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日,一名涉嫌偷盜俄羅斯鐵路設施情報的美國外交官逃走,華盛頓方面擔心該名外交官在俄受到刑事訴訟,將其召回美國。事實上,以外交官身份從事間諜活動是美國中情局一貫的伎倆,1977年中情局情報官瑪莎·彼得森便被蘇聯克格勃的精英阿爾法小組逮捕。
近日,一名涉嫌偷盜俄羅斯鐵路設施情報的美國外交官逃走,華盛頓方面擔心該名外交官在俄受到刑事訴訟,將其召回美國,但美國至今未給出俄羅斯合理解釋。事實上,以外交官身份從事間諜活動是美國中情局(CIA)一貫的伎倆。1977年中情局情報官瑪莎·彼得森(Martha Peterson)便被蘇聯克格勃的精英阿爾法小組(Alpha Group)逮捕,彼得森一直借助外交官身份的掩護在美國大使館外活動,她在被捕后供出了美方另一名非常有價值的特工——亞歷山大·奧戈羅德尼克(Aleksandr Ogorodnik),代號名為“三角宮”(Trigon)。該人被彼得森成功策反,并還在蘇聯外交部身居高位。但彼得森知之甚少的是,當時奧戈羅德尼克已經被捕,并在獄中用中情局提供的毒藥自殺而亡,而之所以使美國陷入如此境地,精心埋下陷阱的克格勃功不可沒……
瑪莎·彼得森
杰納迪·尼古拉維奇·扎伊采夫(Gennady Nikolaevich Zaitsev)是蘇聯克格勃精銳阿爾法小組的校官,也是當時抓捕行動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抓捕彼得森之前,扎伊采夫等人已經查清了奧戈羅德尼克的間諜身份,而繼續和CIA博弈的他們決定要抓彼得森一個現行。
最終神秘的抓捕行動發生在莫斯科盧日尼基區的大橋上,作為美國大使副顧問的瑪莎·彼得森在從大使館出發,準備和“三角宮”接頭時,克格勃一路尾隨,不過防備心重的彼得森還在路上設法換了衣服,把自己的容貌變換一新。七月十五日傍晚,彼得森將自己的使館用車停到了俄羅斯電影院旁,并走進了影院。當時上映的電影是司湯達著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紅與黑》,彼得森所看的電影正是當天最后一場排片。電影院外監視的蘇聯特工們和彼得森保持距離,因為彼得森身穿一件白衣,且衣服上印著巨大的印花,所以很容易從遠處分辨。
克格勃特工整理搜集到的證物
“白衣女子”故意坐在了離緊急出口很近的座位上,并假裝在看電影。十分鐘后,彼得森確認身邊無事后,便給自己的連衣裙外套上了一件黑夾克和一條黑長褲,還把自己的頭發束緊,扎成一個辮子。然而,早有預見的彼得森并沒有原路坐自己的車回去,而是先搭上了巴士,又乘坐了無軌電車和地鐵,警戒著任何可能跟蹤她的人。做到這種地步后,彼得森最后叫了一輛出租車,來到了大橋。天色已晚,彼得森來到的區域看似毫無人影,可事實上有近100個分屬不同編制的蘇聯特工在附近秘密監視著一切。當彼得森爬著階梯走到鐵軌后,礙于天黑,蘇聯特工們一時無法確定換衣過后的人是不是彼得森,但阿爾法小組的專家們熟知每一名美國大使館雇員的走路姿勢,所以推定穿著長褲,把東西塞進秘密藏地的黑衣人確實是彼得森。
盧比揚卡大樓里的瑪莎·彼得森
在橋下巨柱構成的拱門處,彼得森一時從視野消失,在一處拱橋下待了很不尋常的一段時間。蘇聯特工們斷定彼得森將包裹丟在那里,并在沿著臺階返回時抓捕了女間諜,為了證明自己是蘇聯的政府人員而非打劫的混混,這些便衣特工們臨時換上警察制服進行抓捕。在特工們搜查彼得森身上的微型信號裝置時,女間諜展開了激烈的抵抗,在扎伊采夫看來,彼得森的空手道或許有六段實力。同時,為了警告取走包裹的間諜,彼得森大喊大叫,察覺抓捕時間比預期長后,扎伊采夫也參與行動,抓住了對方的手臂,結果不慎破壞了彼得森的手表。事后證明,這實際也是一件裝有袖珍電話的特殊手表,美國大使館在與蘇聯交涉時,還為彼得森手臂上的淤傷和損壞的手表提出過抗議。
盧比揚卡大樓里的瑪莎·彼得森
彼得森被帶往盧比揚卡大樓后,美國大使也被召來確認彼得森的身份。當著女特工的面,克格勃將一個偽裝成石塊的工具箱打開,里面有說明書、調查表、特制的攝影工具、黃金、鈔票和兩顆毒膠囊。
時任美國大使馬爾科姆·圖恩(Malcolm Toon)在瑪莎·彼得森驅逐出境后,前往蘇聯外交部斡旋,堅持這場間諜事件不應對外公布,相應“美國政府會對此非常感激”。被蘇聯驅逐出境的彼得森依然在美國國內擔任CIA的工作,主要負責反恐,并且過上了表面平靜的生活。
藏在彼得森內衣上的通訊設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