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央掃黑除惡的決心:從“雷霆之勢”到“常態長效”。
近年來,“村霸橫行”“宗族黑惡勢力欺壓百姓”等亂象刺痛社會神經。
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一組數據觸目驚心:2024年全國審結涉黑惡案件1663件,判處罪犯8840人,追繳“黑財”2.6億元,財產刑執行率超80%。
這背后,是中央“掃黑務盡”的堅定決心——不僅要“打早打小”,更要“打深打透”。
中央的掃黑除惡行動已從“專項斗爭”全面轉向“常態化”。自2018年啟動專項斗爭以來,全國累計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查處“保護傘”案件近9萬件,處理11.5萬人。
2024年,中央政法委首次啟動常態化督導,明確要求“深挖保護傘、壓實地方責任”,將掃黑除惡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議程。
典型案例:
湖南郴州歐陽某臣案:以宗族閑散人員為骨干,開設賭場、暴力討債,導致村民妻離子散。法院重判其17年有期徒刑,徹底摧毀其經濟基礎。
山東微山卜某勃案:通過賄選把持村委會,非法占用農用地建“文化園”斂財,最終被判25年。此案暴露基層選舉漏洞,推動司法建議完善村“兩委”監督機制。
這些案例印證了中央的“零容忍”——黑惡勢力無論多隱蔽、多根深蒂固,終將難逃法網。
二
基層治理之痛:黑惡勢力如何腐蝕鄉村根基?
黑惡勢力對基層的侵蝕觸目驚心:
1. 操控基層政權:如卜某勃通過家族勢力長期把持村務,甚至將村委會變為“黑社會據點”。
2. 壟斷資源牟利:劉某良團伙霸占農村土方工程,毀林挖土,導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
3. 毒化社會風氣:歐陽某臣開設賭場,誘使村干部參賭,形成“黑白共生”的利益鏈。
更危險的是,黑惡勢力常與“保護傘”勾結。據統計,專項斗爭期間全國查處涉黑腐敗公職人員超10萬人,其中不乏基層干部。這種“官黑合流”不僅破壞法治,更動搖黨的執政根基。
三
掃黑除惡如何重塑基層治理?
中央的“組合拳”不僅打擊犯罪,更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
1. 打破“保護傘”,凈化政治生態:通過“一案三查”(查黑惡、查腐敗、查失職),切斷利益輸送鏈。例如,云南孫小果案因中央督導組介入,最終19名公職人員被追責。
2. 經濟斷血,鏟除生存土壤:2024年“黑財清底”行動中,僅湖南一地便追繳涉案資產超10億元,徹底瓦解黑惡勢力經濟基礎。
3. 司法建議推動制度補漏:針對案件暴露的監管漏洞,法院向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發出建議,推動農村土地、礦產等行業規范管理。
4. 法治教育浸潤鄉村:江西某法院將庭審變為“法治課堂”,組織258名村支書旁聽,以案釋法強化基層法治意識。
四
未來挑戰:從“掃黑”到“治本”的深層變革。
盡管成效顯著,但黑惡勢力轉向“網絡化”“隱蔽化”的新趨勢不容忽視。例如,裸聊敲詐、網絡水軍等新型犯罪占比上升。對此,中央已明確要求:
強化科技賦能:利用大數據追蹤涉黑資金鏈、關系網;
深化基層自治:嚴格村“兩委”候選人聯審機制,防止“帶病上崗”;
推動全民參與:暢通舉報渠道,2024年群眾提供線索超30萬條,18萬人自首。
五
結語:掃黑除惡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戰爭。
中央的掃黑除惡不僅是“懲惡揚善”的正義之戰,更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環。
從“打掉一個團伙”到“凈化一片土地”,從“震懾一時”到“長治久安”,這場斗爭需要每個人的參與。
正如網民所言:“當法治的陽光照亮每個角落,‘村霸’便無處遁形。”
如果你曾見證黑惡勢力的陰影,或感受到鄉村治理的蛻變,請轉發此文!讓更多人看到中央的決心,共同守護基層的清風正氣。
數據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華社、農民日報等權威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