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還記得我嗎?今天是婦女節,我特意來給您送花,感謝您一年前幫我解開了心結!”剛結束上午第一個案件的庭審,突然,一位抱著鮮花的女士出現在法庭門口。
看著眼前這束絢爛的鮮花,聞著那淡雅的花香,我的思緒瞬間被拉回到一年前的那件非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以及那段充滿挑戰與溫情的調解歷程。
鄰里起紛爭
事故責任成焦點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原告和被告,這兩位同小區的鄰居,卻因一起看似簡單的非機動車事故,關系跌入冰點。事發當日,小區道路上車流稀疏,人影寥寥,被告騎著電動車為了躲避路面上一處坑洼突然轉把,后方騎車正常行駛的原告,躲避不及慌亂之中失去平衡,連人帶車摔倒在地,導致受傷。
特殊在于,雙方的電動車并未發生直接接觸,這也成了后續糾紛的核心爭議點。
原告認為,自己摔倒受傷是因為被告突然變道,被告理應承擔賠償責任。而被告卻覺得十分冤枉,她堅稱自己正常騎行,沒有任何違規行為,兩車也沒有碰撞,不應該為原告的摔倒負責,更別提賠償損失了。就這樣,原本見面還會點頭微笑的鄰里,因為這場事故,鬧上了法庭。
法庭上,原告情緒激動,言辭間滿是對被告的指責,認為被告就是導致他受傷的罪魁禍首;被告也毫不示弱,滿臉委屈和憤怒,堅決否認自己與事故有任何關聯,堅稱原告是在無理取鬧。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原本不大的法庭仿佛被濃濃的火藥味充斥著。我深知,這樣的鄰里糾紛,如果只是簡單地判決,很難修復他們之間的關系,甚至可能讓矛盾進一步激化,影響鄰里和諧氛圍。
背靠背調解
拉家常緩解對抗情緒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采用背靠背調解的方式,嘗試打破這一僵局。第一次與被告接觸時,她就迫不及待地傾訴自己的委屈,話語中滿是憤怒和不滿,甚至一度情緒激動得眼眶泛紅。我明白,此刻她需要的不僅僅是法律上的解答,更是情緒上的宣泄和安撫。于是,我沒有急于切入案件主題,而是微笑著輕聲說道:“先別著急,咱們聊點別的,您平時生活里都愛做些什么呀?”
在輕松的家常氛圍中,被告的情緒逐漸緩和下來。她開始講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我這才了解到,原來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一直默默地救助小區里的流浪動物,多年來自費購買食物喂養這些小家伙們,遇到受傷的流浪貓、流浪狗,還會毫不猶豫地帶它們去寵物醫院治療,細心照料。聽到這些,我不禁對她的善良肅然起敬。
“您做的這些真的太了不起了,能一直堅持照顧這些流浪動物,得有一顆多么柔軟又有愛的心啊!”我真誠地表達著自己的贊賞。被告聽到我的認可,原本緊繃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神里也多了幾分溫暖和信任。我順勢慢慢引入案件話題,輕聲問道:“我能感覺到您心里特別委屈,能和我說說,您對這起事故到底是怎么想的嗎?”被告長嘆一口氣,緩緩道出了心中的委屈:“法官,我真的覺得自己太冤了,我什么都沒做錯,就突然被鄰居告上法庭,感覺自己的名聲都被抹黑了,心里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啊!”
釋法明理
剖析責任化解疑慮
了解到被告情緒激動的根源后,我開始耐心地向她釋法明理。我詳細地講解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在類似無接觸碰撞事故中,法院判定責任的考量因素和依據。我指著事故現場的照片和相關證據,一條一條地為被告分析:“您看,雖然兩車沒有直接接觸,但在道路行駛過程中,咱們每個人都有注意觀察路況、確保安全行駛的義務。當時您突然變道,對原告的行駛確實產生了影響,導致他為了躲避而摔倒受傷。從法律角度綜合判斷,您還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的。”
被告認真地聽著,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表情逐漸從憤怒轉為沉思。我繼續說道:“賠償是基于法律規定和公平原則,對原告遭受的損失進行合理分擔。而且,咱們最終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修復鄰里關系,您說是不是?”被告微微點頭,但還是面露擔憂:“法官,我就是擔心賠償金額會不會太高了,我自己經濟條件也不太好。”我立刻回應:“這個您放心,賠償金額會根據雙方的責任比例,以及原告實際的損失來合理確定,一定會在一個公平合理的范圍內。”
當庭和解
握手言和冰釋前嫌
在與被告進行了充分溝通后,我又馬不停蹄地找到原告,同樣采用背靠背調解的方式。原告表示,自己起訴被告并非故意刁難,實在是受傷后產生了不少費用,希望被告能承擔一部分,減輕自己的負擔。
綜合雙方的想法和訴求,我根據責任比例,提出了一個合理的賠償方案。之后,又多次分別與雙方溝通協調,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消除他們的顧慮。終于,在不懈的努力下,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在法庭上,當被告將賠償款交到原告手中,兩人臉上都綻放出了久違的笑容,緊張氣氛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鄰里間的和諧與溫暖。
溫情延續
感恩回饋彰顯司法價值
時光匆匆,一年的時間悄然過去。這一年里,原告和被告在小區里再次相遇時,又恢復了往日鄰里間的熱絡,打招呼、嘮家常,相處得十分融洽。在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被告帶著鮮花出現在我面前,讓這份司法溫情再次升溫。手捧著這束鮮花,我心中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節日禮物,更是當事人對司法工作的認可與信任,是對我努力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的最好回饋。
WOMEN'S DAY
回顧這起案件的調解過程,從最初的劍拔弩張到最終的握手言和,每一個細節都歷歷在目。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司法工作不僅僅是運用法律條文進行裁決,更重要的是要傾聽當事人的心聲,用耐心、細心和愛心去化解矛盾,傳遞溫暖。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也將繼續堅守司法為民的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法律的公正與溫情,讓每一個案件都能成為維護社會和諧、傳遞正能量的生動注腳,讓更多像這樣的鄰里糾紛在司法的溫暖關懷下得到妥善化解 ,讓社會充滿更多的和諧與美好。
供稿:銅山法院 王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