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汀縣的廣袤鄉村,有這樣一群身影,他們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把司法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他們就是長汀法院的“村居法官”。
“我承包的水果林在最里邊,沿途的承包戶將通行小道堵塞了,我的運輸車無法出入,運送物資極不方便。”近日,見到村居法官李環,村里的果園承包戶老劉吐起了苦水。
作為村居法官,李環先后兩次來到老劉的果林進行現場勘查,了解實際占道情況,并牽頭組建由鎮政府、司法所、村委會等單位參與的調解聯盟開展現場調解,向承包戶詳細釋明承包合同涉及承包戶道路通行權益等相關法律規定,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解決了老劉的一樁煩心事。
“村民只要有法律問題,打個電話就能聯系村居法官,維權就多了一條路。”策武鎮的村干部說。
“以往,村民遇到糾紛,常常要跑比較遠去法庭或者法院,耗時費力。如今,村居法官主動下沉,定期到村里‘坐班’,真是太方便了。”村民老張高興的說道。前不久,河田鎮某村村民老張和老李因為土地邊界問題起了爭執,互不相讓。村居法官王敬生得知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實地查看土地情況,查閱相關資料,還找來村里熟悉情況的老人了解歷史緣由。經過耐心調解,最終解開了兩人的心結,讓鄰里關系重歸和睦。
濯田鎮某村留守老人趙奶奶因贍養問題與子女產生矛盾,村居法官邱日鑫并未簡單開庭判決,而是邀請婦聯干部、村調解員和家族長輩共同參與調解。通過“背對背”溝通、“面對面”協商,最終子女承諾輪流照料老人。趙奶奶含淚說:“法官不光斷案,還幫我們全家找回了親情。”
據悉,村居法官聯動村委會、司法所、婦聯等力量,構建“法官指導+多元參與”的解紛模式,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雙贏”。
除了解決糾紛,村居法官還是法律知識的傳播者。他們結合農村常見案例,如婚姻家庭、民間借貸、土地承包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講座。在一次送法進鄉村活動上,村居法官邱雄來到新橋鎮某村,通過講述真實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例,詳細講解借條的規范書寫、訴訟時效等關鍵知識,村民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以后遇到類似事情知道該如何處理。“以前很多事不懂法,容易吃虧,現在法官常來給我們上課,心里有底多了。”一位村民感慨道。
近日,村居法官李環深入掛鉤村居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李法官來到草莓種植大棚,與農戶面對面交流,了解草莓基地的面積、收成和銷售情況,對她們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一一進行解答。
“非常感謝村居法官為我們普法,使我們增加法律觀念,提高種植草莓防控風險的能力。我們也保證絕不使用禁用農藥,讓消費者能吃到安全放心的草莓。”草莓種植戶劉梅開心的說到。
“現在開庭!”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敲響,一場沉浸式“少年模擬法庭”在長汀縣館前中學拉開帷幕。長汀法院與館前鎮司法所在館前中學所舉辦了一場模擬法庭,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教育的洗禮。模擬庭審結束后,村居法官蔡水清對本次模擬法庭從程序、實體及訴訟參與人表現方面進行逐一點評,并結合案情為同學們就案涉罪名、犯罪情節、量刑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警示大家要遠離違法犯罪,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村居法官通過“法治講座”“模擬法庭”“法律趕集”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晦澀法條轉化為“鄉土語言”,讓法治意識扎根民心。2024年以來,村居法官開展送法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等法律服務45場次,受普法群體達3500人次。
近日,家住三洲鎮某村的林某委托兒媳來法院咨詢申請執行相關事宜。立案庭法官一番詢問后,得知林某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到法院辦理立案手續比較困難,并把此事告知村居法官張玫,為方便當事人訴訟,村居法官決定到林某家中辦理立案相關手續。
到達當事人家中后,村居法官張玫先核對了林某的身份信息,后指導其填寫立案材料,當場辦理立案手續,并就執行相關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本來以為立案手續會很繁瑣,我年紀大了也弄不明白,沒想到法官親自上門,還耐心指導我,這下我就清楚了,謝謝你們!”林某當場表示感謝。
三洲鎮某村七旬老人張大爺因子女贍養問題欲起訴,但因腿腳不便、文化水平低,對訴訟程序一籌莫展。村居法官劉興達得知后,主動上門為其辦理立案手續,并在村委會搭建“臨時法庭”,邀請村民旁聽。庭審中,法官用方言釋法說理,最終促成子女當場簽訂贍養協議。張大爺感慨:“法官到家門口辦案,省了路費,更暖了人心!”
據了解,近年來長汀法院村居法官通過巡回審判、上門調解、線上答疑等方式,將司法服務延伸到“最后一米”,讓群眾“少跑腿、不花錢、解難題”。
同時,“村居法官”積極傾聽村民的心聲和訴求,收集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在走訪中,不少村民反映希望立案流程能更簡便,法官們及時將這些意見反饋給法院相關部門。長汀法院迅速行動,優化網上立案流程,簡化材料提交要求,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立案。這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式,不僅提升了司法服務質量,也讓法院工作更貼近群眾需求。
據了解,2024年以來,長汀法院村居法官共進行社情排查267次,指導人民調解16次,參與信訪化解10次,參與基層治理32件次,幫助修訂完善村規民約2條,開展巡回審判、判后回訪3場次,訴前成功化解矛盾糾紛8件。
近年來
長汀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五聯四化”多元解紛體系,以“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機制為抓手,在全縣307個村(居)成立村居法官工作室,落實走好群眾路線“八大員”職責,打通司法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司法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平安建設的實施,形成“一村(居)一法官”的新時代法治鄉村、基層治理新格局。
長汀法院村居法官,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司法為民的宗旨,他們用一個個案例、一次次調解、一場場普法,讓法律不再冰冷,讓公正觸手可及。下一步,長汀法院將持續落實村居法官制度,扎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治宣傳教育、司法便民服務等工作,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正能量!
本文原創 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 供稿:項永鋒 吳曉莉 -
- 編輯:王慧慧 -
- 審核:廖騰旺 -
-監制:陳廣生-
長汀縣人民法院
正德 明法 精勤 致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