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搬家,所以文章沒能接著發,跟大家說聲抱歉。
今天咱們接著說玉米。
玉米越漲越高,上周末我還在說警惕玉米高點回調,但今天是周一,玉米不僅沒回調,反而還漲勢更猛了。
之前咱們還說山東的2300元/噸可能是一個高點線,結果現在已經有好幾家深加工的報價突破了2300了,而且最高的還直接報到了2400/噸呢。
所以說,玉米不僅沒回調,反而已經漲得超出預期了。
但情緒上是這么看,但實際上呢,我還是認為玉米越漲越“危險”。
因為隨著玉米的上漲,各主體的心態也來到了一個新的狀態。
比如說深加工,深加工現在瘋狂提價,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上量上不來,但我們知道,只要上量一上,深加工肯定是要翻臉的。
所以現在市場就是持糧主體和用糧企業在博弈。
你看山東前幾天落價,落了兩天,持糧主體就不干了,覺得落得多了,所以上量馬上就減少了。
上量少,深加工就只能再次提價。
但持糧主體也不是無底線地看漲,也有一定的心理預期的,所以隨著價格漲到一定程度,肯定要有人賣糧。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心理預期是多少?
2300元/噸上下就是一個關鍵價格。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很明顯,雖然玉米利多因素很多,政策也在力挺,但是玉米并不會無腦上漲,而根據之前市場預期來看,2300元/噸就是一個重要點位。
當玉米接近甚至達到這個位置以后,貿易主體再收糧的情緒基本已經沒有了,而都是在想著怎么變現賣糧。
因為大家也覺得這個價格已經不低了,沒有人會在高位接盤。
而再看需求,玉米的需求主要有兩類,深加工和飼用,雖然現在深加工漲得猛,我們也認為深加工未來很有潛力,但是未來不等于現在,現在玉米的消費大頭仍然是飼用,所以飼用如果沒有明顯增長,那么對玉米的拉動就是有限的。
而且還要考慮到玉米與替代物的價差問題,我們之前分析過,1.25元/斤是小麥的一個天花板,那么按這個天花板去推玉米的價格區間的話,2300元/噸就正好是一個關鍵價格,所以從飼用以及替代角度來看,玉米也基本接近高位拐點了。
然后再看區域分化的問題。
之前我們說,山東跌,東北也發愁,而山東漲,東北更發愁,跟還是不跟?
但隨著山東現在全面向2300元/噸沖刺,東北倒不那么發愁了。
為啥?
因為成本在卡脖子。
所以我們很明顯地看到,東北追著追著就追不動了,不僅追不動,甚至還有一些企業開始停收潮糧了。
而如果按現在這么個漲法,山東東北很快就會再次順價,而只要東北糧一入關,山東上量也必然會增加,那么價格自然也就漲不動了。
今年美國發起關稅戰,中國也對美國商品進行了反制,其中也包括美玉米,這也意味著今年進口玉米數量會下降,甚至有人預計會下降到配額以內。
不管降不降到配額以內,至少都意味著對進口玉米的需求在下降,而對國內玉米的需求在提高,所以政策端對國內玉米也有一定的包容度。
但并不意味著玉米就能重現前兩天牛市里的那種行情,因為需求不支持嘛,所以接下來要看糧權全面轉移以后,政策端的信號了。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