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宛央● 來源公號 ╳宛央女子
● 配圖 ╳電影版《暗戀桃花源》,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宛央。
閱讀文章前,記得預約我們接下來的兩場直播哦。一個是吃不胖食譜,一個是不油膩護膚!
昨天陳妍希又上熱搜,大概原因是她看了黃磊和何炅版的《暗戀桃花源》后,內心感慨萬千。
于是寫了人生充滿無奈、無常和失落,要學會接受和放下等一大段話。
于是大家可能會揣測,她還是在這一場婚姻里受了傷。怎么說呢,借其他事情抒發自己的情緒當然有可能。
但其實令陳妍希感覺失落的《暗戀桃花源》本來就是一個看完讓人無法平靜的話劇啊。也是我迄今為止最喜歡的話劇之一。
說起來,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話劇,看了賴聲川的《寶島一村》,當時驚為天人,從此愛上話劇。
后來知道他有一部更負盛名的《暗戀桃花源》,就一直很想看。
但這個話劇,實在太經典,又有明星加持,從來都是一票難求。這些年從鄭州輾轉成都,我始終都沒搶到票。
我是搬到上海后,才終于在賴聲川專屬劇場買到了票。
略有遺憾的是,還是沒能買到明星版。
但也無所謂,話劇最好看的,不是明星,而是那個故事。
先簡單介紹一下《暗戀桃花源》,這應該也算不上劇透,因為每個走進話劇場的人,都會拿到一個小冊子,上面清清楚楚寫著《暗戀桃花源》到底在演什么。
和《寶島一村》,觀眾沉浸其中,就是在看一段人生不一樣。
《暗戀桃花源》有點戲中戲的感覺,因為它講述的是兩個劇組——“暗戀”劇組和“桃花源”劇組,誤打誤撞,要在同一個劇場同一個時間排練話劇。
因此作為觀眾,我們一會兒看到的是《暗戀》的故事,一會兒看到的又是《桃花源》故事,再一會兒看到的是,兩個劇組相互較勁兒的故事。
更妙的是,《暗戀》是一部現代愛情悲劇,《桃花源》是一部古代喜劇。
所以《暗戀桃花源》的體驗感非常豐富:
真實和夢幻彼此交織,似乎以為自己在看劇,又似乎以為自己是劇中人;
眼淚和歡笑同時到來,總是分不清,到底這人生,是悲還是喜?
《暗戀》講述的是江濱柳和云之凡在上海相識相戀,之后錯落四十年,再見已經彼此都是風燭殘年的故事。
《桃花源》以陶淵明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記》為背景,講述了武陵漁夫老陶因不育(可能),被妻子春花戴綠帽,受盡屈辱離開家,然后誤入桃花源,再歸來后,發現春花與情夫袁老板雖然結為夫妻,但婚姻生活一地雞毛的故事。
《暗戀》相比《桃花源》更為觀眾熟知,實在是因為,演繹它的明星非常多。
林青霞、袁泉、孫莉都演過云之凡。
金仕杰老師是最初的江濱柳,之后黃磊更是接棒演了這個角色十幾年。
出演《桃花源》的明星則相對要少一些,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喻恩泰、何炅、謝娜。
似乎就連話劇的宣傳上,也更偏愛《暗戀》一點。
但看了話劇之后,我覺得《暗戀桃花源》這出戲,雖然說是兩個故事彼此成就,一悲一喜,但其實都很悲傷,而且真正的點睛之筆,應該是《桃花源》。
盡管它看起來完完全全就是一出鬧劇,全然一副插科打諢的樣子,現場的絕大部分爆笑,也都是由它引起的。
可劇終人散后,它留給我的嘆息,一點都不比《暗戀》少。
還記得當年讀完陶淵明《桃花源記》最后一段時的心情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悵然若失。
因為終武陵漁人一生,終后來沉迷于這段傳說的隱士劉子驥一生,再無人真正尋得桃花源。
桃花源逐漸成為人們心中隱秘的,不欲宣之于口的愿望。
《桃花源》這個故事里的老陶,就是那個武陵漁人,老天曾經給了他一個饋贈,讓他忘卻俗世煩惱,抵達了美好的秘境,他放下了怨恨,重返俗世,以為可以把這種美好分享給春花和袁老板。
最后,得到的是不理解,看到的是春花和袁老板彼此怨懟糾纏一生。
老陶、春花、袁老板,換個方式重啟人生,其實仍然不過是在重復雞飛狗跳、抱怨叢生的過去。
桃花凋落一地,老陶最后孤身落寞離去的背影,從此扎進了我心里——原來,沒有桃花源,人生是一場想得卻不可得的無奈。
《暗戀》看起來很悲傷,兩個深深相愛的人,一別經年,各自流離在不同的命運里四十年。
江濱柳掛念云之凡,掛念了一輩子,最后相見時,兩人都是老病相催,只有問一句:“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聽起來是如此的無望。
可《暗戀》的底色,我認為是溫暖的。
不管是云之凡,還是江濱柳,他們都擁有了安穩的一生,遇到了另外的,對他們珍而重之的人。
他們之間的感情,應了他們當年離別時說過的話:
“不管隔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我們肯定會認識的。”
“可是那樣的話,我們已經老了。”
“老了也很美啊。”
是的,不管是最初,還是最后,江濱柳和云之凡的人生,都能讓人感受到美好。
盡管分別是遺憾,但是執著地在一起,又有誰能確定,不會是更大的遺憾呢?
《暗戀》的落幕是,江濱柳成全了自己見云之凡一面的念想后,在江太太懷里哭泣。
理解、溫暖、重逢,世間許多美好的詞匯,江濱柳都擁有了。
對比之下,會明白,老陶在一地雞毛中離開的背影,才是真絕望。
劇中那兩句臺詞,可真是妙語:
“我看你們‘桃花源’哪里像喜劇,那個樣子根本就是悲劇嘛。”
“你們“暗戀”也不像悲劇啊,生病了還蕩秋千,完全是個喜劇。”
看完《暗戀桃花源》的那個夜晚,我發了一條朋友圈:
看起來是那么地鬧哄哄,那么地不搭調,但‘暗戀’也好,‘桃花源’也好,原來訴說的都是同一場心情——關于人生的求而不得,關于執著后的失落。
江濱柳放下執著才明白原來自己并非一無所有;
老陶和春花執著一世,到頭來輸掉一切。
賴聲川用《暗戀》的悲中有暖,和《桃花源》的苦中作樂告訴我們——不必執著。置身于時間的長河里,每個人都是一粒微塵,放下執念,就能抵達桃花源。
所以兩個劇組中,都頻繁地出現一些表述不同,但寓意相同的臺詞。
江濱柳說:“在那樣一個大時代里,每個人都變得很小很小。”
春花和袁老板說:“我們看著那綿延不絕,肩并肩著,手拉著手的子孫,只有那么小一點點……”
云之凡說:“忘記過去,忘掉那些不開心的一切……”
老陶在桃花源里一直被要求學會的事情:忘掉春花、忘掉袁老板……
我一開始一直沒有搞明白的是有個陌生女子貫穿全劇,在兩個劇組彩排時,時不時出來晃一下,執著地要找一個叫“劉子驥”的男人。
回家后重讀《桃花源記》,電光火石間,清醒了:那個陌生女子,代表的是每一個執著尋找桃花源的我們,是蕓蕓眾生的一個縮影。
她就是執著于暗戀,執著于尋找的觀眾。
最后,她看著《暗戀》落幕,看著《桃花源》消失,微微一笑,撒下漫天桃花瓣,已經把賴聲川想要告訴觀眾的話說盡了:放下,就是一切。
而這,我相信,是過來人最大的悲憫。
被稱為“華文世界中最精彩的戲劇”,《暗戀桃花源》擔得起。
宛央說:寶寶們,如果順手,記得點個贊啊。很重要的。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眾號:宛央女子。 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