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半夜總醒,半天睡不著”“明明睡著了,又感覺像沒睡著”……這種“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經歷過。
長期“碎片化睡眠”的人容易在白天出現嗜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甚至進一步誘發代謝、認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統問題。
哪些人群容易受到碎片化睡眠的困擾?如何改善?
01
這些人群要警惕碎片化睡眠
■ 新手爸媽
因為新生兒需要頻繁喂奶和洗護,新手爸媽尤其是媽媽,常常被迫進入碎片化睡眠模式,導致整體睡眠質量下降。
■ 夜班工作人群
夜間工作、白天休息這種顛倒的作息安排,很容易導致睡眠碎片化。
■ 特定群體
包括患有睡眠障礙的老年人;存在呼吸系統疾病的群體,如打鼾者或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消化系統有問題的人群,如患有胃食管反流的人,可能因為夜間不適而頻繁醒來,從而影響睡眠的連續性。
■ 壓力較大者
持續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會干擾正常的睡眠模式,導致個體難以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進而影響整體的睡眠質量。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也可能導致個體睡眠碎片化,比如睡眠環境嘈雜、睡眠習慣不好,以及患有其他身體疾病等。
02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湖南省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賀國華介紹,“碎片化睡眠”既與個體基因、年齡以及基礎性疾病相關,也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長時間看手機、熬夜、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加劇“碎片化睡眠”的情況。
醫生建議,改善“碎片化睡眠”可以:
■ 優化睡眠環境
選擇適合自己的床墊和枕頭,創造一個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環境。確保臥室安靜、光線強度適中、溫度和濕度適宜。
■ 調整生活習慣
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盡量每晚在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并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睡前半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
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
■ 管理精神壓力
學會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將煩惱留在白天,不讓它們影響夜晚的睡眠。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 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
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豆腐等,有助于促進褪黑素的合成。
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但要避免在睡前幾小時進行劇烈運動。
如果個人無法自行調節,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醫生可以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幫助大家擁有良好睡眠。
來源:央視新聞、健康中國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