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恒大上市那天,市值飆到705億港元,許家印個人身家480億元,一躍成為首富。
可這風光背后,恒大卻在短短十幾年間虧了超8000億元,成了商界罕見的“翻車王”。
2021年債務危機爆發,他賣豪宅、賣飛機,甚至“技術性離婚”保海外資產,卻還是填不上2.4萬億的窟窿。
恒大是怎么一步步虧成這樣的?許家印不跑,真的是沒辦法,還是另有打算?
從河南窮小子到地產大佬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許家印考進了武漢鋼鐵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武漢科技大學,學的是冶金工程。
大學四年,他省吃儉用,衣服補了又補,鞋子破了就拿膠水粘一粘,硬是靠著那點助學金和自己的倔勁兒熬到了畢業。
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廠,先是從基層干起,后來當上了車間主任,管著幾十號人,手底下的事兒處理得井井有條。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點燃了全國的改革開放熱潮,許家印也坐不住了,辭了鐵飯碗,南下廣州打拼。
他先在一家鋼貿公司干了幾年,摸清了市場門道,也攢了點人脈和經驗。
到了1996年,他帶著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深圳租了間小辦公室,掛起了恒大的牌子。
那時候,恒大連個像樣的團隊都算不上,總共就5個人,擠在一間不到20平米的屋子里。
剛起步那會兒,廣州的樓市正亂成一鍋粥。
大開發商都在推大戶型,動輒兩三百平米的豪宅,裝修金碧輝煌,廣告打得天花亂墜,可老百姓哪買得起?
普通家庭一個月工資才幾百塊,買套房得攢幾輩子錢。
許家印瞅準了這個空子,琢磨著與其跟大開發商硬碰硬,不如換條路走。
他帶著團隊跑遍了廣州的街頭巷尾,挨個踩盤調研,發現市場上小戶型房源少得可憐,普通工薪階層壓根沒得選。
于是,他拍板定了策略:做“小面積、低價格”的房子,主打60到80平米的兩房一廳,定價比市面低一截,首付還能再壓一壓,讓剛需人群咬咬牙就能買得起。
1997年,恒大第一個項目“恒大金碧花園”在廣州番禺落地。
項目定位很精準,房子面積小,單價低,配套雖然簡單,但五臟俱全,旁邊還有公交站和菜市場,生活方便得很。
開盤那天,售樓處擠滿了人,排隊的長龍從樓里一直拐到馬路邊,連保安都忙不過來。
不少買家都是普通工薪族,攢了幾年錢就等著這么個機會,房子還沒蓋完,首批幾百套就賣了個精光。
項目大獲成功,恒大賺到了第一桶金,賬上終于有了點活錢,團隊也從5個人擴到了幾十號人,連辦公室都換到了寬敞點的寫字樓。
接下來的二十年,恒大像是踩上了風火輪,趕上了中國房地產的黃金期。
那時候,城市化浪潮席卷全國,各地都在大拆大建,老百姓對房子的需求像開了閘的洪水,擋都擋不住。
恒大順勢在全國鋪開,項目一個接一個上馬,從廣州到上海,再到二三線城市,到處都能看到恒大的廣告牌。
到了2009年,恒大迎來了高光時刻。
那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聯交所敲鐘上市,股票代碼3333,開盤價一飛沖天,收盤時市值直接飆到了705億港元。
他的身家按照當時股價一算,高達480億元,直接登頂胡潤百富榜,成為中國首富。
野心膨脹,處處開花
恒大上市之后,許家印的攤子越鋪越大,手已經不滿足于只攥著房地產這一塊肥肉。
2009年成了首富后,他開始四處撒網,像個急著開疆拓土的將軍,帶著恒大沖進了一個又一個新戰場。
先是2013年,恒大冰泉橫空出世,許家印砸下重金在全國建廠,礦泉水生產線一條接一條上馬,廣告鋪天蓋地,連瓶子都印上了“恒大”的金字招牌。
沒多久,他又盯上了糧油市場,推出恒大興安品牌,大米、食用油擺滿了超市貨架,想在老百姓的廚房里也插上一腳。
接著,他還搞起了人壽保險,2015年恒大人壽成立,業務從賣房延伸到賣保險,試圖把客戶的錢袋子掏得更深。
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恒大足球俱樂部的故事。
2010年,許家印接手廣州足球隊,直接改名恒大足球,花了1億多人民幣買球員、建基地。
2011年,他豪擲4億多元簽下阿根廷球星孔卡,震驚了整個足壇。
2012年,又請來意大利名帥里皮,帶著團隊操練戰術。
結果,球隊在2013年11月9日拿下亞冠冠軍,廣州天河體育場座無虛席,球迷的吶喊聲傳遍全城。
兩年后的2015年11月21日,恒大再次捧起亞冠獎杯,成了亞洲足壇的霸主。
那幾年,恒大足球的風頭一時無兩,連帶著許家印的名字也跟著球場上的勝利響遍全國。
可這些花錢如流水的項目,背后全是靠借來的錢撐著。恒大冰泉沒幾年就虧得血本無歸,糧油和保險也沒能站穩腳跟,足球更是燒錢機器。
2010年到2020年,恒大的有息負債從400多億元漲到了1.97萬億元,利息一年就得還上千億。
到了2021年8月,國家出臺“三道紅線”政策,要求房企降杠桿,凈負債率不能超100%,可恒大的數字硬是飆到了150%以上。
政策一收緊,銀行和投資人立馬收回了貸款,恒大的資金鏈一下子繃得緊緊的。
表面上看,許家印還在臺上揮斥方遒,但賬面下的窟窿已經大得沒法收拾。
窟窿太大,賣豪宅賣飛機也填不上
2021年,恒大的危機終于炸開了鍋,許家印的日子從風光無限變成了四處救火。
那年6月,恒大旗下幾筆美元債到期,債主上門討錢,可公司賬上現金流早就見了底。
7月,恒大開始在全國樓盤打出七五折的招牌,從廣州到重慶,上百個項目甩賣房子,連還沒蓋完的期房都掛上了折扣價。
這招一出,樓市立馬亂了套,別的房企跟著降價,老業主堵著售樓處要說法,市場信心掉到了谷底。
眼看賣樓也填不上窟窿,許家印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家底。
9月,他把香港山頂的布力徑10號豪宅掛出去賣,這套房子2010年買的時候花了5億港元,里面裝修得像宮殿似的,三層樓帶泳池和私人花園,可最后賣的時候價格砍了一大半。
10月,那架空客A319公務機也上了拍賣清單。
這架飛機是許家印的空中座駕,2015年買來花了2億多美元,里面裝了獨立浴室和雙人床,出門談生意都帶著它滿世界飛,可到了2021年11月,只賣了不到7000萬美元,三折都不到的價格讓人咋舌。
除了這些,他還把手里的股權甩了出去。
2021年9月,恒大把盛京銀行29.93%的股份賣給了沈陽國資,花了100億元買來的股票,最后只賣了76億元,虧了24億元現金。
這幾筆交易下來,許家印湊了幾百億扔進恒大的債務坑,可2.4萬億的總負債面前,這點錢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
2021年12月,他站出來開了場發布會,說要“保交樓”,保證把爛尾樓蓋完交給業主,話音剛落,全國的恒大樓盤卻還是停工一片。
違規老手,早有前科
許家印這人,早就不是什么守規矩的主兒,他的路子野得很,從年輕時候就顯露出來了。
1978年,他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廠,從普通工人干起,后來混到了車間主任的位置。
那時候,國家物資管得嚴,鋼材都是按計劃分配的,可他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帶著人偷偷把廠里的鋼材剪了,拿去換成糧食和日用品,分給手底下的職工當福利。
這事兒在當時可是違規操作,廠里查下來,他愣是用自己的關系網擺平了,愣是沒丟飯碗。
到了恒大當老板,這股子“擦邊球”的勁頭一點沒收斂,反而越玩越大。
比如海南文旅城這檔子事兒,2010年恒大拿下這個項目,號稱要投500億元,建個集旅游、酒店、商業于一體的大工程。
可到了2015年,項目才扔進去77億元,工程就停了,工地上一片荒涼,連個像樣的框架都沒搭起來。
后來武漢政府看不下去了,2017年直接把地塊無償收回去,恒大一分錢沒撈著不說,還白搭了前期投入。
再說說海花島的事兒,2015年恒大在海南儋州啟動這個超級項目,計劃投資超千億元,填海造出三個人工島,蓋上度假村和豪宅。
施工的時候,填海作業把附近海域搞得烏煙瘴氣,當地漁民和環保組織告了好幾回。
2018年,國家環保督查組介入,勒令整改,項目停工了好幾個月。
2021年好不容易部分建成,結果配套沒跟上,游客稀稀拉拉,房子賣不動,成了個半拉子工程。
這兩個項目砸進去的錢,加起來好幾百億,最后都打了水漂,直接在恒大的賬本上撕開兩個大口子。
算下來,從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恒大累計虧損超過8000億元,成了中國商界少有的“大翻車”。
這些爛尾項目和違規操作,早就埋下了禍根,許家印那一套“膽大包天”的玩法,終于玩到了頭。
跑不了,那就配合調查
許家印沒跑出去,不是他不想溜,而是壓根沒機會。
2021年下半年,恒大的債務危機徹底兜不住了,債主上門催債,銀行抽貸,全國的樓盤停工,事情鬧得太大,監管部門直接盯上了他。
那年9月,國家相關部門出手,把他的出境通道全鎖死了,護照被沒收,連私人飛機都飛不出去。
不過他早早給自己和家人留了后手。2020年,恒大還沒徹底崩盤的時候,他就把23.5億元的資金轉移到了海外,設了個離岸信托基金,托管在開曼群島,受益人是他的兒子許智健。
2023年9月,中秋節前夕,他跟結發妻子丁玉梅辦了“技術性離婚”,把海外資產切割得一清二楚,這事兒一曝光,網上炸開了鍋。
2024年8月5日,恒大在港交所發了公告,說要起訴丁玉梅和其他六個人,要求追回60億美元的股息和酬金,原因是公司發現2017到2020年的財報有問題,這筆錢是按錯誤數據發的。
現在官司還在打,法院還沒判,可丁玉梅那邊一點沒受影響,2024年9月,她每個月還能從信托基金里拿到2萬英鎊的生活費,折合20多萬港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