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5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5, 35(1): 85-142.
基金項目:無。
利益沖突:無。
倫理批件:不需要。
知情同意:不需要。
通信作者簡介
陳潔,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科主任、神經內分泌腫瘤多學科首席專家。醫學專長:擅長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綜合診治,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中心。在臨床診療方面率先在國內建立了完備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體系,包括血清標記物檢測、規范的病理學診斷、全面的常規影像學及功能影像學檢查,開展了包括內鏡治療、介入治療、外科治療、放療及藥物治療等所有治療手段;每年接診神經內分泌腫瘤新患者超2 000人,年門診量超20 000人次,診治患者范圍輻射全國。學術任職: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ENETS)顧問委員會委員、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神經內分泌及內分泌腫瘤學組委員、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聯盟(INCA)醫療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組(CSNET)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分會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罕見腫瘤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理事、中國胰腺病學會理事及上海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ENETS官刊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高級編委、Journal of Pancreatology編委、《中國癌癥雜志》編委及《中華消化雜志》通訊編委。科研情況:發表神經內分泌腫瘤相關論著百余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罕見腫瘤重點專項資助。作為主要執筆者參加了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胃腸激素與神經內分泌學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專家共識”以及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中國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制定。作為ENETS顧問委員會委員,參與制定了2017版ENETS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診治規范。作為主編牽頭中國抗癌協會首版《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2年版)》的制定。
通信作者簡介
聶勇戰,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消化系腫瘤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腫瘤標志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臨床專長:消化系腫瘤及消化系統疑難疾病綜合診治,首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科研方向:消化系腫瘤表征關鍵分子機制及轉化應用研究。2030科技創新重大科技項目和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專家,國科金重點和國際合作項目2項項目負責人;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第5完成人(2017),以第一完成人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22)和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2018)各1項。以通信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在Cell、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GUT等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授權國際PCT專利8項、國家發明專利12項,研發的2款食管癌和胃癌基因甲基化早診試劑盒獲得NMPA三類醫療器械,入選國家衛健委科技大會衛生健康領域代表性科技成果。
通信作者簡介
吳文銘,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胰腺病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Journal of Pancreatology執行主編。
作者解讀
▲ 陳潔 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5年版)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委員會
[摘要]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類起源于肽能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具有神經內分泌分化特性并表達神經內分泌標志物的少見腫瘤,可發生于全身各處,以肺和胃腸胰最為常見。國內外研究均顯示,NENs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NENs的異質性較高,可起源于多個組織和器官,包括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皮膚、支氣管肺及胸腺、胃腸胰、腎上腺、生殖泌尿器官等,且同一組織或器官起源的NENs分類、分級不同時,亦有顯著不同的生物學行為。NENs的高度異質性決定其診斷的困難和復雜性,除了臨床癥狀,還需包括特殊的生物標志物、內鏡、超聲、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常規影像學檢查以及各種功能影像學檢查手段進行整合診斷。此外,NENs的治療方式也涵蓋了內鏡治療、外科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放療及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等多種手段。治療策略的制定既要遵循指南規范,又要在多學科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協作整合診治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選擇。2024年,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委員會再次組織本領域相關專家,在《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2年版)》、其他相關國內外指南和共識、以及最新臨床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5年版)》。本指南已在國際實踐指南注冊與透明化平臺(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冊,注冊編號為PREPARE-2024CN1158。2025年版指南對2022年版指南相應內容進行更新及修訂,并進一步擴充了除胸部和胃腸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體神經內分泌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s,PPGLs)及Merkel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診治推薦,以期為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治療;指南
[Abstract]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 are a rare group of tumors that originated from peptidergic neurons and neuroendocrine cells, which has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resses neuroendocrine markers. NENs occur in all parts of the body, especially in lung,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pancreas.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NENs is on the rise. NENs have high heterogeneity and can originate in multiple tissues and organs, including pituitary, thyroid, parathyroid, skin, bronchial lung and thymu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pancreas, adrenal glands, genitourinary organs, etc.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NENs originating from the same tissue or organ are different, they also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s. The high heterogeneity of NENs determines the difficulty and complexity of its diagnosis. In addition to clinical symptoms, it also needs to include special biomarkers, endoscopy,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various functional imaging methods for integrated diagnosis. In addition, the treatment of NENs also covers endoscopic therapy, surgical treatm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rug 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strategies requires not only following guidelines, but also making individual choices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2024, the Society of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once again organized experts in relevant fields to formulate the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2025 ed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2022 edi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 as well as the latest clinical research results. The guideline had been registered on 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 (PREPARE) with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PREPARE-2024CN1158. The 2025 edition updated and revised the relevant content from the 2022 edition and further expanded recommendations beyond thoracic,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pancreas NENs, including 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 (PitNETs),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s (PPGLs) and 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practitioners.
[Key words]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Diagnosis; Treatment; Guideline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指南(2025年版)》
編撰小組
名譽主編
樊代明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內科
主 編
陳 潔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科
聶勇戰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內科
吳文銘 |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
副主編
李 潔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
李景南 |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邵成浩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胰膽外科
譚煌英 |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
徐 巍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殷曉煜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膽胰外科
虞先濬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
編 委
曹 丹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腹部腫瘤科
陳 萍 |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
陳小兵 |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崔久嵬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腫瘤科
馮 威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心理醫學科
高 峻 | 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
谷志濤 | 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
郝 靜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
黃 丹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
霍 力 | 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
紀 元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病理科
蔣力明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
蔣文濤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科
金佳斌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胰腺外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醫院普外科
李恩孝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內科
李勝棉 |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消化科
李心翔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二科
李 媛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
李永強 |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
林 原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
藺 蓉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劉 亮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胰腺外科
劉 娜 | 海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劉雪梅 |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
劉 瑩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消化內科
劉自民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
柳 江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腫瘤科
盧 俊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膽胰外科
盧仁泉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
盧瑗瑗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內科
陸海波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診化療科
陸 明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
羅 杰 | 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
羅宴吉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
茅 騰 | 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
祁玉娟 | 青海省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邱 萌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結直腸腫瘤中心
宋麗杰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
宋 敏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
宋少莉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
湯 偉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診斷科
唐 勇 |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化內科
王 峰 | 南京市第一醫院核醫學科
王 魯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臟外科
王 瑋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胃外科
王 馨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內科
王 于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介入科
王 宇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王 錚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胰腺外科
徐 近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
薛 玲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病理科
楊潤祥 | 云南省腫瘤醫院內二科
葉 峰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
殷 飛 |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消化科
于江媛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核醫學科
曾 珊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腫瘤科
張朝云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
張素珍 | 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
章 真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中心
朱利明 | 浙江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秘 書
陳洛海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科
梁 贇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科
王先澤 |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
注:以上人員按漢語拼音字母為序。該指南經全體編撰成員審閱。
本文責任編輯:李廣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