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住建部部長倪虹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就住房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倪虹表示,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重要部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打好了一場“攻堅戰”,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現在市場信心得到了有效提振,房地產市場也出現積極變化。從統計數據看,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了正增長。今年一、二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保持了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
堅決穩住樓市,重點做好四件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住樓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倪虹稱,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重點做好四件事:
第一,鞏固政策“組合拳”的效果。把降息、增貸、減稅等政策效應充分釋放出來,惠及更多人民群眾;繼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加大“白名單”貸款投放力度,按照“應進盡進、應貸盡貸”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持,充分保障項目建設交付。
第二,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將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穩妥推進貨幣化安置,讓城中村的居民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實現早入住、早安居,同時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
在實施中,城中村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拆除后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多種方式有序推進;危舊房改造,通過拆除后新建、原址重建、改擴建、抗震加固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及早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環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第三,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安排4.4萬億元,其中一個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住建部將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權。收購的商品房,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職工宿舍等。
第四,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需要,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兩方面抓好落實城市更新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城市更新。
倪虹對此在記者會上表示,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歷史的必然過程,目的就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讓城市能夠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讓人民群眾能夠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為此,住建部將重點從兩個方面抓好落實。
第一,抓體檢,找準問題。經過前一階段試點探索,“先體檢、后更新”“無體檢、不更新”,已經成為城市更新工作的共識。
體檢要堅持兩個導向。一個是,問題導向。從住房、到小區、到社區、到城區,去查找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比如,停車難、充電難,養老服務設施不足、兒童活動場地不夠等。另一個,目標導向。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比如,文化特色缺失、公共服務不均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不高、現代科技與城市管理融合不充分等。體檢發現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目前全國290多個地級市已經全面開展城市體檢,還將支持有條件的縣級市也開展體檢。
第二,抓項目,解決問題。將下功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項目,重點有三類:
第一類,是民生類項目。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著力抓好三件事:一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也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項目,現在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三是,大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重點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增補托育服務設施、兒童活動場地。
第二類,是發展類項目。一是,更新一批老工業區、舊廠房,植入科技研發、文化創意、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新功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筑巢引鳳,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二是,改造一批老舊街區,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廳,建設活力街區,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空間,為市民創造更多消費場景。三是,保護、修繕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推動活化利用,讓城市文化遺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城市生產生活。
第三類,是安全類項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重點抓三件事:一是,再建設改造地下管線15萬公里以上,守護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二是,推進調蓄設施、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工程項目,聚焦消除城市的嚴重易澇積水點,再完成1000個排水防澇重點項目建設。三是,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重點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努力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等生命線工程安全監測全覆蓋,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和韌性。
三方面推動建設“好房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建設“好房子”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倪虹表示,住房發展歸根到底就是順應人民群眾的高品質居住需要,住建部將重點從三個方面抓好落實“好房子”建設。
第一,立標準。標準水平決定房屋品質。近期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規范》,其中有一項,就是把住宅的層高標準提高到不低于3米。
第二,強科技。“好房子”離不開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一方面,將大力推廣惠民實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著力解決隔音不好、滲漏、開裂、反味等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全屋智能。
第三,抓項目。將舉辦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引導設計師針對多樣的居住需求,精心地、有創意地設計出不同戶型、不同面積的“好房子”,讓房子的每一平方米都物盡其用、物有所值。住建部將推動城市和企業加快建設“好房子”,大力推廣“好房子”。當然,“好房子”不僅要有好標準、好建造,還要有好服務。
倪虹強調,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政府的民生工程一定要帶頭。不僅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結合城市更新,采取多種方式,把老房子想辦法改造成“好房子”。
倪虹認為,建設“好房子”,不僅給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還能釋放出擴內需、促消費的巨大潛能,希望社會各界都來支持“好房子”、參與建設“好房子”。“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和建筑企業應當看到,建設‘好房子’,將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賽道”。倪虹表示,以后的企業競爭,拼的是新科技、高質量、好服務,誰能抓住這次轉型的好機會,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有發展、有更好的未來。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重慶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如需轉載請與后臺聯系 謝謝配合!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 不代表所在企業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