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胃病患者已不計其數。從2024年一項報告中顯示,約有93.1%的成年人存在亞健康問題,其中腸胃問題可占到49%左右,位居首位。
除了中老年群體以外,不容忽視的還有年輕群體,特別是忍耐性極強的年輕人,由于常年忍耐胃部飯后飽脹感、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噯氣、打嗝等不適,極有可能拖延病情,對保護胃部健康不利,增加胃病的發生概率。
從胃病的發病原因來看,外源性因素主要在于人們的不良飲食習慣,如在平時經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過熱或者是過冷的食物等,都有可能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黏膜損傷,增加胃病的發病危險;
內源性因素涉及內分泌、免疫、遺傳等,都需要大家注意,日常生活中增強胃黏膜防御能力,可降低胃病的發生危險。
另外,還有大家尤其要注意的是,除了要均衡飲食、清淡飲食以外,有的人為了加快進餐時間,往往會大口進食,每次都是隨意咀嚼幾下下肚,整個吃飯過程都敷衍了事,過快的速度也真的很傷胃。
殊不知,無論早中晚餐,都不建議大家吃飯太快,該做法不僅會導致消化不良,還容易增加更多的熱量攝入,這是因為過快進食,機體傳達的飽腹感,往往要比細嚼慢咽的人慢,如此,只會增加更多的食物攝入。
對于本身就消化不良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還容易吞入較多的空氣,一旦超過腸胃可以接受的范圍,便容易引起打嗝。所以,大家還需注意吃飯的方式。
另外,飯后是最佳的養胃時期,不想胃壞掉飯后常做一個動作,胃悄悄變好。
這個動作非常簡單,只需要揉腹部即可。具體辦法是雙手呈自然重疊,從左胸再到小腹部輕緩下推10~30次,用順時針的方向按摩肚臍腹部50圈,按完后再用逆時針的方式以同樣的方式按摩50圈,如此重復兩輪,就可以結束了。
該方法不僅適用于消化不良的人群,對于有便秘情況的人,若排便困難,也可以采取順時針揉腹部的方式,可增強腸胃蠕動,促進大便的排出。
但如果是腹部有炎癥的群體,如腸胃炎、闌尾炎等群體,則不適合過度按揉,避免加重病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