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獨立自主,對國對人,都價值千金
文/晏凌羊
01
今年以來的世界政壇,真是像一出鬧劇啊。
看特朗普的種種表現,我想起尼采說的一句話:
【即使今天所稱頌的民主政治,也只是人頭政治。以人頭的多寡來決定政治的動向,其實,人頭的多寡怎能判定善惡是非,因為除了極少數國家以外,這種多寡的形勢,大多是由金錢和社會勢力促成的,所以,表面上看是民主政治,實則是社會惡勢力政治.....
這種政治抹殺了人的自然等級秩序,縱容多數者和賤民的統治,因而是一種墮落的政治組織形式,而且也是人的平庸化和價值貶低的表現。】
看之前選舉特朗普的選民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特朗普,我感慨:只有選舉日,選民才“突然重要了一天”。
特朗普家族發行加密貨幣,居然有那么多人買賬.......發行當天,這款加密貨幣就暴漲,而特朗普持股80%。這些事情,也遠遠超出我的認知。
一個國家領導人、代言人,居然可以經商也就罷了,現在居然可以發行貨幣!
權力+商業,在制造不公的方面本身已經是王炸;權力+金融,那更是王炸中的戰斗炸。
如果只是玩個普通金融工具就罷了,他們上來就發行貨幣!
搞商業,至少金錢還會到實體經濟中流轉一圈,普通人可能得益;搞金融,則直接是憑空套白狼啊。
擱我們國家,這種勾兌也是有的,但是根本見不得光的,被發現了是會被查處和打擊的。如果是公開宣傳,那全國人民都要炸鍋的。
可是,在美國,這事兒居然堂而皇之地發生了。
我真不知道還能說什么。
而特朗普跟澤連斯基的那場舉世矚目的談判,確切說,是訓話……讓我好感慨啊。
弱肉強食,在自然界和人類世界都是鐵一般堅硬的定律。希望臺灣當局認真看一看。
以及,烏克蘭好歹是在聯合國有獨立席位的“國家”,臺灣算個啥。
我也不同情澤連斯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勢力的代言人。想通了這一點,怎么還能崇拜得起來啊?
我對政客沒有絲毫的同情,但我同情在戰火中變得更貧困、更艱難的各地人民。
以及,我們中國人理解的“人民”的概念,跟西方文化里的“people”“citizen”“civilian population”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主義政黨才有的概念,是階級斗爭理論和階級斗爭視角下的特有概念。
這個概念,也才出現了一百來年。
現在只有中國才有點這個概念的“活體”,是只可意會、沒法翻譯的。
而我覺得,第一代領導人真的很頂。
他們對世界局勢看得很清楚,才會在“飯都要吃不飽”的歷史階段先發展軍工、核武器……建好了這個護城河,才去搞發展。
在覺察出蘇聯的企圖后,立馬與蘇聯翻臉,一定要堅持獨立自主。如果那時候但凡有哪怕一絲“等靠要”的思想,中國就沒有今天。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說的是世界軍事、政治、經濟格局要變。
毛的認知是非常高瞻遠矚的。
比如,要不要抗美援朝,他跟林彪出現意見分歧。他認為,今天暫時的妥協,醞釀著明天更大的戰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比如,他堅持認為,各種設備裝備,最好克服萬難自己造,而不是去租借。
比如,在涉及到主權問題的時候,絕不讓步,不惜與蘇聯老大哥鬧翻。
他年輕時候“外硬也內硬”,到老了學會了“外軟”,但骨子里還是非常硬。
02
在這些問題上,我是真的不愛辯論,但架不住老有人纏著我辯論。
比如:
我的原話表達的意思是:堅持獨立自主,建好軍事護城河,是我國獲得長遠發展的前提。
你把這話的意思理解成為:世界上所有獲得發展的國家,都是堅持了獨立自主、建好了軍事護城河。
相當于,我說的是“男人大多站著撒尿”,而你認為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站著撒尿的都是男人“,接著舉例反駁說牛、馬也站著撒尿。
你的邏輯就不過關,但又喜歡抬杠。
抬杠時用的“三明治PUA”語氣,還讓人感到萬分不舒服。
您的大概意思是:我讀過那么多書,我的觀點應該跟你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說明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沒有“大概的了解”(言下之意:你的了解和認知,才是全面的、正確的)。請問你哪來的自信?
好,我們接下來講點正經的。
德國、日本,在二戰之前就已經積蓄了比一般國家強的實力(否則沒有實力發動戰爭),之后因為美國的扶持,又趕上科技革命的東風,加之內部政治穩定、經濟改革、教育投入等因素,發展迅速。
二戰后,德國、日本雖然被打成廢墟,但兩個國家的工業基礎、生產能力并沒有遭到破壞(比如,德國75%的工業安然無恙)。
而二戰后,因為一戰的教訓(把德國逼太狠,誕生了法西斯主義),因為美國要扶持代理人制衡蘇聯,美國沒有對戰敗國進行瘋狂的掠奪,所以,美國的援助也大大刺激了德國、日本的發展。
舉個例子:戰勝國為了盡早收回賠款,同意德國、日本拿本國生產的廉價商品代替戰爭賠款,剛好使得兩國的生產能力找到了出口方向。
你可以看到那個時期,德國、日本生產的產品幾乎占領了全世界的工業品市場。
當然,美國也沒少從中撈好處。
在二戰前,德、日就是一個科技工業強國。美國后來能突破科技瓶頸,成為世界霸主,也有“以賠償形式獲得了德國、日本的工業技術,以及戰前戰后以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虹吸了德國、日本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技術人員等社會精英”的因素。
日本雖然看起來滿目瘡痍,但日本戰前的技術實力、科研隊伍相對保存完好,甚至日本在戰爭中使用過的慘無人道的技術(比如細菌戰),日后都還能讓美日在醫學、微生物學等領域一騎絕塵。
然后,德日兩國都沒有龐大的軍費開支,美國替他們承擔了保衛職責,他們可以省下一大筆錢和資源發展經濟。
與此同時,也失去了真正的獨立自主。
如果你要是比短跑,你當然會羨慕德、日的經濟復興,但中國走的是一條曲折的長跑之路。
一戰二戰后,全世界爆發反殖民斗爭,看起來各個國家都獲得了獨立,但很多國家只是形式上的獨立。
有的抱蘇聯大腿,有的抱美國大腿。蘇聯解體后,只能抱美國大腿。
美國實行的一直是“你聽我話,我就不制裁你,反而保護你,并收你一點保護費”的策略。有的國家遭受美國制裁后,轟然倒下,選出了新的代理人。而中國,卻越挫越勇。
中國能越挫越勇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通過抗美援朝等戰爭,穩住周邊局勢。
發現蘇聯試圖干涉獨立自主權,立馬跟蘇聯大哥翻臉,堅持“我國的事情,我們自己說了算”。而你有這個底氣、敢于跟西方硬剛的前提是什么?是你在軍事上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第二、確保糧食儲備和安全。
只要有吃的,就會有人口;只要有人口,就能保住國本。
第三、建立全工業體系。
即使技術上落后一點,但與西方的差距也不至于太大。
以上三點,讓中國不怕制裁。
當德國、日本已經在美國的“保護”下跑起來的時候,中國還在系鞋帶.......
你拿別人一時跑得快的成績來反駁我,以證明“系鞋帶”這個動作是多余的,那我覺得應該對世界和中國歷史多點“大概了解”的人是你,而不是我。
03
至于拿新加坡來比,我真的有點...呵呵。關于新加坡,可能你需要去看看之前我們寫過的這篇文章:《》
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新加坡能從夾縫中崛起,主要是英國衰落。
二戰后,世界局勢發生改變,英國衰落,美國、蘇聯崛起。
日不落帝國無力管控那么多地盤,加之世界各地興起的民族獨立熱潮,被迫改變殖民政策。
英國當時想得很簡單:引導這些殖民地在英聯邦的框架內走向自治。
價值較低的,直接放棄了,不管了;價值較高的,則堅持在英聯邦框架范圍內給予一定的自治權(就連澳大利亞也是很多年之后才真正脫離英聯邦)。
新加坡和直布羅陀海峽一樣,被英國視為戰略要地,所以,日本退出這塊區域后,英國是想把新加坡設為直轄殖民地的。
但是,英國衰弱后,這塊地盤也管不了、管不好,新加坡人的自治傾向加強。
加之美國是英國的“殖民逆子”,本身就對殖民主義很反感,明里暗里推動各殖民地獨立,使得英國的老臉也掛不住。
馬來西亞民族獨立風潮興起,英國人最終被迫放寬了給新加坡的自治權,到最后不得不任由新加坡獲得自治。
英國人撤走后,沒有軍事實力的新加坡害怕被打啊,加之新加坡就一點點島尖尖,資源高度依賴大島或陸地,就投靠馬來西亞,雙方合并。
合并后,雙方發生矛盾,新加坡覺得自己遭遇了殺豬盤,但還是選擇忍耐,結果最終還是被馬來西亞踢了出來。
李光耀當時還很痛心,后來痛定思痛:靠你不靠自己。
之后,才依托自己優異的地理位置,塑造了“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我明天就讓你高攀不起”的神話。
但新加坡有戰略自主權嗎?沒有。
它只是在大國夾縫間生存的袖珍國。
而且,它還很富裕,是一塊肥肉。
這也無異于“稚子抱金行于市”。
為避免自己成為獵物,他們也在發展軍事,外界稱他們的策略是“毒蝦策略”。即,雖然小,但還是有點毒性。
搞侵略?那肯定是搞不起的。但如果別人來打自己,至少可以扎別人一下。
二戰之后,德國、日本幾乎就相當于被閹了。德國雖然GDP很強,但它是戰敗國,和日本一樣,在發展軍事方面是被限制的。
二戰時期,法軍被德軍碾壓,德軍讓法軍六個月就舉起白旗投降。
但如果你現在再讓德法打一次,德國那點用來自衛的軍隊根本不經打,法軍可能6天就可以蕩平德國。
所以,德國想要跟法國爭歐洲一哥的位置,恐怕很難。
一個國家要發展,軍事實力非常重要,否則,別人讓你發展你就能發展,不讓你發展你就不能發展。
這是血的教訓。
宋朝不強大嗎?宋朝的人均GDP,不能吊打同時期的遼、夏、金、蒙古?但不管是割地也好,繳納歲幣也罷,最終咋的了?
如果把經濟發展比喻成是游泳池的水位,你以為水位高就行了?不,還得游泳池的邊緣足夠堅固。
經濟文明的最外圍,拼的一定是武力。
就像我們一個人擁有一點財富,但最終這個財富能不能享受,拼的是體力和壽命。
這很難理解嗎?
在大航海時代以前,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還是有點各自的歷史的。
可大航海時代以及殖民統治之后,世界歷史其實主要是“主角史”了。
荷蘭、西班牙、英國、德國、日本、蘇聯、美國等等“主角”陸陸續續登上世界歷史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是配角。
未來,舞臺燈光會重新打到中國這個主角身上。
在被趕下臺的那些年里,中國得到的最大的經驗和教訓就是:靠自己。與其抱大腿,不如讓自己長成大腿。
借錢(或者接受所謂的資助)打仗的話,總有一天要把錢變本加厲還回去啊。關鍵是,你借錢也就罷了,還去借高利貸……
老蔣當年不也這樣子的么,得虧被打去臺 灣了,不然債務不也得老百姓背負?
這年頭,哪有免費吃的午餐啊。
獨立自主,這四個字,價值萬金。
對一個國,對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
ps:需要加胖羊微信的,可以加哈。
記得加胖羊小號,以防失聯
我身邊很多公號主,也慢慢離開了這個平臺.....我很多文章,需要無數次修改、刪減,不然發不出來。也許哪天號就沒了。所以,如果你喜歡胖羊的文章,現在就可以關注一下胖羊下面這個小號:羊看。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這款檸檬橘,好評率杠杠的。
檸檬橘的好評率和回購率也是不錯的。
檸檬橘是帶著檸檬味的清甜,柑橘是甘甜……是兩種不同的甜哦,也是不同的品種。沒有吃過檸檬橘的,不要把它的味道想象成檸檬酸或者超甜。我自己非常喜歡這種清甜,很多人也回購了。
喜歡甘甜多汁的,買下面這款柑橘哈,味道非常好,你不會踩坑的。以及,再科普一下,柑橘是介于橙子和橘子之間、集二者優點的口味,不是橙子也不是橘子哦。
之前我們推過一條開叉褲,超級顯瘦,很多人一直在回go,并且問有沒有秋冬加絨款的。喏,這條來了,我剛測試完,相當闊以。
我覺得質量在線、版型好、性價比還高,穿個3、5年完全沒問題。真的非常非常吃肉,穿起來顯高顯瘦。
褲子的面料用的是“零感柔彈鯊魚皮”,里外都柔軟親膚~彈性好,穿上就不會覺得勒肉或是緊繃,大動作都不會被束縛,穿脫非常方便。面料垂順感很好,隨便怎么揉搓,還抗起球、扛勾絲,丟洗衣機里洗就可以。
一共做了兩款:
①磨毛加絨款(18℃以下)細膩的磨毛加絨面料,很保暖親膚~
②羊羔毛款(5℃以上)面料緊密又厚實。
還貼心地做了常規版和小個子和加長版。我163cm穿常規L碼剛好沒過腳踝;穿加長L碼蓋過腳背。一共有5種尺碼,145斤以內都可以穿下,個人覺得尺碼是準的。
普通加絨芭比微喇褲通常都要百元以上,這款更軟更垂,版型更絕,但價格卻很實惠。黑色薄絨:79.9元1條;黑色羊羔絨:89.9元1條
相信我,腿粗、矮個子、腿型不好的姐妹把它帶回家,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是很值得入手的哈。
有些拖鞋便宜,但可能是工業廢料、回收橡膠加工做成的,這雙簡約涼拖鞋值得信任哈。它材質安全放心,不易發臭,有專業針對有害物質的檢測報告。
拖鞋本身柔軟輕盈,無噪音困擾。安全防滑,EVA防滑大底,久穿不發黑,易清洗,結實耐穿,不藏污納垢,無清洗煩惱。商超里的拖鞋普遍比這個貴的哈。
下面這雙材質也蠻好,無毒、防潮、不吸水、柔軟彈性好。具有良好的緩沖、抗震、隔熱、抗化學腐蝕的特點。我是穿著感覺挺好,腳感舒服。
還有這雙也是,草編拖鞋,腳感舒適,尤其適合夏天穿出門。
↓點擊卡片進入店鋪,胖羊親自測評的產品
日常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售后請聯系客服微信:nabian7766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