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州南沙明珠灣區的啟動區,靈山島尖承載著南沙未來發展的重要使命,是區域內的金融與商務核心。南沙IFC項目位于島尖東端,與南沙區政府隔江相望,遠眺珠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成為展示南沙形象的重要窗口。
Aedas院士、全球設計董事韋業啟(Ken Wai)及設計團隊以“靈山之翼”為構想,在此打造了一座地標性高端商務綜合體,塑造南沙的全新天際線,定義新城的門戶形象。這里既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樞紐。未來,“靈山之翼”將作為三江匯流處的視覺焦點和灣區發展的助推器,為廣州南沙邁向國際化城市注入全新動力。
位于廣州靈山島尖的南沙IFC
靈山島尖三面環水,坐擁蕉門水道、洪奇瀝水道和珠江出海口交匯的壯麗景觀。蕉門水道自廣州市區蜿蜒而下,是南沙的綠色生態走廊;洪奇瀝水道則流經靈山島尖的西側,是重要航運與生態保護水道;珠江出海口(獅子洋)連接伶仃洋,展現出通江達海的恢弘氣勢。三江交匯的自然格局,使靈山島成為一個自然與城市共生的絕佳區域。
三江匯流、山海交融的山海格局
設計概念:靈山之翼,展翅騰飛
在獨特的山海格局中,自然的幾何之美是對于環境絕佳的回應。建筑形態以“雙翼展翅”的核心理念,定義了靈山島尖的天際線,也成為南沙標志性的符號。
雙塔通過空中連廊連接,構筑“門戶”形象
兩座220米和135米高的辦公塔樓共同構筑“展翅飛翔”的建筑意象,象征南沙銳意進取、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雙塔建筑通過離地百米的空中連廊連接,形成開放的“門戶”形象,遠看宛如展翅高飛的雄鷹,與靈山島尖的自然環境相互呼應。
高低雙塔形成 “展翅飛翔”的建筑意象
構建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雙塔由連廊連接
跨度超過60米的空中連廊位于100多米的高度,通過精密的液壓提升與高空對接技術實現輕盈連接。連廊的設計不僅優化了功能和流線, 270度的觀景空間更是建筑的點睛之筆,為區域提供了一個綠色、開放的城市會客廳。
百米高空的空中連廊
通過精密技術實現輕盈連接
270度“城市會客廳”,遠眺珠江入海口
塔樓幕墻采用低輻射玻璃,通過羽翼化層疊處理,立面玻璃向內傾斜約10%,既減少光污染,同時創造出輕盈流動的視覺效果。外立面線條靈感源自水波層疊的韻律,與靈山島尖的自然水系呼應,進一步強化了建筑的動態感。
立面采用低輻射玻璃,傾斜約10%以減少光污染
塔冠設計
生態平衡,定義灣區未來
“靈山之翼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靈山島尖自然與城市交融的紐帶。”韋業啟(Ken Wai)說道。從規劃到細節,設計注重功能與生態的平衡。
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及水系條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提升整體可持續性與使用效率。裙樓的商業空間布局靈活高效,滿足現代商務需求,并通過開放互動的模式,進一步增強區域活力,為灣區商務和文化活動提供重要平臺。
辦公塔樓大堂
辦公會議室
連接自然與城市的建筑
靈山之翼以簡潔而有力的建筑語言,回應了靈山島尖在城市發展中的核心定位。作為明珠灣區金融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南沙的門戶建筑,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節點。
“這是一個連接自然與城市的作品,它以展翅的形態,表達了開放與進取的精神。通過功能與形式的結合、技術與美學的融合,展示了現代城市建筑的多重價值。”韋業啟(Ken Wai)說。
廣州南沙的城市新地標
項目信息
位置:中國廣州
業主:廣州越秀集團
設計及項目建筑師:Aedas
建筑面積:166,803.62平方米
竣工時間:2024
主要設計人:韋業啟(Ken Wai),Aedas院士、全球設計董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