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追上美國經濟總量還有多遠?
在大家的一般印象中,中美之間的GDP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甚至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必然的。
這種想法對嗎?其實,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多少有一點想當然了。誠然中國的經濟增速,一直以來都是高于美國的,但這并不必然保證能夠縮小差距。
事實上,2024年度我國的GDP總量為134.9萬億元,也既是18.94萬億美元。而美國同期的GDP數據為29.2萬億美元,超出中國10.26萬億元。而這個10.26萬億美元的差距,比2023年度9.9萬億美元有增加了0.36萬億美元。
1998-2024中美GDP差距示意圖(單位美元)
中美GDP差距越拉越大
由此可見,中美之間的GDP差距,從2007年至2021年期間,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從最高的11.1萬億美元,一路縮小到了2021年度的5.9萬億美元。按照當時的趨勢,大約再用15年這個差距也就可以抹平了。
然而,從2022年開始差距開始不斷增大,到了2024年最新的數據為10.3萬億美元,差距已經重新回到了兩位數。這也讓我們用15年追上美國GDP的打算,成為了一種不可能。
事實上,2024年度中國的GDP增速為5%,美國為2.9%,從增速來看我國還是處于領先的。但是,由于美國GDP的基數大,所以基本增速較低,但是增長的絕對值反而更高。
差距拉大的原因何在?
那么為什么,中國和美國之間的GDP差距,近3年來反而越來越大了呢?其實,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有2個因素在作用。
其一,近三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國增速不低。2022年至2024年期間,我國經濟總量的增長率分別是3.1%、5.4% 和5%。同期,美國的GDP增速也很高,分別有2.51%、2.89%和2.9%。如果考慮到通脹因素,2024年美國GDP名義增長率甚至高達5.3%,比中國的增速還高。
其二,匯率因素的影響。匯率一直都是影響GDP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2024年度美元相對人民幣有1.1%的升值。這樣導致了中美GDP,按照美元計價的差距更大了。
其實,中國GDP是被低估的!
當然,中國和美國經濟總量的差距,依然是按照匯率指標來比較的。如果按照更為本質的購買力平價來衡量,事實上中國的經濟總量,早已是實現了對美國GDP的超越。所謂購買力平價,就是按照1美元在美國能買多少東西,1人民幣在中國能買多少東西來確定匯率。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購買力平價(PPP)計算GDP,中國為33.1萬億元,超過了美國的29.2萬億元,穩居全球第1位。這也就是說,按照PPP規則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偏高的,人民幣的真實價值是高于現在的匯率標價的。
人民幣匯率的低估,事實上是有利于我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的,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對于我國來說,在GDP排名上吃點虧,也沒什么大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