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苗逢雨,萬物萌新,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約而至。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在此背景下召開的兩會,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熱切期待。
大人開會,小孩也關心。即日起,中國少年報·未來網以“兩會新聲 童向未來”為主題打造兩會“成長課堂”。在報刊網端用AI互動、虛擬主播、視頻新聞、沙畫漫畫等創新形式推出全媒體報道,既以童言童語講好“大國藍圖”,也以專業視角解讀“新政新聲”,既重點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宏偉敘事,也把目光投向家庭餐桌邊親子共學的溫暖日常。在治國理政的運籌帷幄、建言獻策中,在護航成長的關注回應、你問我答里,一起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溫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為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培根筑基!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凌萌 蘇建軍)書籍是人類傳承文明的基本載體,閱讀是個人求知、長智、立德的重要渠道。建設文化強國、培育時代新人,必須把書香社會建設、全民閱讀工作擺在重要地位。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齊虎帶來了關于促進青少年全民閱讀健康發展的建議。他認為,要構建良好的閱讀生態,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團組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對“打造多元立體的兒童青少年閱讀生態”的提議給予肯定。
齊虎代表在接受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全社會多年努力,青少年閱讀產品不斷豐富、閱讀環境持續優化、閱讀意識空前提高,書香校園、書香社會的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青少年閱讀大生態構建上仍存在一些較突出的空白點和薄弱點,主要表現為:一是閱讀指導服務和相關專業人才匱乏,青少年群體,尤其是處于鄉村地區的青少年,大量存在不會選書、不會讀書的情況;二是專門閱讀時間短缺,青少年尤其是初高中生普遍反映學業繁忙,沒空閱讀課本以外的圖書;三是對青少年讀物的重視程度不夠,市場上特色鮮明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優質出版物供給不充分;四是青少年閱讀推廣形式創新不足,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不足,參與熱情不高。這些問題的破解需要多方協作、齊抓共管,打造良好閱讀生態,共同促進青少年全民閱讀健康發展。為此,齊虎代表建議:
一、加強閱讀指導服務,協同家庭、學校、社區、圖書館多方力量,發展閱讀指導專業人才隊伍。樹立以人為中心的閱讀促進理念,建議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社會工作部等發揮條線優勢,以家庭為起點、學校為支點、圖書館為重點、社區為交點,協同做好家長、教師、圖書館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青少年閱讀指導教育者的培養工作;用好志愿服務平臺和體系,廣泛吸納各方力量投入青少年閱讀指導服務,發展專業的職業閱讀指導師隊伍;建立城鄉閱讀資源對接機制,推動城市優質閱讀資源向農村流動,以閱讀指導和閱讀活動,提高農村書屋使用率;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建立閱讀指數監測體系,根據客觀實際逐步提升閱讀指數特別是經典閱讀數量。
二、確立閱讀課程地位,融入學校課程設置體系,建立教學評一致性的閱讀素養目標。建議教育部優化中小學校內閱讀教育教學體系,探索從課程方案和標準的源頭上確立閱讀的課程地位,設置少量但專門的閱讀課程,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促進教師提升閱讀素養和指導能力;聯合學校社團項目,鼓勵學生進行系統性、專題性閱讀,形成讀物、課程、活動一體化的閱讀培養體系,發揮學校對青少年閱讀促進的支點性作用。
三、擴大青少年讀物供給,鼓勵開發相關優質選題,推出優質出版產品,加大積極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議設立專門青少年讀物類出版獎項,在出版基金、社科基金,以及各類文產資金資助評選中給予青少年讀物一定比例。引導出版社重視青少年群體的閱讀需求,鼓勵出版社在黨的理論讀物、黨史讀物、新時代發展成就讀物、愛國主義讀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等主題出版上注重青春化表達,在學術出版、經典閱讀中著力推出一批讓青少年讀得懂、讀得進、能導向深度閱讀的大眾化讀物,以閱讀促進青春傳承中華文脈、賡續紅色血脈、涌動現代氣脈。
四、創新閱讀推廣方式,統籌各平臺各渠道,以多種形式提升青少年參與度。建議推廣一批有影響力的閱讀活動品牌,激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青少年閱讀推廣。利用新媒體技術,舉辦線上閱讀直播間、線上讀書會、創意書市等活動;利用各地書展、書博會文化節等機會,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滿足青少年個性化、多元化的閱讀分享需求。建議文化和旅游部進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與閱讀推廣相結合,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閱讀+文旅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