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點,天天差評?你到底想干嘛!” 一女子每天都點同一家餐館的外賣,但吃完后必定給差評,連續(xù)10次惡意打低分。商家老板實在忍無可忍,直接找上門怒懟:“不好吃你天天點?這家店還欠著200多萬,一家老小全靠這個店活著,你為什么要這么搞我?” 女子卻淡定回應:“我做什么了?我給差評那是我的事情!”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01案例回顧(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浙江永康的一家小餐館,生意還算不錯,老板每天忙前忙后,就指著這家小店養(yǎng)家糊口。 可最近他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位固定顧客,每天都點他們家的外賣,可每次吃完,就立馬給個差評! 一連10天,天天如此! 最開始,老板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好,心里還挺愧疚,想著是不是該改進一下口味。 可后來,他越想越不對勁:“真有這么難吃?難吃的話,她怎么還天天點?” 這不對勁啊! 老板心里憋著一股火,決定查查這個人的訂單記錄,結果一看,發(fā)現了更離譜的事情—— 她在點餐前,曾經向店里詢問有沒有“返現紅包”,但當時店里太忙,沒來得及回復…… 于是,從那之后,這位女子就開始瘋狂給差評! 老板頓時明白了——這是故意找茬啊! 這天老板實在忍無可忍,氣得直咬牙,決定當面問個清楚! 他按照外賣地址,找到了女子的公司,走進辦公室,女子正淡定地坐在工位上,一臉若無其事的樣子。 老板壓著火氣,上前說道: “不要做這種缺德事,知道嗎?” 女子依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做什么了?我給差評那是我的事情!” 老板聽完,氣得猛拍桌子:“找你刪差評,那也是我的事!不好吃你天天來點?有誰生活容易啊?” 說到激動處,老板的聲音幾近崩潰:“我這家店還欠著200多萬,一家老小全靠這個店活著,你為什么要這么搞我?!” 女子終于有點心虛了,嘴硬地嘀咕了一句:“你給我打電話說,我就刪了啊……” 可老板哪肯放過她:“刪?你剛才可不是這么說的!你知道你這樣害人多慘嗎?” “別做缺德事,遲早會有人教訓你這種人的!” 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02案例分析本案核心爭議: 女子連續(xù)10次惡意差評,應當承擔什么責任?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合同履行過程中,基于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履行附隨義務,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本案中,女子與商家形成餐飲服務合同關系,女子支付餐費并享有評價權。但評價應基于客觀事實,不能因自身訴求未達成而惡意打壓商家信譽。 女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商家的名譽權? 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法人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通過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女子并非基于真實體驗,而是因未能獲得返現,惡意差評,影響商家信譽,屬于侵犯商家名譽權的行為。本案商家有權要求女子刪除差評、公開賠禮道歉,并消除對商家信譽的影響。若女子拒不履行,商家可以向法院提起名譽權訴訟,要求女子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3深刻教訓這件事真是“缺德”二字的現實版演繹!吃了10天,天天差評,只因老板沒回個紅包消息?一個差評能毀掉一家店,一點惡意能讓人崩潰,大家都是為生活奔波,何必互相折騰?
原創(chuàng):朝律夕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