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又雙叒叕搞事情了!《國家利益》網站最近拍著胸脯說,F-35B掛上AGM-158C隱身反艦導彈,立馬變身“航母殺手”,中國航母就是頭號靶子。
這話聽著耳熟不?二十年前咱們從俄羅斯買“現代”級驅逐艦,美國人喊“航母殺手”;如今自家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上天,他們又改口說“威脅太大”。
現在倒好,自己整出個反艦導彈就敢吹“殺手”?這波操作像極了打不過就抄作業的學渣,咱得掰開揉碎了看!
美式“航母殺手”的三大迷之自信;美軍這波炒作的核心就兩點:F-35隱身戰機+AGM-158C隱身導彈。
按他們的劇本,F-35B/C掛著導彈從航母或兩棲艦起飛,靠著隱身性能摸到中國航母500公里外,嗖嗖兩發導彈打完就跑。
AGM-158C號稱“智能導彈”,能自主識別目標、抗干擾、隱身突防,射程還要升級到1600公里。
可這套路早被解放軍預判了!先說F-35掛彈的尷尬——這導彈個頭太大塞不進內置彈艙,只能外掛成“圣誕樹”。
殲-20的雷達在300公里外就能發現這造型,055大驅的米波雷達更是連F-22都照妖鏡現形,更別說掛著“大香腸”的F-35了。
再說AGM-158C的七寸:依賴GPS導航,戰時咱們把北斗系統一加密,再放兩發反衛星導彈,這導彈立馬變無頭蒼蠅;所謂的智能識別,碰上解放軍艦隊的電子戰干擾和紅外誘餌,怕是要上演“導彈認爹”的烏龍戲碼。
二十年磨劍,中國反隱身體系專治不服;別看美媒吹得歡,解放軍早把套路摸透了。從2005年開始,海軍每年組織的實彈演習,重點就是攔截超低空隱身目標。現在的防空網分四層:
第一層:殲-20帶著霹靂-15,800公里外獵殺F-35;
第二層:055大驅的海紅旗-9B,200公里區域防空;
第三層:052D的海紅旗-16,50公里中程補漏;
最后防線:1130近防炮+紅旗-10,專治各種不服;
去年南海演習,48枚鷹擊-83靶彈全被擊落,澳大利亞偵察機愣是沒監測到開火信號——這哪是攔截導彈?分明是給AGM-158C提前立碑呢!
日本湊熱鬧暴露美陣營短板;就在美軍自嗨時,盟友卻瘋狂拖后腿。日本剛宣布要在出云級航母部署F-35B+AGM-158C組合,結果自家巡邏機連中國艦隊實彈射擊都沒監測到。
澳大利亞更逗,買的200枚導彈還沒到貨,偵察體系先掉鏈子。
這波操作暴露出致命問題:美國拼湊的“反華包圍圈”連情報共享都漏洞百出,戰時還指望協同作戰?怕是F-35剛起飛,坐標就被福建艦的艦載雷達直播了!
中美博弈的“矛與盾”辯證法;說到底,美國炒冷飯搞“航母殺手”,是因為咱們的航母發展踩了他們的肺管子。福建艦電磁彈射追平福特級,076兩攻艦帶著隱身無人機,轟-6N掛載鷹擊-21射程覆蓋關島。
反觀美軍,B-21轟炸機難產,DDGX驅逐艦還在圖紙上,只能把二十年前的老導彈翻新掛載,搞點心理安慰。
更絕的是,咱們的“區域拒止”早不是單點防御——東風-26盯著美軍基地,無偵-8高速偵察機實時監控,海底還有攻擊核潛艇蹲點。
等F-35掛著導彈吭哧吭哧飛來,頭頂有殲-20堵截,海面有055的火力網,水下還有魚雷候著。這套組合拳下來,美媒吹的“殺手”怕是連出手機會都沒有!
這場“航母殺手”的鬧劇,本質是西太平洋力量逆轉的焦慮投射。
從“日炙”到“鷹擊”再到AGM-158C,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當中國突破技術封鎖時,西方就炮制“威脅論”;
等咱們亮出真家伙,他們的“神話”就會變成笑話。至于美媒的聒噪,不妨當成福建艦海試的伴奏——聽個響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