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這回憋了個“陰招”,竟想拉著小弟在馬六甲海峽搞“海上收費站”!英國媒體抖摟出的猛料顯示,美國正謀劃組建多國聯軍攔截中國油輪,美其名曰“打擊伊朗石油走私”,實則刀刀沖著中國能源命脈砍。
要知道這條最窄處僅37公里的水道,每天運著全球40%的貿易量,中國80%的石油進口都得從這兒過。可美國人似乎忘了,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二十年前被島鏈鎖住喉嚨的巨龍。
中緬油氣管道年輸5000萬噸原油,北極航線成本暴跌40%,055大驅編隊正在馬六甲實彈亮劍,這套組合拳打出來,白宮那幫冷戰活化石該醒醒了!
美國這手“軟封鎖”算盤打得響,可惜全是錯賬;特朗普團隊自詡聰明,想借著《防擴散安全倡議》的殼,把國際航道變成自家收費站。
按他們的劇本,多國聯軍攔下中國油輪搞檢查,既不用撕破臉開戰,又能掐住中國能源脖子。可這幫政客怕是沒算明白三筆賬:
第一筆是地緣政治賬。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年初剛放話“東南亞沒必要對抗中國”,印尼轉頭就跟中國簽了200億美元能源大單,新加坡更是在美軍樟宜基地隔壁買中國防空系統。
想讓這些國家幫著鎖自家“錢袋子”?美國人怕是沒搞懂,現在東南亞街頭賣榴蓮的小販都知道“跟著中國有飯吃”。
第二筆是軍事對抗賬。中國海軍現在什么陣仗?055萬噸大驅“遵義艦”帶著編隊往馬六甲海峽一杵,射程1000公里的鷹擊-21導彈直接覆蓋整條水道。
更別說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戰斗群,真要較起勁來,美國那幾條伯克級驅逐艦怕是連加油補給都得看人臉色。
第三筆最要命的是經濟反噬賬。馬六甲海峽每天過1100萬桶石油,中國固然承壓,可華爾街那群資本家更得跳腳——全球航運要是亂套,美股分分鐘熔斷給白宮看。
別忘了中國手里還攥著67國聯署的《亞洲航道安全倡議》,真要鬧到聯合國,美國那套“長臂管轄”能把歐盟都逼成對手。
中國的“去馬六甲化”早就布下天羅地網;當美國人還在做夢封鎖海峽時,中國早把退路鋪得四通八達。
往北看,中俄原油管道每年3000萬噸石油穩穩輸入,俄烏沖突那會兒單月輸油量飆到850萬噸,凍土層底下流的都是戰略底氣。往西瞧,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已成中東原油直送東亞的中轉站,運輸距離縮短85%,美艦再橫也攔不住陸地上的鋼鐵動脈。
更絕的是北極航線破局。隨著冰層融化,這條“黃金水道”運輸成本比傳統航線降了40%,中遠海運的破冰船隊去年跑了12趟,拉回來的不僅是石油天然氣,更是打破海峽困局的鑰匙。
有網友算過賬:要是美國真把馬六甲攪黃了,中國靠著現有備胎方案,能源供應照樣能撐起三個月高強度運轉——夠解放軍把航母戰斗群擺到夏威夷門口辦演習了。
東南亞沒人愿當美國的“人肉沙包”;別看美國上躥下跳搞串聯,實際應者寥寥。新加坡保持“悶聲發財”傳統,馬來西亞牢記1997年金融危機被華爾街收割的痛,印尼更是直接在納土納群島部署導彈。
這些國家門兒清:跟中國鬧翻?那等于親手砸了自家旅游區的中文招牌、海鮮市場的活魚訂單、基建工地的中國盾構機。
倒是美國自家后院先起了火。加拿大農民為著菜籽油賣不出去,拖拉機都開到了國會山;日本商社暗地里加大從俄羅斯買油,生怕被美國帶進溝里。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昏招,也就特朗普這種政治素人敢賭——可問題是,中國手里握著的籌碼,比華盛頓那幫政客的任期長多了。
世紀博弈下的清醒者思維;說到底,美國這出“封鎖大戲”暴露了三重焦慮:眼看中國海軍突破島鏈,焦慮;看著人民幣結算石油,焦慮;瞅著東南亞倒向東方,更焦慮。但21世紀的海權爭奪,早不是擺幾艘軍艦就能定乾坤的游戲。
當055大驅在馬六甲海峽試射導彈,當殲-20的轟鳴掠過南海夜空,當67國在《亞洲航道安全倡議》上簽字,明眼人都該讀懂這個信號:美國那套“艦炮外交”早該進博物館了。
今天的中國,能用瓜達爾港的輸油管說話,能用北極航線的破冰船開路,更能用覆蓋海峽的導彈雷達畫紅線——這條承載千年海上絲路文明的黃金水道,終究要由共建共享的智慧來守護,而不是某個霸權國家的私刑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