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是一個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對自我沒有認知,且毫無政治智慧的人。他錯誤地認為,他的強硬立場不會帶來風險,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執政理念與拜登截然不同。。。
媒體人解飛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作者|解飛
在暫停對烏軍援后,特朗普又來補上一刀,另一邊,歐洲豪擲8000億歐元、欲接過美國的保障責任,而俄方則給出一個有意思的“時限”。那么,這一系列事件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俄烏沖突的關鍵變量又在何方?
當地時間3月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理由是“等待基輔展現和平誠意”。這一決定不僅凍結了武器運輸,還切斷了美國庫存裝備的交付渠道。波蘭總理圖斯克證實,美國中斷軍援的影響已體現在物流環節,烏克蘭的武器通道正逐漸收窄。
要知道,美國的援助對烏克蘭而言不僅是武器,更是情報和技術的生命線。烏克蘭依賴美國的衛星偵察數據、“星鏈”通信系統及防空目標指示,這些能力一旦缺失,烏軍防御體系將迅速瓦解。
而在停援之后,特朗普還提出了新的要求,據報道,白宮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鏡頭前公開道歉,作為恢復談判的前提條件。這一要求源于2月28日的美烏元首會晤——雙方因礦產協議談判破裂爆發激烈爭執。特朗普指責澤連斯基“浪費美國時間”,國務卿魯比奧更稱其“讓事件變成慘劇”。隨后特朗普還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應該對美國的支持表示感激,而不是認為美國會無條件地支持他。
事實證明,特朗普“以壓促和”的典型操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對于這一變化表達了極大的不安,指出美國的軍事援助對烏克蘭至關重要。澤連斯基也表示,希望能與美國簽署礦產協議,并強調希望能與美國“修復關系”。
另一邊,面對美國的施壓,歐洲選擇緊急推出“歐洲再武裝”計劃,擬投入8000億歐元強化防務能力,并填補對烏援助缺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五項財政方案,包括放寬赤字上限、提供擔保貸款等,試圖在四年內提升歐洲軍事自主性。顯然,這種差異凸顯美歐戰略分歧。美國將援烏作為地緣博弈工具,而歐洲更關注自身安全重構。然而,歐洲的“挺烏熱情”正遭遇現實瓶頸——經濟疲軟、產能不足、民意分化,使其難以獨立支撐長期沖突。
相比之下,對于美國暫停軍援,俄羅斯就表現出樂觀不少。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此舉“可能推動基輔走向和平”,但強調需觀察實際進展。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更是劃出時限稱,美國停援后烏軍庫存僅能支撐2到3個月。這種說法也與烏克蘭自身的預估較為接近,一名烏克蘭高級情報官員坦言,若美國援助徹底斷流,烏軍可能在“兩三個月內”耗盡庫存,夏季前將面臨“全面困境”,也就是說,如果局勢繼續下去,屆時沖突很有可能迎來終局。
當然,在此之中還有一個關鍵變量,那就是美國。特朗普若堅持“斷供”,烏克蘭將被迫依賴歐洲,但后者能力有限;若恢復援助,則需澤連斯基做出政治妥協。與此同時,美俄互動持續升溫,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計劃可能進一步擠壓歐洲話語權,因此,接下烏克蘭和美國的談判無疑是重中之重。
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博弈已經清晰地展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烏克蘭的命運并不取決于自己,而是懸于大國利益的鋼絲之上。無論是美國的施壓、歐洲的接盤,還是俄羅斯的威懾,最終指向的仍是各方對戰后秩序的爭奪,從這一點來說,和平的曙光,或許只能誕生于籌碼耗盡的那一刻,就看接下來各方會做出怎樣的決策了。
敬請關注
媒體人解飛微信視頻號
打開看世界的窗口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已做版權保護,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侵者必究。
精英引領的閱讀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