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陳燮霞在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8公斤級比賽中,以抓舉95公斤、挺舉117公斤、總成績212公斤的成績奪得金牌,為中國代表團拿下首金。
那一刻她站在領獎臺上,笑容燦爛,國旗升起,國歌奏響,無數人為她歡呼。
可誰能想到多年之后,陳燮霞因興奮劑違規被取消成績,金牌被收回,這枚金牌背后竟隱藏著巨大的爭議。
1983年1月,陳燮霞出生在廣東番禺的一個普通農家,小時候的她活潑好動,渾身有著使不完的勁兒。
剛接觸舉重時,訓練的艱苦遠超陳燮霞的想象,每天重復著枯燥的力量訓練,杠鈴壓在身上的疼痛,都讓這個小姑娘有些吃不,但陳燮霞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別人能堅持,她也絕不放棄,隨著訓練的深入,她的天賦逐漸展現出來,成績也越來越好。
但是陳燮霞的舉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當她還是解放軍隊的一名小隊員時,同一級別的王明娟早在2002年就已經成為世錦賽冠軍,楊煉也在2006年連破世界紀錄獲得世界冠軍,那時的陳燮霞,就像躲在兩位名將背后的“丑小鴨”,默默努力著,盼望著有一天能邁進國家隊的大門。
進入國家隊后,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陳燮霞的力量增強了,成績也比過去穩定了,從這時候開始,她變得自信起來。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于每一個中國運動員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舞臺,陳燮霞也不例外,為了這一刻,她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在奧運會女子48公斤級舉重比賽中,陳燮霞的表現堪稱驚艷。
比賽當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重館內座無虛席,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期待著冠軍的誕生,陳燮霞站在賽場上,眼神堅定,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她和那沉甸甸的杠鈴,抓舉比賽開始,陳燮霞的開把重量高于所有對手的抓舉最終成績,這意味著她只要舉起,就在這場比賽占盡先機。
90公斤、93公斤、95公斤,她一次次穩穩地將杠鈴舉過頭頂,盡管沒有在抓舉比賽中打破隊友楊煉保持的抓舉世界紀錄,但她已經將排在第二名的土耳其小將厄茲坎甩開了 7 公斤之多。
挺舉比賽相對激烈一些,但陳燮霞 113 公斤的開把重量對其他選手來說幾乎就是極限重量,隨著對手一個個沖擊 113 公斤以上重量失敗,陳燮霞距離自己的首枚奧運會金牌越來越近。
當中國臺北選手陳葦綾走上舉重臺準備試舉最后一把時,中國代表團的首金才穩穩落入囊中,因為無論陳葦綾能否舉起這一重量,陳燮霞都將穩獲金牌。
最后一把,中國隊沒有選擇沖擊 217 公斤的總成績世界紀錄,但 212 公斤的成績仍然改寫了奧運會總成績紀錄,117 公斤的挺舉成績也刷新了奧運會紀錄。
陳燮霞成功為中國代表團奪得北京奧運會的首枚金牌!那一刻全場沸騰,掌聲、歡呼聲震耳欲聾,陳燮霞站在領獎臺上,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高唱國歌,她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
這枚金牌意義重大,它不僅是中國舉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的開門紅,也讓中國舉重在奧運歷史上的金牌數增加到17枚,僅次于跳水的20枚,成為中國軍團第二大奪金優勢項目,陳燮霞也因此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各種榮譽和獎勵紛至沓來,她的名字家喻戶曉。
可是體育賽場上的風云變幻總是讓人始料未及,2016年8月,國際奧組委對2008年奧運會的尿樣進行復檢。
復檢結果顯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重比賽中,中國舉重金牌獲得者陳燮霞的尿樣未能通過復檢。
2016年8月24日,國際舉重聯合會在其官網上宣布,在國際奧委會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樣本復檢中查出陳燮霞使用興奮劑陽性。
2017年1月13日,國際奧委會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信息,確認陳燮霞興奮劑違規成立,作出取消她北京奧運會成績,收回金牌等處罰,這一消息傳出,舉世震驚,曾經的奧運冠軍,瞬間淪為了作弊者,陳燮霞從榮耀的巔峰跌入了谷底。
在被查出興奮劑之前,陳燮霞確實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就,2006 年全國女子舉重冠軍賽,她首次品嘗到冠軍的滋味,這個冠軍對她自信心的積累起到了關鍵作用,成為她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點。
從那以后,陳燮霞一發不可收拾,2007亞錦賽,她奪得個人首個亞洲冠軍,同時打破了挺舉世界紀錄;同年的世錦賽上,她更是一舉奪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世界冠軍。
2008年4月全國舉重錦標賽,陳燮霞力壓楊煉,真正坐上了“女一號”的寶座,也為自己的奧運之路增添了最重的一塊砝碼。
興奮劑事件曝光后,這一切的成就都變得不再那么光彩,她被取消了北京奧運會的成績和金牌,之前獲得的一些榮譽也受到了影響,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鮮花和掌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爭議和指責,陳燮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從一個備受矚目的奧運冠軍,變成了一個人人唾棄的作弊者。
面對這樣的巨大落差,陳燮霞的內心想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曾經的努力和付出,在興奮劑的陰影下,似乎都變得毫無意義,雖然我們不知道她在得知復檢結果后的具體反應,但可以想象,她的心情一定無比沉重。
自從興奮劑事件曝光后,陳燮霞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曾經活躍在賽場上的她,如今變得異常低調,我們很難再聽到關于她的消息,她的生活也逐漸回歸平靜。
有人猜測,陳燮霞可能無法承受輿論的壓力,選擇了遠離體育圈,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畢竟在經歷了這樣的巨大挫折后,想要重新回到公眾視野,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有人說,她可能在默默地反思自己的過錯,試圖尋找重新開始的機會,但無論如何,陳燮霞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她現在的生活狀態,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其實在體育歷史上,像陳燮霞這樣因興奮劑事件而跌落谷底的運動員并不在少數,咱們來看看其他幾個典型的例子。
本?約翰遜這位加拿大短跑運動員,曾經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以9秒79的驚人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并奪得金牌,震驚世界。
他也因此成為了加拿大的英雄,備受國人的追捧,然而僅僅3天后,他就被查出服用了興奮劑,金牌被收回,成績被取消。
馬里昂?瓊斯是美國田徑名將,她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得了女子100米、200米、4×400米接力三枚金牌以及女子4×100米接力和跳遠兩枚銅牌,成為那屆奧運會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2007年,瓊斯承認自己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使用了興奮劑,并退還了5枚奧運獎牌,她的這一行為不僅讓自己的體育生涯畫上了恥辱的句號,還面臨著法律的制裁,最終因向聯邦調查人員撒謊和支票詐騙等罪名,被判處入獄6個月。
還有俄羅斯的舉重運動員德米特里?拉皮科夫,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77公斤級舉重比賽中獲得銅牌,同樣在2016年國際奧組委對北京奧運會尿樣復檢時,被查出興奮劑陽性,他的銅牌被收回,成績也被取消。
這些運動員曾經都在體育賽場上有著輝煌的表現,但因為興奮劑他們的職業生涯毀于一旦,也給體育界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參考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