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下午吳夢去世,她是世界首例產婦成功肺移植手術患者。
但她曾經的主刀醫師“中國肺移植第一人”的陳靜瑜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卻只是嘆了口氣,
沉重的說道:“希望世間不會再有第二個吳夢,這是一場以愛之名的‘道德綁架’!”
他認為這種情況的手術不應該受到推廣:“如果重來一次,無論如何我都不會答應她的請求!”
這背后究竟有怎樣的隱情呢?
6.27日,對陳靜瑜來說是無比嚴肅的一天,因為今天他要做一臺史無前例的手術——為一名產婦進行“肺移植”。
這場手術在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和例子可以參考,因此作為主治醫生陳靜瑜的壓力可以說非常大,在手術前一個星期,陳靜瑜的團隊開了無數次會,一遍遍確認手術中的細節和會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
正式開始手術那天,手術室里安靜得只能聽見儀器的聲音,緊張得大家頭上都是汗也顧不得擦,一旁的助手時刻關注陳靜瑜的動作,方便第一時間將所需材料給他,監測儀器數值的小護士眼睛不眨一下地盯著屏幕,生怕漏掉哪個數據,而主刀的陳靜瑜更是小心翼翼的操控著器械,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門口等待的家屬也都沉默的來回踱步等待,但微微顫抖的手和緊鎖的眉頭能看出他們也明白這次手術的嚴峻程度,時不時有醫生出來拿報告出來讓他們簽字,這時家屬們就會圍上去詢問吳夢此時的情況,醫生只能讓他們耐心等待。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對在門口的家屬們來說度日如年,
在將近十個小時的“艱難苦戰”后,陳靜瑜才出來疲憊的宣告:“手術很成功!”
門外焦急等待的家屬松了口氣,紛紛圍上來感謝他,有的還想和陳靜瑜握手,然而陳靜瑜只是面色有些沉重,不見一點成功的喜悅,擺擺手走了。
這是我國首例成功的肺移植手術,患者還是一名產婦,應該說這次手術對醫學界都是一次重大突破,作為主治醫生的陳靜瑜更是會因此受到無數“榮譽”,但他為什么絲毫不見高興呢?
一切還要從2013年說起。
2013年,吳夢因為自己時常感到胸悶和心臟不舒服,于是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心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部分缺失和嚴重的肺動脈高壓,但她已經過了心臟病的最佳治療年齡,因此只能吃藥保守治療,醫生坦言:“這個病41歲以上的存活率不過四分之一!”
為了不影響正常生活,吳夢買了四臺吸氧機放在自己生活的各個場所,確保自己發病時第一時間能吸上氧氣,因為長期缺氧,吳夢的嘴唇經常是紫色的。
但在這么艱難的情況下,吳夢仍然沒有放棄,積極參與檢查和治療,甚至身體稍微好點還獨自帶兩個30公斤重的箱子“外國游”,就這樣,吳夢積極對抗“病魔”跨過了41歲這一大關,成為了那“四分之一”。
但在2018年,吳夢卻突然找上了產科,原來她在42歲的高齡懷孕了,當時產科醫生本想勸她放棄,因為她這個年齡已經是特高齡產婦了,沒想到,吳夢卻又遞上了自己的心肺病歷,產科醫生一看,更是神情嚴肅的勸她:“你這個年紀本來就屬于高齡了,還有這么嚴重的心臟病,你現在要生孩子,你不要命了嗎?”
心肺疾病最嚴禁的就是妊娠,這個孩子對于現在的吳夢來說就是一張“催命符”。
但醫生的話并沒有讓吳夢有任何動搖:“醫生,這個孩子對我來說是上天的禮物,我一定要留下他,哪怕付出我的生命,出了任何后果我都自己承擔!”
說完吳夢又遞過來一張紙,上面赫然寫著“免責聲明”。
這話令在場的醫生驚呆了,沒有想到吳夢會這么看重這個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無奈之下,只得叫來心肺專家進行會診,但商議幾次,都沒有更好的方案,所有人都在說:“這個孩子不能留!”
孩子在吳夢體內一天天的長大,也一天天的給吳夢的心肺功能加壓,吳夢感到身體越來越吃力,甚至已經出現咳嗽加重,鼻子出血等癥狀,但吳夢依舊不愿意放棄孩子,一次次的產檢,慢慢孩子有了胎心,吳夢時常能感受到孩子的胎動,她心里明白,這或許是她此生最后一個孩子了,想到這兒,吳夢更加珍視這個孩子,一心想要把孩子生下來。在孕20周的時候,吳夢已經被醫生強制要求住院觀察了。
醫生告訴吳夢,這個孩子是等不到足月了,現在最好的方案就是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把他提前“取”出,因為孕后期,對心肺功能的壓迫是成倍的增加,而現在的吳夢是絕對承擔不起的。
一個多月后,吳夢在產科醫生和心肺醫生的共同合作下,開始了“全麻剖宮產手術”,生下了一個僅兩斤多的小男孩,這場手術中,吳夢歷經大出血,心臟幾次驟停,共計用掉5000cc的血液,相當于全身換了好幾遍血。
然而但還不等眾人高興,嚴重的情況就出現了,她剛出生的孩子因為發育不足而導致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新生兒科進行救治,而吳夢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緊急性心衰讓她只能上ECMO來維持生命,因為剖宮產手術后會導致大量血液回流心臟,吳夢的心臟已經不堪重負了,必須要進行心臟修補手術,但吳夢剛剛經歷過剖宮產手術,她的身體能承受得住嗎?
但吳夢的身體沒給大家太多商討的時間,于是決定為她進行肺移植手術同時進行心臟修補手術。
按照器官移植中心“救急救重”的規定,吳夢從原來的“普通排隊等待捐贈”變成了“優先享有器官捐贈的權利”。于是在產后11天,吳夢等到了“肺源”并在第一時間被推進了手術室,于是這場史無前例的手術開始了,陳靜瑜稱這場手術為“修心換肺”,同時進行人體最主要的兩個器官的手術,可想難度之大,和醫生們的壓力有多大,好在手術很成功,這也是我國第一例產婦肺移植手術。
吳夢在手術前就在朋友圈高調宣布自己這是“為科學獻身做貢獻”,并且稱相信自己死不了,在命運的眷顧下,所幸這次手術很成功,吳夢在術后反應良好,沒有大問題,只要按照醫生囑咐吃藥恢復,不久就可以出院了,而在另一邊,她心心念念的兒子也出了新生兒急救室,并從兩斤多漲到了四斤多,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吳夢還在出院前專門向陳靜瑜醫生送錦旗進行感謝。
但自信的吳夢卻忽視了醫生的叮囑,移植手術最害怕的就是排異反應,但身體的巨大改善讓吳夢以為自己已經全好了,于是開始不按醫生的囑咐吃藥,并對醫生開出的抗感染藥持懷疑態度,再加上抗感染藥費用昂貴,因此吳夢一度拒絕服藥治療,最后導致“新肺”感染,再次住進了醫院。
并且在術前的心理評估中,被精神科醫生診斷為人格分裂,在發病呼吸困難幾近昏厥時吳夢還在嘴里念叨:“只有神能救我,醫生救不了我!”
許多醫生認為接著救治的意義不大,因為患者的精神狀況已經不太好了,但不放棄每一條生命是醫生的職責,于是只能為吳夢安排手術,吳夢就這樣又住進了ICU。
這時的吳夢才有了絲絲后悔,后悔自己不按醫囑吃藥,醒悟過來開始認真聽醫生的話,進行一系列治療,還表示對家里人很愧疚,認為是自己連累了一家人,可是一切都太遲了,此時的吳夢因為排異反應太嚴重,而導致身體已經無法吸收,吳夢的體重急劇直下,瘦到只有幾十斤,成了“皮包骨頭”,抵抗力也大大下降。沒能等到第二次移植手術,吳夢就在回家的途中去世了。
留下了不滿一歲的孩子,滿頭白發的父母和為她花光積蓄的家。
這件事很快引起網友熱議,有的網友表示母愛太偉大,為了孩子自己的生命都可以忽略;也有網友表示吳夢太過自私,一點都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如今,吳夢已經去世,再多的話也只能變成一句嘆息。
陳靜瑜在聽聞噩耗發長文表示悲傷并表示:“我一心赴救只能救她的身體,卻救不了她的心靈。”這種手術后期是非常容易引發感染的,醫院開的都是必需藥品,吳夢以后同樣病情的第二例手術的產婦如今就恢復的很好,只能愿她安息,希望她的兒子可以平安長大。
結語
永遠不要用自我感覺挑戰醫生的專業性,不然后果將是難以承受的,
在生命面前,一切都輕如鴻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