造出產品稀缺且功效神奇的假象。但事實上,真正獲得 “國家保密配方” 殊榮的產品屈指可數,如片仔癀、云南白藥等。在私域直播間聲稱有國家保密配方的產品,99% 僅具備普通食品資質。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認準產品上的藍帽子標志,這是正規保健食品的重要標識。
話術二:吃 3 個月徹底擺脫降壓藥!
此類話術嚴重誤導消費者。保健食品明確規定不得宣稱治療功效,而讓消費者停用正規藥品轉而依賴保健品,存在極大健康風險。突然停藥可能引發心梗、腦梗等嚴重后果,嚴重威脅消費者生命健康。
話術三:今天下單送價值 2999 元體檢套餐!
商家用高額贈品吸引消費者下單,然而贈品往往是低價或虛假服務。他們通過抬高贈品標價,進一步抬高產品整體標價,而產品實際成本極低,消費者看似獲得了巨大優惠,實則高價購買了低質產品。
話術四:只有老粉才有資格買,馬上關閉鏈接!
這是利用心理學套路誘導消費。通過制造產品稀缺性與專屬感,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直播間里頻繁出現的 “已搶光” 字樣,很多時候是商家在后臺人為操控,并非真實的銷售情況。
國家此次為期三年的嚴打行動,對整個健康行業尤其是涉及私域健康直播與保健品銷售的從業者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過去依賴這些不良套路經營的從業者,未來的經營之路將愈發艱難;而那些一直秉持合法合規、誠信經營理念的從業者,則有望迎來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在這場風暴中,從業者們需盡快調整經營策略,順應政策導向,才能在行業中站穩腳跟,求得長遠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