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把味精給打倒了,味精還沒有得意幾年,現在又出了個松鮮鮮。
打著更天然、更健康的旗號,身價翻了幾倍,短短幾年就累積過千萬的銷量。
但也有人說,這不過就是資本的又一場營銷罷了。
還記得當年的味精“冤案”嗎?同樣的營銷策略又要卷土重來了嗎?
01:味精“冤案”
你還記得味精嗎?
曾幾何時,沒有味精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吃著味精調味的,后來不知怎的,味精竟然成了癌癥殺手,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
如今普通人家的廚房里,再也找不到味精的身影,反倒是雞精大行其道,賣得紅紅火火。
味精怎么了?難道味精真的如外界所說的那樣不健康嗎?
其實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冤案。
我們先來說一說味精的來歷,你就知道,為什么味精這么冤枉了。
味精起源于20世紀初期的日本,有一位日本廚師在做海帶豆腐湯時,意外品嘗到了一股特殊的味道。
那股味道很鮮,很美味,是當時任何調味品都不具備的,這讓他非常的驚喜。
當天晚上,他睡不著,非要找出這股味道的來源,于是他聯合著好友,提取了豆腐湯里的物質,最終終于找到了這股特殊味道的來源—谷氨酸鈉。
谷氨酸鈉是一種藥物,可以治療神經性的疾病,同時它還具有給食品提鮮的作用。
谷氨酸鈉的來源也非常巧妙,它是谷類物質經過不斷發酵而產生出來的,就跟我們平常釀酒、釀醋一樣。
這個過程完全是純天然,無公害的,自然而然形成的。
當時日本是從海鮮谷物中提取,后來傳入中國之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發現從淀粉中也可以提取谷氨酸鈉,于是谷氨酸鈉制品越來越多,味精這類調味品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蓮花牌味精,更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
從味精的產生原理來看,味精完全就是天然性的產品,根本沒有任何可指摘的地方,那為什么人們后來反而對味精避之不及了呢?
關鍵就在于上個世紀60年代,在美國一本著名的醫學雜志中,一位華裔醫生信誓旦旦地宣稱味精有害論。
他說自己在吃過味精調味的食物之后出現了心慌、心悸、頭腦發脹的情況。
總而言之,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味精的鍋。
該事件就像是一個小火苗,之后陸陸續續點燃了人們對味精的怒火,此后的幾十年里,味精有害的傳言甚囂塵上,越傳越離譜,
有人說味精會致癌,有人說味精會引發心臟病,甚至有人說,就連肥胖、抑郁癥都是味精惹出來的。
一傳十十傳百,骨子里惜命的中國人,真是被傳怕了。
從那以后,味精就成為了人們心里的有毒物質,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款產品雞精。
于是,營銷史上最荒誕的一幕發生了,大多數人搶購雞精,對味精持之以鼻,直到多年后,他們翻出雞精的配料表一看,雞精的主要成分竟然是味精,這下天都塌了。
本以為買來的是健康,沒想到買回來的是另一種換皮產品,到底是誰被資本愚弄了?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雞精不好,而是說味精本身并沒有外界傳言的那么恐怖。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本身就能被人體吸收。
而且谷氨酸鈉并不是什么有毒的物質,我們吃海鮮、吃蘑菇時都可以攝入谷氨酸鈉。
吃這些東西時攝入谷氨酸鈉沒有毒,怎么直接吃谷氨酸鈉還有毒了呢?這不就是以訛傳訛嗎?
在味精被謠言打倒的這些年,損失最大的大概就是當年最大的味精企業蓮花了。
曾幾何時,河南蓮花味精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味精市場,每個家庭都人手一袋。
但自從關于味精的謠言越傳越盛之后,蓮花味精就走向了下坡路。
從2011年開始,蓮花味精的營收持續下降,銷量縮水10個億。
2017年蓮花味精甚至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如果不是這些年來,蓮花味精及時調整品牌策略,開發了雞精、松茸鮮、胡椒粉、火鍋底料、天然蘇打水等產品,說不定蓮花味精這個牌子,將徹底被摧毀了。
然而,即便現在味精有害的消息已經被辟謠了,但屬于味精的時代,也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更好笑的是,才剛剛站上舞臺不久的雞精,現在竟然也出現了新的替代品,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02:松鮮鮮將替代雞精?
翻開雞精的配料表,你會發現,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然后是鹽,和一些從雞肉中提取的物質。
相當于,雞精是在味精的基礎上,把味道更豐富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卻讓雞精身價倍增。
以前一包味精大概是5毛錢,換成雞精之后,大多都要10塊錢起步。
把便宜的味精打了下去,換成了更貴的替代性產品,這是資本固定不變的套路了,只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而現在松鮮鮮的出現,大有替代味精的趨勢。
松鮮鮮是什么?有孩子的家長或許會知道。
這是近兩年流行的一款調味產品,主要配料是松茸等10種果蔬成分,沒有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這樣的隱形鈉,也沒有各種添加劑,極適合現在追求低鈉、低鹽、零添加的健康人群。
尤其是給孩子做飯時,大多數家長都不敢放味精和雞精,生怕對孩子有害,像松鮮鮮這類配料比較簡單的調味品,就成了家長們的心頭愛。
現在松鮮鮮在電商平臺異常火爆,全網累計銷量過千萬。
但相比于雞精,松鮮鮮的價格又進了一步,小小的一包往往要賣到20~30塊錢,同樣價格的松鮮鮮可能是雞精的兩倍甚至三倍價格不止。
這也不免讓人懷疑,在各類產品主打健康的當下,零添加、零防腐劑是不是成為了新型割韭菜鐮刀?
將便宜的味精淘汰出去,替換成松鮮鮮,到底是更健康了,還是錢包更癟了呢?
其實,無論用哪一種產品,都是消費者的自由,沒有對錯之分。
但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商家的套路,選擇真正合適的產品。
在提鮮方面,無論是雞精、味精還是松鮮鮮都各有其作用,但這三類產品本質上都相差無幾,價格卻相差很多。
還是要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產品,不要被割了韭菜。
你覺得味精健康嗎?如果是你,你會買松鮮鮮嗎?
歡迎留言來聊一聊。
參考資料
[1]新浪財經《“味精大王”如何“蝶變”》20250226
[2]澎湃新聞《被“科技與狠活”打倒的味精,到底有多冤?》20231002
[3]光明網《“味精致癌”純屬子虛烏有》202305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