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交流不迷路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對于很多編內編外人來說,猶如一記當頭棒喝。
為什么要提出這句話,而且這句話在“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一條中,顯得格外眨扎眼。有三個方面背景:
1.財政壓力越來越大。2024 年全國廣義財政收入同比下降 1.9%,而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增長 2.7%,收支差額高達 10 萬億元。也就是說,財政收入不夠了。在經濟增長放緩、民生支出剛性增長的當下,人員冗余帶來的財政負擔愈發沉重。
2.人口增長放緩了。中國人口總量已連續三年負增長,傳統按人口比例配置財政供養人員的模式已難以為繼,簡言之,繳納稅款的人變少了,財政供養比例比正常來說偏大了。
3.行政效率不需要那么多人了。現在隨著科技發展、大數據及AI的應用,行政效率越來越高,換言之,多余的人,就成了裁撤的對象。
實際上,自疫情以后,關于精簡機構人員的文件和動作一直層出不窮。
比如,2023 年 3 月 7 日,國家提出了精減 5% 的機構人員等相關政策導向。
在省市層面,哈爾濱市在 2023 年 3 月 20 日發布了《哈爾濱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市直機關的編外人員要在 5 年內全部清退,每年精簡不少于本單位編外用人員額的 20%。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在 2024 年 5 月 24 日印發了《文昌市機關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清理規范實施方案》,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按照不能突破單位現有編制數的 10% 進行清理規范。
湖南省出臺《關于推動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方案》明確市直單位、鄉鎮(街道)編外用工分別不超過編制數的 10%、15%。
湖北省也曾發布過《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清理檢查工作的通知》,對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集中開展檢查清理,重點清理未按有關規定簽訂聘用合同人員、聘用合同不規范人員、合同期滿仍未解聘人員等。
2025年再度強調“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其用意不言而喻,也就是說,縮編和清理編外人員的動作,將持續下去。
事實上,2025年一開年,就已經有很多地方開始行動了。
比如,福建省2025 年 1 月 2 日到 1 月 9 日,撤銷了自然資源執法隊、林業執法隊等 6 個事業單位。
廣西省2025 年 1 月 9 日一天之內撤銷 7 個單位,涉及交通運輸、鄉村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領域。
山西省2025 年 1 月 6 日官宣撤銷了衛生健康綜合執法隊。
云南省2025 年 1 月 9 日宣布撤銷公路路政管理大隊。
前不久,深圳某地接入deepseek的新聞甚囂塵上,很多人都喊著“公務員天塌了”。
首先天塌了的肯定不是公務員,肯定是政府那些編外人員。
其次,是那種自收自支可有可無的事業單位。
所以,這世界可能沒有什么一勞永逸的工作,每個編內編外人,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未來的5到10年,一定是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即便是鐵飯碗,也可能有被辭職的一天。
推薦閱讀(點擊藍字跳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