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季托夫近日接受采訪,三句話道出俄羅斯現狀,并且首度公開承認曾經對東方小看的“錯誤想法”。
在這三句話背后,則是俄羅斯在戰火紛飛的同時,所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才有人說俄羅斯這是被一仗打醒了。
那么季托夫到底說了什么話?為什么承認了自己的“錯看”?潛藏在俄認知轉變背后的又有哪些“重大事項”呢?
3年前“突如其來”的一場沖突,不僅讓俄羅斯陷入到戰火之中,也讓俄羅斯真正嘗到了西方“經濟核彈”的威力。
能源出口被封鎖:歐洲全面替換俄羅斯能源;金融系統遭絞殺:俄羅斯多家銀行被踢除、國際貿易通道幾近全面斷裂。
但誰能想到?這場危機竟成了俄羅斯重新認識東方的契機。甚至可以說一場國際沖突,直接催生了俄對東方的“真相”轉向。
日前,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季托夫接受采訪公開表態,在2022年前俄羅斯錯誤的“低估”了東方。
“以前覺得東方市場只是替代選項,現在發現這里才是未來”,這或許正是俄羅斯當下精英圈的集體“想法”。
證明俄羅斯已經開始“集體覺醒”的是確切的經濟數據,從2021年到24年,短短3年時間中俄貿易額就從1468億美元飆升至接近2500億美元。
還有中國已經連續幾年都穩居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足以說明東方“經濟潛力”仍然有深度釋放的可能性。
其中最更耐人“咀嚼”的是,俄羅斯對華出口的可不單單是無奈轉向的能源,還有大量工業產品——從機床到化工材料,甚至包括曾被西方壟斷的航空發動機耐高溫部件。
不少人對此調侃正是在“西方關上一扇門”的情況下,俄羅斯才看到了“東方打開的那扇窗”,這句話背后是中國品牌汽車在俄市場份額從7%上升至62%,而手機則從50%飆升至86%的喜人現狀。
可以說衣食住行,東方都讓俄羅斯“大開眼界”,當然俄方作為一個能源大國,在和中國的合作里,能源始終仍是重要的“壓艙石”。
在這種基調里,2024年底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提前實現380億立方米年輸氣量,則是這塊“石頭”的最新重量級里程碑!
更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遠東第二條輸華天然氣管道已經快要進入建設階段,就連一度走“第三鄰國”策略的蒙古,都想再來“談談”。
該管道如果2027年正式通氣,將使俄羅斯對華供氣量超越土庫曼斯坦,成為中國最大氣源國。這有什么理由不讓俄羅斯認為曾經對東方“小看”了?
當然能源固然是3年來俄羅斯最焦慮的問題之一,但另一個問題俄羅斯同樣擔憂,那就是“去美元化”。
意想不到的在于中國給俄羅斯的能源“輸血”竟然形成了“金融破局”,兩國加深合作的情況下,本幣真正成為了“硬通貨”。
根據彭博社報道,去年人民幣在俄外匯市場上的份額已達到99.6%。這一現象足以稱之為“世界奇觀”!在震驚底層,俄羅斯通過依賴人民幣來加速擺脫美元和歐元,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采訪里,季托夫才會直接表示,俄羅斯“向東看”是永久的趨勢,因為這可不單單是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商業利益。
正是東方大國的存在才讓俄羅斯突破金融封鎖,并且很可能也將在不久的未來突破俄羅斯對西方技術依賴的“致命弱點”。
一直以來,美西方對俄羅斯最“狠”的其實不是表面的能源與金融“遏制”,反而是通過技術“卡脖子”之痛。可也正是這種“現狀”才催生了中俄技術合作的“加速度”。
目前中俄兩國為強化潛艇水下作戰,已經開始共同發力研發新型通信系統提升隱蔽性,連最前沿的軍事科技都攜手前行,其他領域自然不可能“掉隊”。
其次在近來俄羅斯代表訪華后,兩國已經公開表示中俄正構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尤其集中在能源、農業和高技術領域。
此事的要點在于兩個方面,其一未來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不止有中俄兩國參與,還將直接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
這一次讓俄羅斯“向東看”的視線里不只有中國,更有整個東方。
其二在于我國外交部此次直接表態“中俄戰略協作‘無上限’”,也就是說未來不管是數字經濟還是北極開發等新增長點上,都將有中俄“手牽手”的場景。
還有去年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里,10個俄羅斯創新項目正式落地,并隨后進入加速孵化階段,尤其是“法拉第光纖電流互感器”的推進,就連智能電網監測這片空白也被填上。
或許曾經的俄羅斯以為東方只能提供廉價商品,但是現在才發現在這里的“技術迭代速度”遠超他們想象。
對此季托夫總結道“現在這里有高技術產品,而且價格比歐洲低很多。”這句話既是對東方的贊揚,也點出了歐洲的尷尬。
盡管歐盟在俄烏沖突三周年之際追加對俄制裁,但2024年俄羅斯向印度出口的原油量為每天176萬桶,占俄羅斯原油出口的36%.
印度這位另一個東方大國,不僅擊碎了歐洲一直以來希望俄羅斯“低聲下氣”懇求的幻想,還讓東方貿易可以形成自由通暢的“閉環”。
與此同時美國也陷入了“戰略困局”,近來特朗普頻繁釋放對俄友好的信號,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甚至公開表示去年俄GDP逆市增長4.1%,還高于預期。
可以說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沖突持續背景下,現在的俄羅斯因為“向東看”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甚至在戰火之中的俄羅斯還跑贏了全球平均增長率。
不得不說,此次俄方的發言充滿了“落地感”,季托夫的總結既尖銳又真實。
當西方市場對俄永久關閉,當“商業利益”成為地緣政治的剛性需求,俄羅斯的“東方合作”不只能夠止損,更能演變為國家命運的戰略重構。
參考資料:
中俄資訊網《俄總統代表:俄羅斯將永久轉向東方 這不僅是政策也是實際利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標準銀行: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在俄市場購買份額上升至86%》
環球雜志《中俄合作:亮點全方位》
DW《普京:中俄將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輸氣管道》
上海綜代服進出口《俄羅斯外匯市場,人民幣份額飆升至99.6%!》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10個俄羅斯創新項目落地昌平加速孵化》
經濟日報《俄羅斯致力經濟平衡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