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起源于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最早是手藝人養家糊口的手段,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央視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相聲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觀眾們主要的娛樂項目。
那些年,很多相聲演員憑借著幽默風趣的相聲語言,包袱不停的相聲段子,征服了無數觀眾,被大眾熟知。
然而隨著小品、電影電視等娛樂方式的普及,相聲開始走下坡路,不少相聲演員很早的就退出了這個行業。
幾十年后,那些曾經的相聲大師,老藝術家們光芒逐漸被郭德綱的德云社所取代,消失在熒幕上,原以為他們退出了相聲圈子,退休享福,其實多位都已悄然離世········。
閻月明(78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出身曲藝世家,父親是著名的西河大鼓藝人閆玉春,受父親的影響,自小對曲藝感興趣,六十年代初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兵,七十年代加入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文藝團,最初的搭檔是王剛,倆人一起說相聲。
九十年代后,閻月明調到央視,開始走紅,被觀眾知曉。
參加央視的元宵、春節聯歡晚會,表演的相聲《跑題》《新春樂》《笑星勸酒》《論捧》等,風格獨樹一幟,思路新奇,包袱出其不意,擅搞一些“無厘頭”,其風格特點在相聲界獨樹一幟,深受觀眾的喜愛。
2000年,閻月明退休,晚年更多的精力放在興趣愛好上,在2007年時,拜已故的相聲名家高英培為師,有了師門傳承。
2023年8月,閻月明去世,享年78歲。
笑林(59歲)
國家一級演員,自幼跟隨快板書名家劉司昌,學習山東快書,四歲開始登臺表演,后進入北京曲藝團,拜馬季為師。
1979年23歲的笑林和大他12歲的李國盛合作,倆人自此成為了相聲舞臺上的“黃金搭檔”,創作、表演了相聲一百多段,多次獲得過相聲界的大獎,曾被圈內同行譽為“中國最佳相聲搭檔”。
代表性的相聲作品有《攀比》《招聘》《學播音》《笑聲怪唱》等。
千禧年后,李國盛因年紀的原因退出舞臺,此后笑林換了幾個搭檔一直不滿意,后轉型做了主持人,2015年時因身體不適就醫確診為白血病。
2015年3月23日,笑林病逝,終年59歲。
王平(50歲)
國家一級演員,沈陽相聲“黃金一代”后期代表性人物,軍人出身,曾在武警消防部隊任職20余年,后擔任遼寧省武警消防藝術團團長,大校軍銜。
王平師從相聲藝人李伯祥,相聲作品擅長捕捉社會熱點,作品有《拜年》《如何是好》《說相聲》《報菜名》《改成語》《好好說話》等,與鄭健、句號、侯耀文、閻月明、石富寬的等相聲演員合作過。
出演的影視作品有《東北一家人》《閑人馬大姐》《鉆石豪門》等,在《馬大帥2》中演過一個老師王彬,印象很深。
2013年2月22日,王平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50歲。
李建華(66歲)
師從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杰忠,長期擔任捧哏,他的風格樸實憨厚,曾獲得過1986年央視全國相聲大賽捧哏一等獎。
李建華長期固定的搭檔有三個,早期與劉洪沂合作,拜師唐杰忠后與同門的劉全剛搭檔,合作時間最長的是李金斗,倆人搭檔了24年,表演過的相聲《如此廣告》《新夜行記》《多義詞》《紅燈記》等,深受相聲迷的喜愛。
很多觀眾多是通過李建華的相聲作品《五毛錢倆》認識的他。
晚年的李建華一直飽受糖尿病并發癥的困擾,做過多次激光手術,在2024年4月28日時,病逝,享年66歲。
張文霞(82歲)
相聲演員田立禾之妻,師從相聲名家武魁海,1956年加入天津市南開曲藝團說相聲,擅長貫口,在曲藝團工作了14年,到八十年代時相聲界限制女演員說相聲,張文霞退出舞臺。
退出相聲界后,張文霞協助丈夫挖掘整理傳統相聲,培養了很多相聲界的新人。
2010年,張文霞復出,給丈夫捧哏,相聲作品《大保鏢》《學方言》等緊隨時代熱潮,老一輩的相聲迷都很喜歡。
2018年9月28日,張文霞在天津去世,享年82歲。
陳涌泉(92歲)
國家一級演員,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從譚伯儒,50年代初進入相聲行業,曾創作、整編過50余段傳統相聲,先后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演出過。
搭檔是李金斗,倆人合作了近30年,表演了100多段相聲,《武松打虎》《捉放曹》《生意經》等深受觀眾的喜愛。
2024年4月14日,陳涌泉病逝于北京,享年92歲。
尹笑聲(81歲)
相聲大師尹壽山之子,馬三立的徒弟,6歲學相聲,長大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區曲藝團相聲隊,先后和馮寶華、劉文步、黃鐵良搭檔,作品有《托妻獻子》《偷斧子》《學吃喝》《大上壽》等。
2018年12月8日,尹笑聲在天津去世,享年81歲。
常貴田(76歲)
海政文工團的軍人演員,2012年時榮升少將,享副軍級待遇,師從相聲名家趙佩如,出生在相聲世家,父親常寶堃,爺爺常連安,叔叔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等都是說相聲的。
相聲代表作品有《追溯》《高人一頭》《改名表演》《攀龍附鳳》《帽子工廠》等,他的表演灑脫流暢,氣質文雅,語言生動,是常氏相聲承上啟下的人物。
2018年11月30日,常貴田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
謝天順(73歲)
第六代“寶字輩”相聲演員,師承相聲名家郭榮啟,擅長捧哏,早年與馬志明合作,后與趙偉洲、劉俊杰等搭檔,2007年后進入德云社。
相聲代表作有《報菜名》《糾紛》《白事會》《治病》《夜來麻將聲》等。
2018年10月5日,謝天順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73歲。
馬季(72歲)
中國相聲第七代傳人,曾跟隨侯寶林、郭全寶、郭啟儒、劉寶瑞四位學藝,徒弟有馮鞏、姜昆、黃宏等,是中國相聲史上承前啟后的人物。
相聲代表作有《對對聯》《說一不二》《五官爭功》《老少樂》《妙語驚人》《拔牙》《講禮貌》《救人》等。
很多觀眾多是通過春晚的舞臺認識的馬季,1983年首屆春晚上,馬季是主持人,1984年春晚上,馬季的相聲《宇宙牌香煙》給觀眾留下很深印象。
2006年12月20日,馬季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2歲。
師勝杰(65歲)
國家一級演員,七歲登臺,八歲拜朱相臣為師,23歲時憑借表演相聲節目《臨海紅英》嶄露頭角,24歲加入黑龍江曲藝團,正式從事相聲表演。
曾和侯耀文、石富寬、常寶華搭檔,作品有《肝膽相照》《郝市長》《馬年頌馬》《小鞋匠》《同桌的你》《姑娘小伙別這樣》,等等。
師勝杰和常寶華
1984年,師勝杰拜侯寶林為師,成為侯派傳人。
徒弟有李菁、劉偉、鄒德江、王剛、常遠等,義子有高曉攀、陳寒柏。
2018年9月28日,師勝杰因病在哈爾濱去世,終年65歲。
牛振華(48歲)
國家一級演員,23歲時考入北京說唱藝術團,師從回婉華,80年代時成名,創作表演了百余部相聲作品,每年的演出有二三百場,兩次獲得過全國相聲大賽熒屏獎。
2004年5月11日晚,牛振華因酒后駕車,在北京西直門外發生嚴重車禍,事故造成牛振華當場死亡,由于達到了醉駕的標準,是過錯方,不僅沒有得到賠償還要賠付追尾的大貨車3000余元。
巧合的是,在牛振華發生車禍不足一站地的地方,9年前,相聲演員洛桑同樣是酒后駕車追尾大貨車,傷重當場去世,年僅27歲。
馬三立(89歲)
自幼跟隨父親馬德祿學藝,后拜著名相聲演員周德山為師,成名于四十年代末,在天津大觀園劇場說相聲,先后與耿寶林、劉奎珍、侯一塵搭檔,深受觀眾的追捧。
媒體曾形容他的演出如“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轟動。
1958年時被打成“右派”,演藝事業暫停,此后被關牛棚,寫檢查、掃大街,接受勞動改造,直到1977年才重回天津市曲藝團。
晚年,編創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相聲作品《逗你玩》《八十一層樓》《檢查衛生》等,深受觀眾的喜愛。
2003年2月11日,馬三立病逝,享年89歲。
高英培(74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從趙培茹,八十年代全國十大笑星之一,自幼對相聲文藝感興趣,他的風格火爆,包袱脆響,常常借助于相聲段子諷刺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
代表作有《不正之風》《釣魚》《進城》《兩面人》《鬧公堂》《惡性循環》《扯皮專家》《錯辦好事》《自食其果》《歡迎批評》《一堆沙發》《教訓》《夸住宅》等等。
由于說諷刺相聲得罪了不少人,曾被地痞盯上尋求報復,后警方派出便衣,保護他和搭檔范振鈺一個多月才解除了威脅。
1991年,高英培因糖尿病并發癥的影響,退出了舞臺。
再次看到他的消息是在2002年2月14日,高英培因病去世的新聞,享年74歲。
魏文華(81歲)
女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從張文斌,弟弟是相聲演員魏文亮,丈夫是相聲名家劉文亨。
擅演的傳統相聲曲目有《學大鼓》《燈謎》《黃鶴樓》《天文學》《汾河灣》等。
1986年,魏文華調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干到退休后被返聘,培養挖掘了大量曲藝界的新人。
2018年8月5日,魏文華在天津病逝,享年81歲。
郭全寶(83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8歲拜王少云學習京劇丑角,14歲拜于俊波說相聲,曾在北京、天津、濟南一帶輾轉說相聲,1950年曾赴朝鮮慰問演出,1951年加入中國廣播說唱團。
郭全寶(右)
郭保全擅長單口相聲,曾和侯寶林、馬季、劉寶瑞搭檔,捧逗俱佳,作品有《買猴》《住醫院》《繞口令》《扒馬褂》等傳統相聲。
2004年7月12日,郭全寶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張文順(70歲)
北京德云社創始人之一,原是北京大柵欄金店張家的少爺,家道中落后開始學習相聲謀生,師承佟大方,七十年代主業是搞裝修的,副業是說相聲,據張文順采訪時說,北京的第一部電梯,第一個鍋爐,都是他安裝的。
1998年,不干裝修后,張文順遇到了郭德綱,倆人一見如故,創立了德云社。
張文順本身是一個低調的人,創建了德云社后,多在幕后出謀劃策,用自己的經驗幫助郭德綱快速的成長,并親自規劃了郭德綱“云鶴九霄,龍騰四海”收徒排輩體系。
2009年2月16日,張文順因癌癥去世,享年70歲。
劉文步(82歲)
師從楊少奎,外號“劉壞水兒”,擅長說逗類曲目和鬧活,因作風問題三次鋃鐺入獄,有相聲迷稱他為“以監獄為家的老藝術家”,曾在德云社演出,后因嫌給的演出費少離開,倆人為此鬧掰,郭德綱曾在相聲段子中諷刺過。
相聲的代表作品有《大雙簧》《失空斬》《樹沒葉》等。
2018年9月21日,劉文步去世,享年82歲。
丁廣泉(73歲)
國家一級演員,侯寶林的第七位弟子,馬季的師弟,多次獲得過曲藝界的相聲大獎,作品《發財有術》《生財無道》《男人和女人》等深受相聲迷的喜愛。
丁廣泉的徒弟遍布世界各地,自1989年開始先后收了70多個國家100多位洋徒弟,大山、阿瑪爾、莫大偉、郝蓮露、郭安瑞等,有“京城相聲洋教頭”的美譽。
2018年1月18日,丁廣泉在北京因肺癌離世,享年73歲,去世后遵照他的遺囑,家人把他的遺體捐獻給醫療機構。
侯寶林(76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原姓張,四歲時由舅舅送給北京的妹夫侯連達家,改姓,12歲開始學京劇,后喜歡上了相聲,先后拜常寶臣、朱闊泉為師,曾在北京天橋、鼓樓一帶靠說相聲賺錢謀生,養家糊口。
1937年后,侯寶林在京津一帶成名,到50年代后,已經是近乎家喻戶曉的藝術大師了。
感情上,侯寶林有過三段婚姻,七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夭折。
1993年2月4日,侯寶林去世,享年76歲。
侯耀文(59歲)
侯寶林與第三位妻子王雅蘭生的兒子,自幼受父親的影響說相聲,師從趙佩如,12歲登臺,憑借央視的春晚紅遍大江南北,在八十年代時獲得“中國十大笑星”的稱號,紅極一時。
侯耀文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是鐵路文工團的舞蹈演員劉彥,倆人在1990年結婚,婚后生下了大女兒侯瓚,坊間有傳聞這段婚姻是由于歌星韋唯的介入導致離婚。
侯耀文的第二任妻子是演員袁茵,倆人在拍攝《特行警察》時相識,他才華橫溢,她青春靚麗,倆人相差20歲依然擋不住愛情的火花,在1993年時結婚,婚后育有一個女兒。
這段婚姻維持了11年,離婚后袁茵嫁給了相聲演員戴志誠,侯耀文又交往了一個小他29歲的年輕女孩,沒有再婚。
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59歲。
常寶華(88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從馬三立,9歲登臺,受老一輩相聲藝人的熏陶,十幾年的時間學習了七十余段傳統相聲,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加入海政文工團直至退休。
多部作品有《帽子工廠》《水兵破迷信》《昨天》《黃鶴樓》《兩張照片》《非砸不可》等。
2006年8月,常寶華獲得曲藝界的最高榮譽牡丹江終身成就獎。
2018年9月7日,常寶華在北京病逝,享年88歲。
楊志剛(83歲)
原天津紅橋文化館館長,曾跟隨相聲界的泰斗白全福學藝,在相聲界從藝70余年,創作出優秀作品500余個,《路子野》《巧謀利》《搶鏡頭》等等,在全國的相聲大賽上屢次獲獎。
比起在相聲界的貢獻,楊志剛與郭德綱的師徒恩怨一直備受媒體的矚目,倆人從親如父子的師徒關系到最后對薄公堂老死不相往來,鬧得沸沸揚揚。
1987年,從小就對相聲表現出很大興趣的郭德綱,在父親的幫助下拜了楊志剛為師,沒有正經的擺枝只是口盟,奉了茶,喊了聲師傅。
拜師后,郭德綱進入文化館工作,負責日常的賬目整理,所有的花銷要找楊志剛簽字報銷,有了權利后,郭德綱有了私心,利用職務之便在報銷的過程中添加進去一些額外費用,被發現后,楊志剛報官。
后在郭德綱的警察父親和文化館的領導協商下,郭德綱退回了占有的款項,離開文化館,從此師徒之間有了隔閡。
2004年郭德綱正式拜侯耀文為師,這件事亦是導致了楊志剛與郭德綱的關系降至冰點,在媒體采訪時,楊志剛曝出了郭德綱被文化館開除的真相,同時還曝出郭德綱離過一次婚,有一個兒子,輿論嘩然。
倆人的“罵戰”開始,各自揭對方的短處。
郭德綱寫了一篇名為《我是郭德綱》的文章,文中揭露了他在文化館學習期間,一位“老師”與女同事同居以及公款私用的隱私,且寫進了相聲段子里。
文中的“老師”沒有指名道姓,但那時郭德綱在文化館正好拜楊志剛為師。
之后,楊志剛一紙訴狀將郭德綱告上法庭,要求郭德綱公開道歉,消除名譽影響,并賠償300萬元。
最終楊志剛敗訴,之后倆人的師徒情誼蕩然無存,形同陌路,倆人對彼此各扣上了一頂帽子:一個沽名釣譽,一個欺師滅祖。
2022年12月8日,楊志剛去世,享年83歲,倆人的恩怨亦是隨之消散。
李文華(82歲)
相聲表演藝術家,早年時跟隨郭啟儒學藝,入行前曾在機械廠做噴漆工,60年代初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說相聲。
他的風格慢慢悠悠,蔫里透著機靈,總是能很準確的把握包袱的笑點,曾給馬季、郝愛民、姜昆捧哏,參加過春晚,獲得過牡丹江終身成就獎,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紅極一時。
1983年,李文華患上了喉癌,做了全切手術后退出了相聲舞臺。
2008年,在姜昆等人的幫助下,李文華拜了已故的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成為馬派傳人。
李文華的一生沒有收徒,妻子是苑福云,舅外孫是相聲演員孫越,李文華去世后,孫越在動物園里喂大象,后進了德云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