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年兩會上,“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戰略再度成為焦點。這一戰略強調將疾病防控端口前移,凸顯了疾病預防與篩查在整個醫療衛生體系中的關鍵地位。在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的大框架下,疾病預防與篩查不再是孤立的環節,而是貫穿其中的重要紐帶。它不僅是保障民眾健康的前沿陣地,更是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升醫保效能、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的關鍵驅動力。通過早期篩查和精準預防,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減少后期醫療資源的過度消耗,實現醫療、醫保、醫藥的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為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在疾病預防與篩查方面,多項具體政策紛紛出臺。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被擺在突出位置,加大對基層疾控機構的投入,提升其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實驗室檢測能力,以便更及時、精準地發現疾病隱患。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也備受關注,中醫藥在疾病預防領域有著獨特優勢,通過挖掘傳統中醫藥智慧,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開發更多有效的預防方劑和療法,助力疾病預防。同時,提升醫保資金中用于疾病預防與篩查早診的比例成為重要舉措,這將使更多民眾能夠享受到實惠的篩查服務,提高疾病早期發現率。此外,推動醫療機構開展規范化、標準化的疾病篩查流程,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確保篩查質量和效果,全方位為民眾健康保駕護航。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癌癥篩查提出諸多務實提案。將癌癥篩查納入醫保這一提案備受矚目,隨著癌癥發病率的攀升,許多家庭因高額的篩查費用而望而卻步。提案旨在讓更多人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能毫無經濟顧慮地接受癌癥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背景在于癌癥早期治療效果與中晚期差異巨大,早期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預期效果是大幅提升癌癥早期發現比例,為后續治療爭取寶貴時間,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推廣落實慢性癌痛患者自控鎮痛技術提案,是鑒于癌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信心。目的是讓患者能更好地控制疼痛,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狀態,提升抗癌的勇氣和希望。
除癌癥篩查外,代表委員也關注其他疾病篩查。加強臨床基因檢測規范以助力疾病篩查的建議被提出,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發展,其在疾病早期診斷、精準治療方面潛力巨大,但當前行業存在檢測不規范等問題。規范臨床基因檢測,能提高檢測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疾病早篩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精準預防和個性化治療。關注老年人用藥安全也成為重要建議,老年人常患多種慢性病,需長期用藥,中西藥聯用情況普遍。保障老年人用藥安全,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保障疾病預防效果,降低因用藥不當引發的健康風險,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讓他們能更健康地安享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