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聊婚姻職場與投資話題時,我提到一個小故事,19年前我作為實習生的時候,陪師父加班,幾天幾夜。
有個讀者問我,有幾分是由于信服師父甘心追隨?有幾分是為了表現以期能勝出能轉正?或者還有什么其他原因?
這個留言問我的讀者,完全不理解機會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么。
我06年讀研二,做實習生,當時在公司給我們租的公寓里面看了本電視劇叫士兵突擊。
那里面有個叫成才的狙擊手,說自己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埋伏在草叢里兩天兩夜不吃不喝被蚊子咬,只為等待一個好的瞄準機會。
他說這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我不知道復述的這句臺詞有多少人能聽懂,我是聽懂了,當年就聽懂了,而且是知行合一的那種懂。
狙擊手真正的價值并不是你扣了多少次扳機,那是機關槍手。
而且一個狙擊手,他為什么有這么高的精度,百發百中龍抓手?
恰恰是因為他善于等,所謂的命中率,是等來的。
成才一語道破天機,我兩天兩夜,換來了一個最佳的射擊時機,才能做到一擊必殺。
由此當年的我就明白一件事,我明白自己想要在職場上出人頭地,最重要的就是秉持成才教的這點事兒。
你不要事后看,你事后看我09年的時候已經是架構師了,而且是資歷非常年輕的架構師,你以為好像我精通技術。
這是事后的觀點。
把時間挪到06年,我什么都不會。
我連編程都不會,我連C語言都不會,我連linux的命令行,都不會。
因為我本科期間全在打游戲,沒法畢業,無奈考研,因為考研要復習的內容,遠小于重修的內容。
讀研期間,那么短的時間,要補本科落下的那么多的知識,要完成研究生階段的課程,發論文,要畢業。
更重要的是,我居然研二下學期就去實習了。
也就是說,我等于一年半讀了個本科+碩士。這比英國的水碩,水多了。
這么水的情況下,你指望06年的我,會干嘛?
本來就啥都不會。
那么此時此刻,只要你還有上進心,你都會加班的。
當年和我同一批的12個研二的實習生,都在加班,無論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當年的我和另外11個人的區別在于,大家對加班這件事的理解不同。
他們對加班的理解是因為自己戰術不精,所以要補,要加班練戰術。
我也在練戰術,但是我清楚,廣靠這個是沒希望的。
因為人家都是扎扎實實讀了本碩的,本來就全都是C9的學生,何況有些人還是院系的前幾名,誰也不比你笨呀。
和他們比,我是本碩一年半,光靠戰術趕得上么?
不可能轉正的。
戰術不足,戰略要補。
你通過對于研發這件事的觀察就會發現,它分好幾個部分。
有寫代碼,有自測,還有什么?還有聯調。
一個產品不是一個人做的,是多個人的協作。
人往往都會懶得理解別人,而更愿意指望別人來理解理解自己,這是人性的通病。
如果所有人都這么想,你就會發現,BUG在哪里?在那些人與人之間的空隙地帶。
同樣,機會在哪里?也在那些空隙地帶。
如果你愿意在加班的過程中,多了解了解別人,你就是全公司對空隙地帶,最清楚的那個人。
哪怕你此時此刻還只是個實習生,哪怕你技術水平只是初級階段。
所以我加班的時候在干嘛?
我在聽,我像成才一樣,在觀察這個戰場。
一邊觀察,一邊等待。
等待職場里的烏龍指。
重大問題拼的就是速度,誰能第一時間救急?
其實你等領導把全公司的碼農召集在一起,開個會,也能解決的。
問題是,重大時刻,機會不等人,相關的人分布在不同國家,時區都不同,投資人現在就要看,如之奈何?
我的機會來了。
因為我就是那個有心人,平常這幫人有意無意說的,只有我有心記著,我腦子里全裝著。
于是我就可以在緊急時刻,在空隙地帶尋找原因,我找到,我立功。
從此,上上下下看你的眼神就變了,這孩子該不是碼神投胎的吧?他是個天才吧?
接下來你所有的基礎知識的不扎實,別人都會找理由給你開脫。
天才嘛,終歸是與眾不同的。
但實際上,你并不是天才,你只是沒有把自己的底牌告訴同事們,告訴領導們。
你享受著他們的誤會,帶來的紅利。
這就夠了呀。
誤會帶來了紅利,你借著這些資源野蠻生長,你就真成大牛,真成碼神了。
08年的時候,我剛開始做高頻交易,最初的時候懂金融么?
完全不懂。
我唯一會的就是成才的土辦法,盯著屏幕等烏龍指。
你不可能指望08年的我,懂什么投資,或者交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時間。
06年的時候我連個命令行都不會敲,剛解決了畢不了業的困境。
09年的時候我已經做架構師了。這中間的時間很顯然,幾乎都投在了補歷史遺留問題上。
所以,08年我接觸金融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死等烏龍指。
因為啥知識都不用嘛,也沒風險呀,就好比官網上類雷布斯的新車價格標錯了,不是52萬,是52塊。
那我無非搶到和沒搶到。
搶到我不可能虧呀,那好歹是一輛車,甭管你是米粉還是米黑,我52塊買進來,我當廢鐵賣,不行么?
我們去看電視劇士兵突擊,成才這孩子,固然有很多缺點,但他有這一個優點,就足矣打天下了。
他愿意等嘛。
等這句話的本質是什么?
是我愿意了解這個世界。
大多數人是不愿意等別人的,俗稱他們不愿意了解世界,他們希望世界來了解他們。
你去看看,這世上絕大多數人,尤其是聰明一點的,大都是不樂意等人的。
也不愿意了解別人,他們更愿意被了解。
愿意了解別人的,愿意等人的,往往都是那些智力低于80的,但是這些人初中都無法畢業,他們很難參與這個世界的競爭。
所以我說成才很罕見,一個聰明人,愿意下笨功夫,很罕見。
罕見就是稀缺性,稀缺性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回到交易這件事上來看。
做高頻交易的是不是只有你?顯然不是。哪怕08年,國際市場上,也已經有很多機構在做了。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件事,這個世界信息永遠都是不對稱的。
你蹲在草叢里放冷槍,你知道自己只有一個人,你知道自己是新手,新得不能再新了。
試問,敵軍怎么知道?
你又不會告訴他。
這就跟06年我做實習生的時候是一樣的局面,我自己不講,誰會知道我不是天才呢?
其實結果講出來一點神奇之處都沒有,無非你平日里留心空隙地帶,無非你愿意了解別人。
其實人人都能做到,問題是,你不講,人家又不知道。
大家都以為你和大家一樣,你也是個不愿意等人的,你也是個只愿意被人了解,不愿意了解別人的。
那他們看你就會覺得很神奇,你一定是天才。
交易也是這樣的,大洋彼岸當年的那些交易者,他們怎么知道內地有這么一個傻小子,蹲在草叢里放冷槍?
他們不知道的,他們還以為是另一個機構在競爭。
你知道你的陣地上就一個人,人家以為有一個師呢,他誤判了,他就撤了。
次數多了,總會有對手誤判的,就像等的多了,總會等到烏龍指。
你撿了人家不要的陣地,你就開始干嘛?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你開始野蠻生長了。
你又不是那種扶不起的阿斗,你又不是那種堆資源也無法吸收的富二代,都給你陽光了,你還差燦爛么?
那既然給你資源,你能成長為碼神,換個行業換個領域,給你資源,你同樣也可以穩定盈利。
重點是怎么拿到資源的?怎么拿到成長空間的?就是我的這個辦法呀。
所以我那天在婚姻職場與投資里面講,我說,如果你這么執拗,你堅持要全世界來理解你,你死活都不肯理解全世界。
很多總覺得我做這件事不成,我就該做那件事,他永遠不明白,問題不出在事上,出在他自己身上。
同一行文字,我讓兩個人來看,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內容。為什么?
因為你的眼睛不同,你需要的不是換行文字,是換掉你的眼睛。
人總是會用他固有的認知去解讀他看到的一切,所以你才會覺得,加班要么是真愛上了誰,要么就是為了討好誰。
但實際上既不是真愛,也無需討好,這就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問題,這就是大數定律在戰場上的應用,大數定律在職場上的應用,大數定律在交易上的應用。
這個時代都準備用數學造個機器人來取代你了,你卻連用數學的方式理解世界都不愿意。你是擎等著被取代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