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那時候,國家亂糟糟的,內憂外患一大堆。可就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曾國藩和左宗棠冒出來了,就像兩顆閃亮的星星,在歷史的天空里特別耀眼。這兩人的人生經歷,就像一部超精彩的大片,把晚清的政治格局都改變了,到現在大家還常常說起他們的事兒呢。
曾國藩出身湖南湘鄉一個普通的耕讀家庭,是個讀書的苗子。他特別勤奮,學習成績好得沒話說,在科舉這條路上順風順水。道光十八年,他考上了進士,從此踏入官場。在京城,他一路高升,短短十年,就連跳十級,做到二品官,還是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真正讓曾國藩出名的,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時候,他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當時,腐朽的八旗軍和綠營兵被太平軍打得節節敗退,曾國藩臨危受命。他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和出色的軍事才能,帶著湘軍打了無數硬仗,最后成功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把快倒的清王朝給拉了回來。
這場勝利讓他得了“中興名臣”的稱號,還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是清朝第一個以文人身份封武侯的人。后來,曾國藩又當了兩江總督、直隸總督這些大官,在政治、軍事、文化等好多領域都有很大影響。他寫的《曾國藩家書》,里面都是家庭教育和處世的道理,到現在還很受歡迎。
左宗棠的人生和曾國藩不太一樣。左宗棠從小就聰明,學習也很努力,可在科舉上卻不太順利,老是考不上。不過他沒灰心,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兵法、地理這些實用的學問上。咸豐二年,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的邀請,當了幕僚,這才開始了他的仕途。在后來的日子里,他靠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在官場慢慢嶄露頭角。
后來,曾國藩推薦他當浙江巡撫,之后又一路升遷,做了閩浙總督、陜甘總督等重要官職。左宗棠最讓人佩服的,就是收復新疆這件大事。當時,新疆面臨被外國侵略勢力瓜分的危險,左宗棠堅決主張收復新疆。他帶著清軍,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經過多年苦戰,打敗了阿古柏侵略勢力,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保住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另外,左宗棠還積極參與洋務運動,創辦了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學堂等近代工業和教育機構,為中國的近代化出了大力。
政治成就:一個求新,一個守舊
左宗棠:改革先鋒,推動自強
左宗棠在晚清的政治舞臺上,那可是個積極求變的先鋒,他的一系列舉措,給晚清的現代化進程加了不少油。在興辦實業方面,左宗棠一頭扎進洋務運動里,創辦了福州船政局、蘭州制造局等好多近代工業企業。福州船政局不光給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現代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的海防力量。蘭州制造局呢,則專門制造槍炮這些武器裝備,給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軍事行動幫了大忙。這些實業的創辦,標志著中國開始朝著近代工業化邁進,對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影響可大了。
左宗棠對教育改革也很有想法,還積極付諸實踐。他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打破了傳統教育的老一套,開設了造船、駕駛、繪圖等專業課程,培養出一批掌握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專業人才。除此之外,左宗棠還在各地興辦義學、書院,推廣教育,努力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
在軍隊整頓上,左宗棠也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和改革精神。他針對清軍當時存在的腐敗、戰斗力不強等問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加強軍隊訓練,提高士兵的軍事素質;整頓軍紀,讓軍隊紀律更嚴明;同時,還注重引進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裝備,提升了清軍的戰斗力。
曾國藩:在傳統和變革之間猶豫
曾國藩在政治上的成就也不小。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后,他積極推動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努力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1861年,他在安慶設立軍械所,這可是中國近代第一個現代化的軍火工廠。1865年,他又在上海創辦江南制造總局,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的工業化。另外,曾國藩還積極派留學生去西方學習,培養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不過,跟左宗棠比起來,曾國藩在政治改革上就顯得保守一些,缺了點敢于突破傳統、大膽創新的勁兒。在政治理念上,曾國藩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一直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當成頭等大事,對一些可能觸動封建統治根基的改革措施,他持謹慎態度。比如說,在科舉制度改革這個問題上,曾國藩雖然也知道科舉制度有毛病,但因為怕改革會引起社會動蕩,影響封建統治的穩定,最后還是選擇維持現狀。這種保守的政治理念,讓他在政治改革的路上走得比較慢。
在改革實踐方面,曾國藩的洋務運動雖然有一定成果,但也有不少局限。他的洋務運動主要是引進西方的技術和設備,在制度改革和思想觀念更新上,就落后了一些。
軍事才能:戰場表現大不同
左宗棠:用兵靈活的軍事天才
左宗棠可是中國近代史上響當當的軍事天才,他的軍事才能和成就,那真是讓人豎大拇指。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左宗棠就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果斷的決策能力。咸豐十年,李秀成第二次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太平天國準備第二次西征。這個時候,左宗棠被曾國藩聘為幕僚,他在湖南招了5000人,組成“楚軍”,跑到江西、安徽跟太平軍打仗。在戰場上,左宗棠能根據形勢靈活運用戰術,好幾次都把太平軍打敗了。
要說左宗棠軍事生涯里最輝煌的事兒,那肯定是收復新疆。當時,阿古柏在沙俄和英國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建立了反動政權,想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左宗棠堅決反對,力排眾議,主張收復新疆。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他帶著清軍,克服了無數困難,開始了艱難的西征。在作戰過程中,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緩進速決”的戰略方針。經過一年多的苦戰,左宗棠終于成功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保住了國家的領土完整。
曾國藩:穩扎穩打,但差點火候
曾國藩作為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在軍事領域肯定有重要地位,也有一定才能。他靠著獨特的軍事理念和戰略戰術,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里起了關鍵作用。曾國藩主張“結硬寨,打呆仗”,這種戰術講究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不過,跟左宗棠比起來,曾國藩的軍事才能在某些方面就弱了點。曾國藩在軍事指揮上比較保守,太注重穩扎穩打,有時候就會錯過戰機。而且,曾國藩在制定軍事戰略的時候,也沒有左宗棠那種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果斷決策的能力。
個人品質:一個正直,一個妥協
左宗棠:廉潔奉公,心里裝著老百姓
左宗棠這一輩子,那真是廉潔奉公、心系蒼生的好榜樣。左宗棠出生在湖南省湘陰縣一個世代書香的耕讀家庭,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儉質樸、樂善好施的好品質。在湘陰柳莊耕讀的時候,他就積極參加各種賑災活動。
1862年,五十歲的左宗棠被任命為浙江巡撫,后來又陸續升任閩浙總督、陜甘總督等重要官職。官位越來越高,收入也多了起來,可左宗棠在財富面前一點都沒迷失。他還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堅守自己的原則。
左宗棠不光對自己要求嚴格,在生活中以身作則,還特別注重教育家人,以簡約為榮,覺得鋪張浪費不好。他當高官的20多年里,一直堅守廉潔底線,不貪污、不占公家便宜,就連官場慣例能拿的補貼,他都不要。清政府每年給他的養廉銀子有二三萬兩,可他只給家里寄200兩,剩下的錢都拿去扶貧救災、修城墻、辦書局書院,還有資助西征軍糧餉這些公益事業了。
曾國藩:太在乎名聲,有點保守
曾國藩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對封建禮教和傳統秩序特別尊崇。他在為人處世的時候,特別看重自己的名聲和形象,這種“愛惜羽毛”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做決策和行動。在處理一些復雜的政治事務和社會問題時,曾國藩常常因為太擔心自己名聲受損,變得猶豫不決,缺了點果斷做決定的勇氣和擔當。
曾國藩在處理天津教案時的表現,就把他性格里保守、妥協的一面暴露無遺。1870年,天津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教案事件。當時,法國傳教士在天津的一些行為,引起了老百姓的強烈不滿和憤怒,最后引發了沖突。事件發生后,曾國藩作為直隸總督,負責處理這個麻煩事兒。可在處理過程中,曾國藩為了不跟法國等列強起沖突,采取了一系列妥協退讓的辦法。這事兒讓大家看到了曾國藩在面對外國列強時的軟弱和妥協,也說明他在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方面,做得不太夠。
歷史貢獻:收復新疆,左宗棠立大功
左宗棠:保住新疆,捍衛領土完整
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事兒,絕對是他人生里最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高高的豐碑。19世紀60年代,新疆陷入了嚴重危機。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在英國和沙俄支持下,趁機入侵新疆,很快占領了天山南北大片領土,還建立了反動政權,想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同時,沙俄也來湊熱鬧,1871年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區,讓新疆局勢更危急了。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開始了他收復新疆的偉大征程。出征前,左宗棠做了充分準備。他精心挑選將領,組建了一支精銳的西征軍;還積極籌備軍餉、糧草和武器裝備,為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1876年,左宗棠帶著西征軍正式進軍新疆。他制定了“先北后南,緩進速決”的戰略方針,先集中兵力收復了北疆的烏魯木齊等地,解決了清軍的后顧之憂。接著,左宗棠又揮師南下,進攻南疆。經過一年多苦戰,左宗棠終于成功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就剩伊犁地區還被沙俄占著。
為了收復伊犁,左宗棠一邊積極備戰,一邊通過外交途徑跟沙俄談判。在左宗棠的軍事壓力和外交努力下,沙俄沒辦法,1881年跟清政府簽訂了《伊犁條約》,把伊犁地區還給了中國。就這樣,左宗棠成功收復新疆,捍衛了國家的領土完整。
曾國藩:沒有類似的重大民族貢獻
曾國藩最出名的功績,就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曾國藩憑借自己出色的領導才能和頑強的毅力,組建湘軍,帶著湘軍跟太平軍打了十多年硬仗。最后,曾國藩成功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把快倒的清王朝給救了回來,讓中國沒陷入長期戰亂和分裂。
不過,從對民族的貢獻來看,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更多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民族命運。曾國藩在洋務運動方面雖然積極參與,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等近代企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培養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但他的洋務運動主要集中在軍事和工業領域,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改革比較少。而且,曾國藩的洋務運動沒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思想觀念,沒辦法讓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困境,實現民族獨立和富強。
評價為啥不一樣?背后有原因
時代背景和民族情感的影響
近代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民族情感成了凝聚中國人的強大力量,大家對那些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英雄,特別敬仰和感激。
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事兒,在民族危亡的時候,給中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這功績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成了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家夸左宗棠,不只是肯定他個人的功勞,更是在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
相比之下,曾國藩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里作用很大,維護了清朝統治。但太平天國運動本質上是國內農民起義,主要目標是推翻清朝,建立新政權。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更多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沒直接涉及抵御外敵入侵、捍衛國家主權這些民族利益方面。所以,在觸動民族情感上,曾國藩的功績就弱一些,沒辦法像左宗棠收復新疆那樣,讓大家產生強烈共鳴和敬仰。
歷史書寫和價值取向的作用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不僅反映過去的事兒,還包含著不同時代人們的價值取向和判斷標準。在寫歷史的時候,后人常常會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需求和價值觀,去評價和解讀歷史人物和事件。這種歷史書寫和價值取向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對曾國藩和左宗棠的評價。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在這種價值取向引導下,那些為國家獨立、統一和民族尊嚴做出大貢獻的人,往往更受贊譽和推崇。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兒,特別符合現代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價值觀。而曾國藩那個時代,封建禮教和傳統觀念還占主導。他的思想和行為,不可避免地受這些傳統觀念束縛。在處理一些問題時,曾國藩太注重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傳統禮教,忽略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這種保守態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也讓他在現代價值取向的評價里,顯得沒那么突出。
另外,寫歷史的人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也會影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同的歷史學者,因為研究視角、學術背景和政治立場不一樣,對曾國藩和左宗棠的評價可能也不同。
左宗棠比曾國藩評價高,這背后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從政治成就看,左宗棠的開創性改革,為中國近代化打開了更廣闊的路;軍事上,他收復新疆展現出的果敢和智慧,讓他的軍事才能特別亮眼;個人品質方面,他廉潔奉公、心系蒼生的高尚品德,讓人敬重;收復新疆這個偉大功績,更是從根本上捍衛了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成了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曾國藩的貢獻。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推動洋務運動等方面也很重要,他的思想和理念對后世影響也很大。他提倡的勤奮、自律、堅韌等品質,還有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