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是中國“導彈之父”和“航天之父”,被奉為國家英雄。他在美國學習和工作了十幾年,同樣對美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前美國海軍副部長,丹·金貝爾,對于錢學森回國一事后悔不已,他留下一句名言:放錢學森回中國是美國做過的最愚蠢的事。
那么錢學森在美國究竟有多牛,為了回到祖國,他又付出了多少?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贊關注,感謝支持。
丹.金貝爾
1934年,23歲的錢學森從交通大學畢業后,考取了清華大學第七屆庚子賠款留美學生。當時全國只有二十個名額。一年之后,他成為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的一名學生。剛開始他選擇的是飛機機械工程專業,但后來他發現,飛機制造屬于機密行業,外國人很難獲得相關的工作,于是他轉到了加州理工學院的航空理論專業,并遇到了他的導師,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航空太空工程師之一,馮·卡門。在那里,錢學森和另外四個同學組成了“火箭小組”,他們試圖在校園里制造火箭,這在當時看來,完全就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删褪沁@個又被稱為“自殺小組”的組織,后來成為了美國航天事業的奠基者,在電影《火星救援》里,也有一個片段向他們致敬。
馮.卡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軍方開始重視噴氣式推進技術的研究,希望能讓轟炸機在更短的跑道上起飛,馮·卡門接下了這個研究項目,并成立了噴射式推進實驗室,簡稱JPL,錢學森就是其中的核心人物。1944年,美國國防部成立了科學咨詢組,錢學森跟著老師馮卡門加入了該小組,雖然他是中國人,但當時的中國和美國是盟友關系,所以他也被允許自由出入五角大樓,參加軍方的機密會議。
錢學森參加軍方會議
1945年,德國即將戰敗,錢學森此時已經是噴氣式推進器領域最頂尖的專家之一,他和導師馮·卡門一起被派往德國執行一項不同尋常的任務,被臨時授予美軍中校軍銜。他們的目的是調查審問納粹的工程師,包括德國頂尖火箭專家馮·布勞恩,美國想要確切查明,德國人到底知道什么。當時的馮·布勞恩只有33歲,比錢學森還小3個月,但美國和德國在導彈技術上卻差距巨大,錢學森所在的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還未成功試驗美國的第一個火箭之前,德國早已開始批量生產V-1和V-2火箭上萬枚,并將其用于實戰。通過與馮·布勞恩的交流,同時又實地調查了德國的各類火箭研究實驗室,錢學森接觸到了當時最頂尖的火箭技術。
馮.布勞恩
1947年,經馮·卡門的推薦,不到36歲的錢學森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同年7月,錢學森為了探望動手術的父親,也為了完成婚禮,回到了上海。當時的國民政府十分重視他,北大校長胡適邀請錢學森出任工學院院長,而教育部安排他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但錢學森卻說:“國內戰亂不止,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我不能為他們裝點門面。”于是,他又匆匆回到美國。
錢學森和妻子蔣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美國開始盛行麥卡錫主義,受到冷戰的影響,身為中國人的錢學森開始受到排擠和迫害,FBI指控他是共產主義者,威脅國家安全,吊銷了他的機密工作文件。此時錢學森已經決定回國,在他準備離開時,突然遭到拘捕,FBI以在他包裹里搜到了所謂的機密文件為理由,把他關進監獄。在入獄的那段時間里,錢學森受盡了折磨,晚上每隔15分鐘警衛就會開一次燈,讓他無法入睡,一個月內體重直接掉了30斤,兩周以后,加州理工學院為他繳納了1.5 萬美金才被保釋出獄。
錢學森和律師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將被宣布無罪的時候,美國移民局出人意料的判決將錢學森驅逐出境。但根據美國當時的技術禁令,可能為敵國服務的技術人員是不能放走的,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錢學森。從1951年9月開始,錢學森開始被軟禁在家里。直到1955年,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親自批準釋放錢學森。條件是中方要釋放 11 名朝鮮戰場上美國被俘的飛行員。至此,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在離開美國之前,錢學森向在場等候的記者表示,他永遠不會再踏足美國國土,他信守了這個承諾。
錢學森
錢學森回國15年后,在他的努力下,中國向太空發射了第一枚人造衛星。數十年里,他培養了新一代的科學家,為之后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奠定了基礎。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