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合作迎來了重要突破,3月6日,中國和烏克蘭簽署了兩份協議,分別是烏克蘭豌豆、和野生水產品輸華議定書,負責簽署的雙方分別是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以及烏克蘭農業部長科瓦利。科瓦利直言,中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伙伴,更是烏克蘭農產品的重要出口方向。
有網評指,在烏克蘭最艱難的時刻,中國主動送上“大單”,無疑會增強烏軍抵抗侵略的實力,也有了一番雪中送炭的效果。據此,有網友發出疑問——風向變了嗎?事實上,自去年底,伴隨著一系列事件,“風向變了嗎”的疑問一直持續著。下面我們羅列一下近期與中烏有關的信息:
1、2024年12月23日,中國新任駐烏克蘭大使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遞交國書。澤連斯基感謝中國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2、2025年2月15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烏克蘭外長瑟比加時表示,中烏友好有著傳統基礎,兩國在2011年就已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雙邊關系保持著正常發展。近年來,中國一直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伙伴。
3、近日,央視花了40分鐘介紹烏克蘭戰爭的英勇和悲壯,沖突第三年從單點突破到多點開花。
4、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23日下午表態,希望能夠在烏克蘭恢復和平、未來重建等方面得到中國的幫助。他表示,烏方愿意與中方為此開展對話。
由于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小編在此只羅列,不分析解讀,大家自行鑒別,但小編可以給出一個個人粗淺的判斷:風向的確變了,但沒大變,至少不是那種北風變南風的那種180°的轉變,個人覺得用“調整”這個詞更為妥帖,至于是“調整”20°還是30°現在說不好,簡單來說,就是從正北風調到了西北風。
至于原因,很好理解,外界的環境變了,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大變,比如大漂亮國都180°大轉彎了,咱作出一些“調整”,也在情理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