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女性不僅要面對工作本身的挑戰,還需在各種隱形規則與偏見中尋找前進的空間。她們遭遇的“噪音”,多來自傳統觀念、招聘門檻、晉升機制等方面,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職業發展。那么,具體哪些言論阻礙了女性發展?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領導者和員工可以做些什么?在今年“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國內權威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51job發布了《職場女性降噪指南》,為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提供參考。
近7成女性被問及婚育計劃,傳統行業更甚
在求職環節,近7成女性受訪者表示,曾在面試中被問及婚育計劃,諸如“是否有男朋友?何時結婚或生育?”等問題。這類問題多見于傳統行業,尤其是在教育/培訓(80%)、物流/運輸(77.8%)、能源/化工(71.4%)等領域。
職場女性面對的制約因素不僅體現在招聘階段,還體現在晉升和工作安排上。調查顯示,“晉升機會不平等”(56%)、“缺乏彈性工作支持”(54%)、“工作分配偏輔助性”(36%)、“同工不同酬”(34%)等現象較為普遍。僅有極少數,即不到10%的職場女性表示未感受到明顯的性別偏見。
其中,彈性工作制本為解決家庭與職業矛盾的工具,卻可能加劇了性別不平等。女性的無酬勞動(家務、育兒)參與率高達83.9%,遠超男性的67.5%。一位女性總監的經歷頗具代表性:“雖然公司稱贊我的‘平衡能力’,但在晉升時,卻暗示居家辦公影響了我的決策參與度。”
超半數女性困擾于“噪音”,阻礙職業發展
除了具體的工作條件,職場中的語言偏見也是對女性發展的另一隱形障礙。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女性遭遇過非包容性言論,常見的言論包括:結婚了嗎?打算什么時候要孩子?(66%)、女生不用太拼,找個穩定工作就行(50%)、女生要以家庭為主,事業不必強求(47%)。
長期以來,職場中存在針對男女的不同語言系統。當“詢問男性職業規劃,追問女性婚育計劃”成為普遍,職場內對女性的系統性偏見被進一步加重。40%的職場人表示,Ta們聽到過“女領導情緒化,難以相處”的評價,這種刻板印象直接影響了女性在管理崗位上的晉升空間。
當被問及這類言論對職業發展的影響程度時,35%的女性打出4分(影響較大),18%打出5分(嚴重影響),這意味著,超過半數的女性認為,這些“噪音”影響了職業信心,對她們的職業發展產生了實質阻礙。
如何應對性別偏見?40%直接反駁,38%私下溝通
面對性別偏見,大家的反應并不相似。40%的人選擇“直接反駁”,38%選擇“私下溝通”,而26%則會隱忍回避。進一步調查,技術密集型行業更傾向主動對抗,比如在計算機/互聯網行業中,近6成的女性會“直接反駁”。而在傳統行業,如能源/化工(57%)和房地產/建筑(44.2%)等領域,女性更多選擇“私下溝通化解矛盾”。
職場人普遍認為,提升專業能力和業績是應對偏見最有效的方式。71%的人通過“證明自身價值來突破偏見”,52%的人認為“主動爭取核心項目機會”是重要途徑。其次還包括“公開討論性別偏見議題”(39%)、“推動企業制定反偏見政策”(32%)、“建立女性互助社群或mentorship”(31%)。
雇主們逐漸意識到,若不能有效改善職場環境,女性員工可能會“用腳投票”,即選擇離開。75%的受訪者呼吁企業“建立公開透明的晉升和薪酬體系”;63%的受訪者希望企業“提供更完善的育兒支持”;44%的人希望“增加女性高管比例并賦權”。如何減少“噪音”,為女性提供一個公平、包容的職業環境,是企業和社會共同需要面對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