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雷軍的“自動駕駛大范圍測試驗證”撞上何小鵬的“飛行汽車訂單”,再疊滿李書福“反內卷”的Buff,2025年全國兩會瞬間變成中國車企“頂流”的科技Battle場!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汽車行業再次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領域。小米、小鵬、吉利三位車企創始人金句頻出,從智駕、立體出行到綠色轉型,用硬核提案狂掀行業革命——“卷技術才是真卷王”,已經成為車圈大佬們的共識。
雷軍:我們敢于跟全球最強的對手比拼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過去15年的創業讓他深刻地體會到,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科技創新,5年前小米就下決心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進一步投資核心技術。
“當時我們就規劃了5年要投1000億,現在5年過去了,我們大約投了1050億元。同時,我們產品的銷量也表明,全球用戶越來越認可中國科技創新的價值。”
“代表通道”上,雷軍提到去年發布的小米SU7汽車一亮相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小米作為汽車產業的新人,在去年短短的9個月時間就銷售交付超過了13.5萬輛,在行業里也算創了一個小小的奇跡。同時,我們敢于跟全球最強的對手比拼,在德國,小米SU7 ultra的原型車跑出了6分46秒874的速度,是紐北賽道史上全球最快的四門車,這些成績的背后都離不開科技創新。ultra采用的超級電機V8S在已量產的電機中,是全球轉速最快也是全球性能最強大的,而這個電機就是我們小米自己研發并且是在我們工廠自己生產的。”
據了解,此次全國兩會,雷軍還建議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大范圍測試驗證,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全國性測試驗證,力爭2025年建立跨區域、跨省份、一體化的便捷互認機制。他表示,汽車產業已邁入智能化高級階段,高階智能駕駛將成為汽車工業的必爭高地。
何小鵬:全球首款“飛行汽車”即將量產交付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走上“代表通道”,就“科技如何改變生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何小鵬表示,最近的30年是中國科技創新最快速的30年,自己有幸見證并參與了中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的三次變革和創業,而現在,正在開始AI的第四次變革和創業。
“1997年當我進入華南理工大學讀書時,我和同學們一起把宿舍樓接入了教育網,在當時這是所有大學里第一批實現整棟通網,在現在這不是什么大事,但在當年可是一件大事,并讓我堅信,科技創新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今天,全新的AI時代正在到來,它會極大地推動兩個變革,第一個變革,是AI會推動全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飛速發展;第二個變革,是AI會推動汽車產業和機器人深度結合。”
中國的低空經濟正在飛速發展,何小鵬說,小鵬計劃在2026年推動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實現量產,這將會是全球首款規模化量產交付的飛行汽車。
何小鵬表示,小鵬的愿景就是探索未來出行的變革,包括城市內的無人駕駛汽車,城市之間的低空飛行汽車,以及在工廠和小區“最后一公里”的人形機器人,“期待能把中國優質的、先進的科技產品盡早帶給更多全球消費者。”
李書福:吉利堅決不打價格戰,而是要打技術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這也引發了來自汽車行業代表委員的熱議。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不只是汽車行業,所有行業都要良性、有序競爭。中國經濟的發展,一定要建立在創新、可持續的基礎之上。如果走上一條“內卷式”發展的道路,那么該產業就會不可持續。
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想具備創新能力,就必須有效益。李書福強調,吉利堅決不打價格戰,而是要打技術戰、品質戰、服務戰、品牌戰、道德戰。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在穩健、自信、受人尊重的從容狀態下成長。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徐燕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