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3,方能閱讀正文《嫁給喜歡的?還是合適的?》
那天咱們聊婚姻職場與投資,在第二部分里面,我聊了職場的海外篇與國內篇。
有讀者問我,教育的海外篇與國內篇。
那么我來嘗試做個分解,我們把這個問題拆分成兩大類,高考與留學。
我今天不講那些已知的東西,因為無論高考還是留學都是大類話題,已知的,我相信多數人都知道,那就不浪費篇幅。
所以不要怪我講的不全,因為我就沒準備講全,咱們今天專講冷僻的點。
我們有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覺得學習越好的人,越勤奮,這是一條路,學習越不好的人,越擺爛,這是另一條路。
人生之路就是:你要勤奮,還是要擺爛,是這么理解對吧?
但實際上,這種理解的對比是拿211以上的人,和民辦以下的人,在對比。
你站在總體視角上看,211以上的普遍更勤奮,民辦以下的相對更擺爛,說得通。
但如果這條線不劃在這個位置的話,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們選擇一批C9的,去對比一批強一本的。
注意,專業院系相同哦。
你去觀察,會發現后者大學在讀期間的壓力,其實比前者大,甚至大很多。
這里面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你能考上C9,學校會認為你有學習的自主性,所以不會盯著你。
上課也不點名,作業也不點名。
那么有些學生就是整個學期都逃課,從來不做作業,最后一星期突擊下,也能及格。
其次,從教授的角度,能在名校任教,往往有一定的學術成就,或者說穿了,業內比較有地位。
哪怕成就是假的,地位總是真的。
有地位,腰桿子就硬氣,不想管學生就不管,教不出就教不出,你學校也不能拿人家老師怎么樣。
只要人家的學術地位在,他教授的位置就穩固得很。
兩方面因素疊加之下,這些學生的大學生活,真叫大學生活,也許打游戲去了,也許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去了,也許談戀愛去了。
當然,你要學習,你主動學習,你要刷成績,要保研,要出國申研,也有。
總之,自由自在,自我發展,你想咋樣就咋樣。
但是我們對比過去,去看那些強一本的本科生,壓力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校方的壓力就很大。
強一本想要成為211,校方不甘心,就只能鞭策老師與同學。
站在教授的角度,你往往沒有C9的教授那么強的學術地位,那你要不要抓成績,至少安排幾個研究生去替你批改作業,去抓逃學?
肯定要。
你們單位要上進,你個人也就必然面對壓力。
其次,這些學生較之于C9的,往往比人家低了幾十分。
學校完全可以以這個為理由,給你貼一個不主動學習的標簽,認為你就必須接受改造。
上課要點名,作業要被研究生的師兄批改,還要算作平時成績,甚至,有些學校,還要開展晚自修。
你沒聽錯,大學,晚自修。
這種大學體驗,跟讀高四高五高六高七,有區別么?
你想想看,其實你只是高考的時候,比人家少了幾十分,但別的不說,光大學里,你要付出的額外勞動,都要多很多。
所以我說,在我今天對比的這兩組學生里面,并不是學習好的吃苦多,如果你算總量,其實還是學習差一點的,總的吃掉的學習方面的苦,更多些。
他先吃苦,他總量吃的比你少;你后吃苦,你總量比他吃得多。
所以說,那些高中階段真的盡力了,也只能進入強一本的學生,他不吃虧。
因為他學習態度沒問題,學習方法沒問題,他已經到天花板了,那就不存在吃虧問題。
但如果,他高中階段學習態度有問題,或者學習方法有問題,而導致少考了那么幾十分。
對不起,你欠的這點賬,日后要用幾倍的代價去還。
首先你大學就比人家苦得多。
而且這個苦得多不一定能換來好結果,因為考研的時候,優先本系,其次本校,然后才是外校生。
競爭歸競爭,但從來沒有公平可言。
好比總共一百個蛋糕,分兩份,自家的300個弟子去搶其中的50份,其余來自全國各地其他門派的3萬弟子,去搶剩余的50份。
你本將心向明月,你大學階段很努力,大家都知道,其實你的專業水平,可能比那個C9的二混子,更強。
問題是,奈何明月照溝渠。去3萬人的隊伍里,排隊吧。
你可以不去考C9的研究生,不經歷這種不公平,直接參加工作,可以的。
但接下來,如果你要去電影哪吒里面闡教那類的大公司,大單位的話,你會發現,大部分重要的管理崗位,都把控在名校生的手里。
他可能大學里是個渾渾,但他是太乙,你可能大學里很用功,但你是申公豹。
大家都不瞎,都清楚申公豹的表現。
問題是,你想想看,任何一個企業,一旦大了,有沒有急迫的盈利壓力?
并沒有。
俗稱這件事誰都能做,無非給不給你做。
有時候不要怪師父元始,師兄無量偏心,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就會知道,這事兒是無解的。
李鴻章說的很清楚,你不讓我任人唯親,難道讓我任人唯疏么?
很多時候,不是你優不優秀,而是說了算的人,愿不愿意吹你的優秀。
利益團體一旦形成,有句話叫做花花轎子眾人抬,你想不想,都得彼此吹捧。
你看,不愧是名校生,盡管大學里混,現在還是這么優秀。
這句話是夸這個人么?不,這句話也夸了自己,因為他夸的那個對象,是自己的師弟。
只是夸了自己么?不,也夸了師兄,甚至夸了師父。
因為這家大企業里面很多重要的崗位,都被這個體系畢業的人,把控著。
所以一個名校生,你愿意混上去,你的機會是強一本學生的很多倍。
因為有得是人愿意給你機會,愿意拉你一把,因為拉你,就是壯大他們的隊伍。
當然,也不要把問題想象得太簡單,我那天在婚姻職場與投資的第二部分里面,專門舉了一個清北的讀者的例子。
我就是讓你看看,不會打牌的,哪怕清北,也白搭。
反過來,會打牌的,學歷普通,一樣可以被重用。
因為重點并不在于學歷,而在于你理沒理解那個重用誰,利用誰的背后的底層邏輯。
這個那天展開過,今天就不講了。
我們再來看留學這條線。
留學的重點并不是那張學歷,你說澳大利亞的幾所大學,排名那么高,QS排在清華前面,到了應聘階段,真的比清華好使么?
不是這樣的。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應聘也不是QS比大小,依然是人情世故。
如果面試官,如果你要去的那個企業,那個單位,那個部門,都是清華幫的,你那個QS排名更高的學歷,是沒用的。
甚至有時候,它都不一定比211好使,如果你要去的那個地方,正好被某所211的畢業生把控著。
QS最大的用處是什么?是卡BUG。
咱單位公布用人標準,必須QS前50,你正好QS第50的學校讀出來的,你正好卡進去。
聽清楚,咱單位,咱,我沒有一個字多余。
卡BUG,從來都是咱家孩子卡咱家的BUG。你去卡別人家的BUG,你卡得著么?
別人家的單位有BUG,那不是給你留的。
那你說留學除此之外就沒意義了么?其實是有意義的。
留學最大的意義在于一個人,遠離父母獨自在外租房生活的經歷。
有句話講,有些孩子這輩子吃過最大的苦,就是留學。
這是調侃,但調侃的背后,留學對于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是真的要吃苦的。
你在國外租房子住,爸媽怕你學壞,不會給你太多錢的,都是參考當地中產的標準。
看著總數不少,比如在美一年生活費50萬,其實生活標準跟國內一年10萬的工薪階層們是差不多的。
那相對于你原先住在自家大房子里,被各種伺候的無微不至,當然是吃苦,而且是吃了大苦。
更重要的是,沒人管你了。在家里不只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有每天被檢查作業,被督促學習。
出去留學,全靠自覺。
所以不是留學鍛煉人,而是離開爸媽獨自生活,自覺學習這件事本身,鍛煉人。
當然,前提是你能夠經得起考驗。
別說留學這么遠,有些孩子離開爸媽,跨省讀大學,沒兩年,就因為打游戲被退學了。
這就是經不起考驗。
沒有一只雄鷹是鷹媽媽羽翼下能孵化出來的,而要學會飛翔,就必然有折損率。
所以遍觀高考與留學,重點不在于那本身,而在于你到底運用它。
我那天講婚姻,職場,投資,條件好的嫁不好,個人優秀的職場碰壁,資源多的投資賠錢,這種事兒還少見么?
太多了。
人生和打牌是不一樣,打牌是牌好的與牌差的一桌,你牌好不會打,力大磚飛也能贏。
而生活中,玩家們是分流的。
博士跟初中生并不在一個崗位上競爭,牌好的和牌好的一桌,牌差的和牌差的一桌,那么當完成分桌后,牌就不起作用了。
起作用的,是你打牌的策略。所以我才說,婚姻,職場,投資,都是個選擇問題,教育,也是。
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3,方能閱讀正文《嫁給喜歡的?還是合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