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張通社
圖源 | Monica.im
3月6日凌晨,國產大模型團隊Manus AI發布AI智能體Manus,號稱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體產品”。隨后關于Manus的消息迅速發酵,官網注冊頁面一度崩潰,其內測邀請碼更是“一碼難求”,在二手平臺上一度被炒到了幾千元到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Manus背后的研發團隊成員來自國內創業公司Monica。Monica關聯公司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7月成立于北京海淀。
01
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體產品落地
Manus來自拉丁語Mens et Manus,就是手腦并用(mind and hand)的意思。Manus采用多重簽名(multisig)系統,由多個獨立模型驅動。
根據Manus團隊介紹,Manus是一個真正自主的AI代理,能夠解決各類復雜多變的任務。與傳統AI助手不同,Manus不僅能提供建議或答案,還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務成果。它會全自動執行深度研究、復雜數據分析、合同審查、簡歷篩選等多類型任務,涵蓋研究、生活、數據分析、教育、生產效率等多個場景。在權威的GAIA基準測試中,Manus超越了美國AI巨頭OpenAI的同類智能體DeepResearch,在所有三個難度級別上都取得了最優秀表現。
與Manus同步出圈的還有一段長達四分鐘的演示demo。在簡歷篩選場景,它能自動解壓文件、瀏覽簡歷、記錄重要信息,給出排名建議并生成Excel表格;篩選房產時,可將任務分解,制定待辦清單,整合信息撰寫報告;分析股票價格相關性,通過API訪問數據源、編寫代碼進行分析可視化。
Manus還展現出云端異步能力,用戶在下達指令后無需等候在電腦前,任務可以在云端完成后發送通知,用戶通過系統查收即可。另外,Manus將分解任務的過程在右側界面展示給用戶,就像Deepseek向用戶展示思維鏈的過程,給予用戶充分的情緒價值,也更容易博得用戶信任。不過,也有早期用戶表示,Manus在多語言合同審核等復雜場景中會偶爾出現語義歧義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Manus的創始人為肖弘,2015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在校內便加入了該校啟明學院創新團隊,成功開發了華科版微信校內漂流瓶和微信上墻等功能,迅速走紅校內外。
肖弘畢業后,2015年創立夜鶯科技,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服務超200萬B端用戶,獲騰訊、真格基金等數億元戰略投資。2022年大模型浪潮后,肖弘創立Monica,專注海外市場,這是一款All-in-One的AI助手,通過集成主流大模型,Monica提供聊天、翻譯、文案處理等功能,主攻海外市場。
Monica關聯公司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法定代表人為馮瓊花,由Butterfly Effect (Hong Kong) Limited全資持股。馮瓊花關聯的另一家企業為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由馮瓊花、薛鳳英共同持股。變更記錄顯示,肖弘于2023年3月退出該公司股東。
在官網上向全世界介紹Manus的,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在高中時期獨立開發了iOS瀏覽器“猛犸”,獲得MacWorld特等獎,后來創立Peak Labs,并得到真格基金與紅杉資本的投資,致力開發通用知識圖譜系統。
02
與DeepSeek可互補
Manus的一夜爆火,除了自身強大功能外,更大的原因,來自迅速發酵的輿論將其和DeepSeek與Open AI的對標相關。
根據市場多種測評的匯總結果來看,無論是從理論上,亦或是實操層面,Manus和DeepSeek并非算是同類,二者從功能上存在著互補關系,具體要按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
首先DeepSeek從定位差異入手:DeepSeek是知識型大腦,Manus則是全能型執行者。即DeepSeek專注于語言處理、知識整合與專業文本生成。其核心優勢在于海量參數(6710億)支持的深度學習和知識推理能力,例如撰寫論文、潤色法律合同、解答專業問題等。
Manus則更強調從規劃到交付的閉環能力。它通過工具鏈調用(如瀏覽器、代碼編輯器)自主執行復雜任務,例如篩選簡歷、股票分析、生成數據報告等。其技術亮點包括多步驟任務拆解、異步處理與記憶優化,且在GAIA基準測試中性能超越OpenAI。
市場分析指出,與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不同,Manus并非停留在“建議者”層面,而是直接進化為“執行者”。它能獨立完成從任務規劃到結果交付的全流程閉環,例如:篩選簡歷時,可以自動解壓文件、分析候選人資質、生成Excel排名表;進行股票分析時,可調用API獲取數據、編寫Python代碼生成可視化圖表,甚至部署交互式網站展示結論;做房產遴選時,可根據預算、教育資源等需求,自動抓取房源信息并撰寫詳盡報告。
有文章表示,Manus與DeepSeek的差異,本質上是AI技術路線的選擇——前者是“具身智能”,后者是“語言基座”。有行業內人士分析,Manus不是做基礎模型,量級和DeepSeek不一樣,其性能最可能是與Perplexity(美國舊金山的一家基于人工智能聊天構建堪與谷歌搜索和微軟必應媲美的生成式搜索引擎的公司)同級。
不僅如此,市場還有觀點指出,Manus的爆火,更像是營銷的產物。與一般技術產品不同,Manus最先是由自媒體“吹捧”起來的,而非經由技術專業人士的評測和討論。有網友質疑認為,凡是先由自媒體炒熱的概念,通常都有營銷炒作的成分。這與DeepSeek當初的走紅路徑(先由專業人士測試體驗后走紅,隨后才是媒體宣傳)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Manus AI合伙人張濤在社交平臺回應稱,短期內會專注build。他表示,感謝大家對Manus的關注,特此澄清:1.我們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2.我們從未投入任何市場推廣預算;3.內測期間系統容量有限,我們將優先保障現有用戶的核心體驗,并逐步有序釋放邀請。
03
AI智能體,上海布局初現
Manus的爆火,也帶火了AI智能體的概念,但這一概念其實早在兩三年就已經成型,到去年,AI智能體在行業內已經遍地生根了。
放眼全球,世界范圍內多個科技巨頭已開始布局AI智能體。蘋果公司發布了Applelntelligence,谷歌也將Gemini大模型內置在其云端辦公套件Workspace中。
在國內,國內代表性的AI智能體包括阿里云ModeScopeGPT、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AgentBuilder、蒼穹AI管理助手、金山辦公CopilotPro企業智慧助理、火山引擎扣子COZE、科大訊飛星火智能體平臺、商湯科技小浣熊、螞蟻集團支小助、標普云BPai財稅智能體等。
此外,華為、小米等手機也相繼上線AI智能體,手機應用生態將從以“應用商店+APP”的模式轉變為“AgentStore+Agent”的模式。眾多初創企業也在加速布局AI智能體領域挑戰市場格局。
有行業人士介紹稱,“這一概念在兩年多前已經出現,但一直未發展起來。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技術成熟度有限,體驗一般。此外,AI代理還存在一系列難題待解:如用戶認知不足,功能具有局限性,隱私信任問題等,以及部署開發和使用AI代理可能需要一定的技術知識和成本等問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AI智能體領域在上海,除了商湯科技小浣熊,已有初步的基礎產品出現。去年10月,上海微盟集團旗下自研大模型應用型產品微盟WAI擁有系統客服、選品師、設計師等15個AI智能體產品矩陣,以助力“線上開店”的搭建團隊為例,AI智能體僅耗時2分鐘即可自主輕松搞定“基礎配置、商品上架、店鋪裝修”等上新全流程。
去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支付寶合作推出AI就醫助理“公濟小壹”,患者正常說話,“公濟小壹”就能夠實時理解和響應患者的需求,還能提供就診建議和掛號服務。當患者需要前往診室時,只需點擊“院內導航”鏈接,便可通過手機攝像頭沿著實景AR的導航路線前往目的地。AI智能體不僅減少了患者尋找診室的時間,還大大提升了就醫的便利性和效率。
行業人士表示,AI產品落地模式將經歷ChatBot(對話)、Copilot(輔助)、AI智能體、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等多個步驟,目前AI智能體的編排框架、產品概念和智能程度均大幅提升,2025年將出現深刻理解業務流程的智能體落地。
另據機構研報顯示,代理式人工智能在2025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位居首位,到2028年,將有15%的日常決策由代理式人工智能自主完成。
總而言之,Manus帶來的沖擊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但毫無疑問,2025年將是國內AI成果群星璀璨的一年,期待更多成果能夠落地。同時,在上海目前還未有成規模的AI智能體公司出現,何時出現,市場正在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