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紅軍中有一位8歲入少林學武,武功高到可上房、拔樹,一生嗜酒如命的將領。他就是許世友。
1914年的某天,8歲的許世友和伙伴們在草地上嬉笑打鬧,與往常一樣他又一個人打趴了四五個小伙伴。不同的是,這次一個和尚目睹了全過程。這和尚是少林寺的高僧,見世道混亂,這段時間專門下山濟世。行至此處,見許世友天賦異稟,于是想收其為徒。因家中孩子多,家境不好,為孩子能吃飽穿暖,許母忍痛讓許世友上了少林。許世友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生將被少林學武的經歷改變。
曹駿劇照:小和尚
到少林之后,按照規矩必須要先打雜,再習武。許世友每天挑水、劈柴、打掃,做了許多苦差事。兩年之后,許世友開始習武。許世友每天凌晨4點起來練習倒立,開始是雙手撐地,再后來是單手撐地。倒立練習得差不多就練“貼壁”和“吊臂”。除此之外,許世友還練輕功,練鐵砂掌。幾年時間,許世友已經力大如牛,憑借鐵砂掌可以“抓人一把肉,叉人五個血窟窿”,又能夠一縱身就躥上一丈高的房子,行走在房頂也是輕盈無比,不會踩碎一片瓦。在少林期間,許世友不光學武藝,還學喝酒。他本出身獵戶人家,父輩酒量都大,他也從小受熏陶,8歲就開始喝酒,來到少林之后,師傅也愛酒,師徒二人經常一起把酒言歡。久而久之,許世友就愛上了喝酒,而且酒量也大,每天都要喝酒。
在少林寺修行八年之后,許世友思念家人,得到師傅的允許后許世友興奮地回鄉探親。但一到家就見地主李靜軒的兒子正欺負堂哥。這個惡霸見許世友回鄉,還想揮拳打許世友。許世友下意識反擊,沒想到一拳下去,竟然把對方的胸骨打碎,惡霸當場氣絕身亡。知道自己闖禍的許世友馬上返回少林,跪在師傅面前懺悔,自請離開少林。高僧長嘆幾聲后,把積攢的八個銀元全部給了許世友,讓他速速離去。許世友眼含熱淚叩謝師傅后走出房門。
圖片來源于網絡:現代少林弟子
少林的規矩是,要離開必須打過十八銅人陣,憑借自己的本事下山。房門外,十八位師兄已經擺好陣法。一番拳腳較量后,許世友拿著八塊銀元下了山。
下山之后,許世友見世道混亂,自己有一身武藝,于是加入了吳佩孚的軍隊。但軍隊壓榨百姓,無惡不作,戰友之間也是勾心斗角,這讓許世友十分郁悶。許世友的酒癮更大了,經常到酒館借酒消愁。
1926年某一天,許世友在酒館喝酒,這次他遇見了那個給他希望的人。此人名叫傅孟賢。傅孟賢和許世友是同鄉,二人相談甚歡。經過多次接觸,傅孟賢看出許世友為人嫉惡如仇,同情貧苦大眾,又富有極強的愛國情懷,就把自己地下共產黨的身份告知了許世友,并邀請他加入組織。聽完傅孟賢講述共產黨宗旨和作風后,許世友萌生了加入共產黨的想法。同年9月,許世友加入組織,成為一名團員,之后他回到家鄉鬧起了革命,擔任鄉農民自衛軍大隊長兼“炮隊”隊長。一年之后,21歲的許世友加入共產黨,成為紅七軍的一員。
年輕時的許世友
加入紅軍的許世友作戰十分勇猛。他憑借鐵砂掌、大刀法、輕功在上千次的戰斗中殲敵眾多,又曾6次主動申請擔任敢死隊隊長,每次都能帶領隊伍出色完成任務。幾年時間下來,憑借高超的武藝,敏銳的軍事頭腦,1930年,24歲的許世友成為紅34團團長。戰士們都和這個性格悍勇豪爽的團長關系不錯。
但一向和戰士們打成一片的許世友,卻在1933年1月23日這天,被手下的戰士告了。
二
一向豪爽勇猛的紅軍團長許世友為何會被戰士告狀?一切都是酒的緣故。
1933年1月23日,許世友率領的紅34團解放了川北重鎮巴中。部隊打了勝仗,準備在巴中休整幾天。正月初一那天,許世友酒癮又上來了。但紅四方面軍下發了“禁酒令”,為了遵守部隊紀律,也為了自己能專心打仗,自從這場戰役開始,“酒鬼”許世友已經4個月沒喝酒了。參加完團部聚餐之后,許世友悄悄找到在師部“沒收委員會”工作的老朋友吳庭輝。吳庭輝果然能弄到酒。許世友提出一起喝酒,吳庭輝也想喝,但怕觸犯紀律。許世友一拍胸脯,說一切責任自己一人承擔,吳庭輝一咬牙帶著許世友去打包了一塊豬肉和一臉盆玉米酒,又前去找團部食堂司務長王富貴。王富貴也是個“酒鬼”,雖擔心觸犯紀律,但見二人拿著酒肉前來,王富貴也酒勁上頭,干脆和兩人躲在自己的宿舍偷偷喝起了酒。
許世友拿著自己種的南瓜
雖然眾人小心翼翼,但還是被旁人發現。三人違反禁酒令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的耳朵里。陳昌浩當時沒說什么,之后在團以上工部大會上對此事做出了決斷。正當大家都以為許世友會被處罰時,陳昌浩卻宣布,禁酒令還是要堅決執行,不過許世友例外。有人當場就提出了異議,質疑政委區別對待。陳昌浩反駁,誰有許世友這么能喝,而且喝了酒還能保持頭腦清醒,不耽誤殺敵作戰也可以破例。會場頓時鴉雀無聲。
因為許世友確實是唯一一個喝了酒之后絲毫不耽誤作戰的將領。據他自己說,他喝了酒之后頭腦更加清楚,力氣更大,身手也更加矯健。
對此,南壩場戰役可以佐證許世友的這種說法。1933年10月,紅軍即將攻打南壩場。戰前許世友請來川東當地的酒中豪杰,眾人大喝了一場。酒桌上賓主盡歡,幾乎每個人都喝醉了,只有許世友喝了一杯又一杯還是頭腦清醒。見喝的差不多了,許世友忽然下令部隊馬上集合,準備作戰。
許世友在指揮作戰
王維舟大驚失色,認為許世友喝了那么多酒,應當回去休息,第二天再攻打南壩場。但許世友哈哈哈大笑,對王維舟說,自己從來沒有因喝酒誤過事,此戰必勝,若勝利就把武器全數上交王維舟。王維舟見部隊已經開始集結,便只能半信半疑等待結果。許世友來到戰場,開始指揮戰斗,絲毫沒有其他人喝了酒之后頭腦不清醒的樣子。果然,我軍部隊一入戰場便似蛟龍入海,很快就把國民黨打得落荒而逃。許世友事后也如約把繳獲的兵器全部給了王維舟。
許世友雖然愛酒,但他自己知道輕重,絕不會濫飲。軍旅生涯中,他給自己定了個“三不原則”。第一,戰前擺兵布陣不喝酒。第二,戰斗進行時不能喝酒。第三,打敗仗時不能喝酒。“三不原則”是毛澤東在知道許世友愛喝酒之后,擔心他喝酒誤事,與其談話時許世友親口制定的。實際上,在此之前許世友早就在執行這套原則了,并且他還給自己定下了“不喝醉”的規矩。不親自指揮戰斗的情況下,許世友允許自己喝幾杯,但絕不會喝醉,以保證可以隨時以清醒的頭腦應對突發情況。
許世友慰問戰士
因為許世友酷愛喝酒,且喝酒之后作戰更加勇猛,有人給這個團長起了一個“酒神”的外號,同時也有人喊許世友“許和尚”。“許和尚”這個外號帶著調侃,同時也表達出眾人對許世友少林弟子身份的認同。因為,這個少林弟子的功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
許世友不僅嗜酒如命,而且武功高強。
許世友在少林學藝8年,一下山就無意間一拳打死了地主的兒子。之后投奔到師兄處,來了幾個賭徒想要搶劫,許世友又一拳一個解決了這群烏合之眾。連番鬧出人命之后,許世友在二舅“李大炮”的介紹下,又來到洛陽吳佩孚的部隊當步兵營長,在這他決定改一改自己的沖動的脾氣。但二排有一個老兵,脾氣暴躁愛亂罵人 ,老兵總是指使他包攬全寢室的內務,并且稍有不滿就對許世友惡語相向。一次許世友再也忍不住,反駁了幾句,老兵惱羞成怒扇了許世友幾個耳光,許世友忍無可忍,使出一招“五花飛腳”,老兵被當場踢死。
許世友在展示武功
之后,加入紅軍的許世友又讓眾人再次見識到他少林功夫的厲害。一次,許世友34團和敵人展開白刃戰,許世友提著大刀沖入敵群,砍瓜切菜般消滅了眾多敵人。前方一個指揮官引起了許世友的注意。許世友幾刀就砍殺了面前的敵人,一陣風一般沖到軍官面前。軍官見來人兇神惡煞,拔腿就跑。許世友往前追了幾步,手起刀落,眾人只見寒光一閃,軍官人頭應聲落地。因為砍得太猛太快,頭落地,身子還繼續跑了幾步才倒下。事后許世友稱這一招叫“飛花摘葉”。
戰友們不光有幸見到了許世友的“飛花摘葉”,還見到了《水滸傳》中的倒拔垂楊柳。抗戰全面爆發后,許世友任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當時由于敵人殘酷封鎖,全軍上下開始自給自足,實行開荒。許世友照例視察,但在一次視察中,他發現有塊田里有幾棵白楊樹非常礙眼。楊樹在田里肯定會阻礙生產。許世友上前詢問。戰士說這幾棵白楊樹是老大難的問題,根不斷砍了也沒用,但大家還沒找到合適的工具把樹連根挖出來。許世友點頭,說了句我來試一試。他脫去外衣,抱住樹干,一用力,白楊樹竟然被連根拔起。許世友見狀又接連拔了6棵,剩下一棵說給留給連隊自己處理。
許世友練武
在多年的軍旅生涯中,許世友憑借高強的武藝,不怕死的勇猛,精湛的指揮才能屢戰屢勝,成為常勝將軍。每次打了勝仗,許世友都要痛飲一番,酒成了他軍旅生涯不可或缺的調味劑。但許世友不是什么酒都喝酒,他最喜歡喝茅臺。 時間來到建國后,1955年,49歲的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許世友非常高興,因為上將軍的工資可以讓他買更多茅臺。
但隨著茅臺的價格越來越高,許世友的工資已不能支撐他過足酒癮。許世友就讓廚師把普通白酒調成茅臺的味道,這個自制茅臺許世友也喝得津津有味。并且,雖然許世友雖摯愛茅臺,但他公私分明。因公待客的茅臺和自己的“自制茅臺”以及自己買的茅臺分別貼上“公”、“私”的紙條。待客的酒用紙箱裝好,放在地下室由管理員保管。自己喝的自己保管,有的放在樓上小儲藏室,有的放在辦公桌下面,總之絕不碰一下公家的酒。
許世友和周恩來喝酒
嗜酒如命的許世友每天都要喝酒,因他晚年身體大不如前,但還是喝酒無度,周總理為此還和他約法三章,讓他每天喝酒不超過六杯。許世友明白周總理的苦心,當即答應下來。但背地里還是控制不住,每次都超額完成。喝完酒的許世友有時會練練功,以此消耗體內的酒精。
但“許和尚”太愛喝酒,雖然每天的練功從不間斷,但是練習武功無法完全消耗他體內多余的酒精。1985年,79歲的許世友被診斷患上肝癌。
許世友患病之后,周圍人都很擔心,但是他卻表現得十分淡然,心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還是照常喝酒。醫護人員禁止他喝,他就偷偷喝。沙發、軍大衣都是他藏酒的好地方。被發現之后,這個老人會嘿嘿一笑,下次繼續和眾人斗智斗勇。癌細胞很快席卷了許世友的全身,許世友在醫院里開始出現抽搐、昏迷的癥狀。神奇的是,發生這些情況之后,無論醫生采用什么手段都無法改善許世友的狀況,但只要在他嘴里滴上幾滴酒,許世友就會平靜、醒來。可見許世友是真的嗜酒如命。
1984年,鄧小平看望許世友
1985年10月份,許世友因肝癌過于嚴重,溘然長逝。許世友去世前,曾找到毛主席請求土葬。許世友說自己少小離家,未在母親膝下盡孝,死后想和母親葬得近些。應他的請求,中央給許世友實行了土葬,讓其沉睡在楠木棺槨中,陪伴在母親身邊。許世友去世之后,眾人紛紛帶著他最愛的茅臺前來吊唁,哪怕是如今,許世友的墓前也擺滿了茅臺。這個為新中國成立立下汗馬功勞,為人豪氣萬丈,武藝高強的傳奇人物應當被我們所有人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