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摔門聲的余震還沒消停,烏克蘭和美國又要坐回談判桌了!
3月1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帶著“礦產協議+停火套餐”直奔沙特吉達,澤連斯基團隊前腳剛被特朗普趕出白宮,后腳就得捏著鼻子簽城下之盟。
這場戲碼比《紙牌屋》還刺激——美國掐著烏克蘭軍援命脈逼簽礦產大單,俄羅斯舉著導彈催簽停火協議,歐洲端著咖啡看戲偷笑,而夾在中間的基輔政客們,活脫脫成了大國博弈的人肉籌碼。
沙特談判桌擺的什么菜?這次吉達會談的菜單上,頭盤是價值5000億美元的烏克蘭礦產協議。美國人盯上的是頓巴斯鋰礦、第聶伯河鈾礦,這些戰略資源夠造20萬枚導彈,夠特斯拉用50年。
特朗普早放話了:“簽完協議我立馬恢復軍援!”可這頓大餐不是白吃的——美國要求烏克蘭必須同步啟動俄烏停火談判,還得允許美軍顧問進駐敖德薩“監督和平”。
主菜則是黑海非軍事區方案。美國特使威特科夫吹得天花亂墜,說什么“凍結空襲、交換戰俘、建立海上緩沖區”,但明眼人都看出來這就是給俄羅斯送助攻。俄外長拉夫羅夫早開過價:烏東五州領土+永不入北約,少一樣免談。現在美國拿烏克蘭礦產當籌碼,逼著澤連斯基吞下這劑苦藥。
甜點最扎心——情報共享重啟。中情局前腳斷了烏克蘭的衛星數據,后腳俄軍導彈就精準砸了哈爾科夫電廠。澤連斯基團隊現在連俄軍集結情報都要靠X刷熱搜,這談判還沒開場就先輸了三分底氣。
礦產協議暗藏多少雷?這份礦產協議說是“合作開發”,實則是資源殖民。美國公司拿七成利潤不交稅,烏克蘭礦工月薪壓到300美元,環保標準比非洲還低。更絕的是合同第17條——美軍永久采礦權,哪怕未來烏克蘭政權更迭,五角大樓的挖掘機照樣能在頓巴斯橫著走。
特朗普還玩了手“捆綁銷售”,把礦產協議和安全保障掛上鉤。說是“保護烏克蘭礦場”,實則要在尼古拉耶夫建美軍基地。這套路和當年在伊拉克采油如出一轍:油田在哪,美軍基地就蓋到哪。俄軍總參謀部早放話,只要美軍踏進烏東,伊斯坎德爾導彈立馬瞄準采礦車。
最損的是付款方式。美國答應每年付烏克蘭50億美元“資源使用費”,但這錢不發現金,只給代金券——買F-16打九折、租艾布拉姆斯坦克送保養套餐。澤連斯基這是賣了祖產還得倒貼軍火錢。
烏克蘭還剩多少選擇?現在的基輔當局像極了賭場輸紅眼的賭徒——押完國土押資源,押完資源押主權。軍火庫見底了,歐盟給的炮彈還在波蘭海關卡著;兵員枯竭了,征兵辦滿大街抓60歲大爺充數。澤連斯基那句“愿在任何時間地點簽約”,聽著硬氣,細品全是辛酸。
但烏克蘭真沒牌了嗎?未必!西烏克蘭的稀土礦藏還沒動,第聶伯河水資源控制權也能賣錢。澤連斯基最近悄悄派人接觸中國礦產集團,放風說“歡迎第三方參與開發”,擺明是要用東方資本制衡美國勒索。這套“以夷制夷”老祖宗玩剩下的把戲,倒讓華爾街投行們緊張得連夜改方案。
更妙的是拖字訣。3月15日歐盟要開峰會討論對烏援助,德國總理放話“礦產協議不能一家獨吞”。澤連斯基團隊掐準這個時間點,在吉達會談上大談“多邊框架”“歐洲參與”,硬是把美俄雙邊談判攪成多方混戰。這套借力打力,倒是深得東方智慧精髓。
棋局之外的驚天變量;當所有人盯著吉達談判桌時,莫斯科傳來重磅消息——普京批準北極稀土開采計劃,明擺著要搶烏克蘭礦產協議的蛋糕。
美國稀土80%靠進口,俄羅斯這招釜底抽薪直接打亂特朗普布局。難怪五角大樓急吼吼要簽協議,再拖下去怕是礦沒挖到,自家軍工生產線先停工了。
這場世紀博弈教給我們兩件事:小國生存靠平衡,大國博弈靠陽謀。烏克蘭若能學學新加坡的“大國騎墻術”,何至于淪落到賣礦求生?美國若真為和平而來,又何必把F-35部署到羅馬尼亞?
倒是中國那句“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才是亂世中真正的生存智慧。吉達會談不管談出什么結果,歷史終將證明——靠槍炮掠奪的協議,終將被槍炮打破;用誠意構筑的和平,才能穿越戰火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