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三強再也不是蔚小理了,2月份的數據顯示新造車前三強分別是小鵬、理想和零跑,并且這三家汽車企業的銷量遠遠領先于之后的品牌,這可能也意味著新造車的競爭即將結束,落后者再也想法突圍,很難有生存機會。
從2月份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量排行榜可以看到,如果剔除那幾家傳統汽車企業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話,那么新造車中僅有一家去年推出汽車的品牌剛剛超過月銷2萬輛,其他的新造車企業的銷量都已低于2萬輛。
相比之下,小鵬、理想、零跑三家的最低銷量也在2.53萬輛,后面比這三家品牌的銷量最少也少了四分之一,可見他們的銷量差距有多大,而且這種差距還有越拉越大的跡象。
去年月銷超過2萬輛的還有很多家企業,但是今年2月份月銷超過2萬輛的企業已大幅減少,導致如此結果就在于傳統汽車企業強力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規??s小所致,兩相擠壓之下,那些銷量規模較小的企業只會越來越難過。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在逐漸減小,近期有消息指明年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不再減免,而是購置稅減半,這將進一步讓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在更公平的環境下較量,這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相當不利的。
這兩年傳統汽車企業中,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得最出色的當屬吉利,吉利通過推出多品牌以及覆蓋高中低端的方式,取得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猛增,數年前吉利還未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前十名,如今吉利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第二名,可見吉利發展之兇猛。
在吉利之后,豐田也開始大舉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豐田這次算是徹底放下了身段,推出兩款車型都深度與國內汽車產業鏈合作,除了車殼之外,三電系統、智駕等都由國內企業提供,充分利用中國制造的優勢,而近期廣汽豐田推出的一款車型就是如此,而且價格只要10萬出頭。
借著燃油車從去年底以來在國內市場的猛烈反彈,燃油車在國內汽車市場的份額從45%猛烈反彈到今年1月的59%,諸多外資企業也在加強以價格戰搶攻國內汽車市場,其中寶馬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寶馬通過大幅降價周銷量從低谷時的7000多輛猛增至2萬輛,保住了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名。
外資車敢于發起猛烈的價格戰,在于它看清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弱點--多數仍然陷于虧損當中,而外資車企大多在海外市場有大量收入和豐厚利潤,其中豐田依靠節油混動技術的優勢在歐美都在提價銷售,完全撐得起中國市場的價格戰消耗,而這些虧損的新造車已很難獲得投資人的輸血,通過消耗資金的方式可以快速將這些汽車企業淘汰出市場。
除了汽車行業的競爭之外,消費者也在逃離銷量規模較小的汽車企業,去年幾家陷入困境的新造車,車主遭受了汽車貶值七成、汽車損壞找不到配件的窘境,這導致消費者越來越不愿意購買小品牌的車,這對于仍然虧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凡此種種都可以說今年將是新造車批量倒閉的一年,決定勝負應該就是今年了,上述新造車三強無疑較為輕松,他們已成為勝利者;今年很可能也是汽車行業價格的低谷,競爭結束之后,汽車行業的價格將迅速回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