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除了提出“穩住樓市股市”“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外,首次提及“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薄?/p>
在當前財政壓力漸顯、社會發展需求多元的大背景下,這一決策意義非凡,不僅是緩解財政負擔的務實之舉,更是提升公共管理效能、重塑社會發展格局的關鍵一步,引領我們邁向一個全新的“效能蝶變”時代。
近年來,公務員招錄人數不斷攀升,呈現出明顯的擴張趨勢。2023年國家公務員招錄約3.7萬人,2024年這一數字增長至約3.95萬人,漲幅達6.7%,而2025年度計劃招錄人數更是進一步上升至3.97萬人。長此以往,財政供養人員規模不斷膨脹,部分政府部門陷入機構臃腫、流程繁瑣、效率低下的困境。以某基層審批部門為例,原本一個常規項目審批,只需3個環節、一周時間即可完成。但如今,由于人員冗余,審批環節增加到7個,時間延長至一個月,人浮于事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了公共服務質量與效率。
深圳首批“AI公務員”上崗,新思路帶來了曙光。在公文處理工作中,這些“AI公務員”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95%,審核時間相較于人工縮短了90%,錯誤率也被牢牢控制5%以內。它們主要承擔基礎且重復性高的工作,如文件格式校對、常規數據統計等,與現有公務員隊伍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誠然,目前AI技術在復雜情況判斷上存在局限性,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其未來潛力不可估量。AI公務員承擔了大量基礎重復性工作,使得相應的人工崗位設置得以減少,為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更是一場關乎財政資源優化配置的深刻變革。以往,龐大的財政供養體系如巨大“資金黑洞”,吞噬大量財政資金,致使教育、醫療、科研等重點民生與新興產業發展領域資金短缺。財政資源的重新調配,恰似一場甘霖,精準地潤澤了教育、醫療等社會發展的干涸之地,讓希望之苗茁壯成長。
以某貧困縣為例,將節省資金用于鄉村學校建設,嶄新教學樓拔地而起,多媒體教學設備一應俱全,還吸引優秀教師下鄉支教,當地教育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在醫療領域,資金投入增加助力科研攻關,為攻克疑難病癥帶來新希望,切實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改革之路從來都不平坦。傳統觀念中對穩定工作的過度依賴,使得一些人對變革充滿抵觸;既得利益群體因利益結構固化暗中阻礙改革進程。同時,短期內人員精簡可能導致部分公共服務崗位人手不足。對此,政府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宣傳渠道,開展政策解讀講座、制作宣傳短視頻等,加強宣傳引導;建立由紀檢監察部門主導,公眾、媒體參與的監督機制,對改革全過程進行監督;借鑒一些地區招募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公共服務的成功經驗,提前規劃,合理調配資源,解決公共服務銜接問題。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節點,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這一舉措,回應了時代訴求,承載著社會對高效政府、優質服務的熱切期盼。它必將助力我們跨越重重挑戰,在新時代的壯闊征程中,繪就高效能治理的宏偉藍圖,邁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作者簡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隊政治委員,海軍上校軍銜?,F任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二級調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